搜索
爱问首页 爱问商城

请问吃母乳和吃奶粉的宝宝具体有什么差距呢?

有的说吃母乳抵抗力强,还有别的差距吗?是不是吃母乳的饿宝宝比吃奶粉的宝宝长大后聪明呢?

6个回答

差别当然大了,母乳是宝宝最好的营养品。智力等一些因素是要靠后天的培养的。

差别当然大了,母乳是宝宝最好的营养品。智力等一些因素是要靠后天的培养的。收起

2008-03-21 10:30:39
0 0
收起 提交
加载更多

当然是吃母乳比奶粉好了。一可以增进母子感情,二对宝宝各方面发育都有好处。比如我的宝宝,6个月前吃母乳,身体比起周围差不多大的宝宝就是要好些,而且智力发育也相对要快些。但是6个月以后由于要上班就断奶了,...全部

当然是吃母乳比奶粉好了。一可以增进母子感情,二对宝宝各方面发育都有好处。比如我的宝宝,6个月前吃母乳,身体比起周围差不多大的宝宝就是要好些,而且智力发育也相对要快些。但是6个月以后由于要上班就断奶了,一开始几天还没觉得什么,吃奶粉一个星期以后就开始生病了~`好两天又生病,医好了没两天又生病了``哎。。。收起

2008-03-19 10:40:31
0 0
收起 提交
加载更多

我的宝宝比较吃母乳不爱吃奶粉,但在我和其他喜爱吃奶粉的宝宝比较,吃奶粉的宝宝头颅比较大.聪明不聪明来说有先天和后天培养来决定,以前时代的妇女多数都是用母乳喂养大的也一样健健康康嘛~而且挺省成本的.

我的宝宝比较吃母乳不爱吃奶粉,但在我和其他喜爱吃奶粉的宝宝比较,吃奶粉的宝宝头颅比较大.聪明不聪明来说有先天和后天培养来决定,以前时代的妇女多数都是用母乳喂养大的也一样健健康康嘛~而且挺省成本的.收起

2008-03-16 15:51:24
0 0
收起 提交
加载更多

母乳:母亲要忌口,少生气,少着急 吃奶粉:孩子老是上火

母乳:母亲要忌口,少生气,少着急 吃奶粉:孩子老是上火收起

2008-03-12 14:51:29
0 0
收起 提交
加载更多

    * 母乳根据孩子的需要不断调整,奶粉只能一成不变。   每一位母亲的乳汁,都是为她自己的孩子量身定制,以满足孩子所有的成长需求。没有两位母亲的乳汁成...全部

    * 母乳根据孩子的需要不断调整,奶粉只能一成不变。   每一位母亲的乳汁,都是为她自己的孩子量身定制,以满足孩子所有的成长需求。没有两位母亲的乳汁成分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位母亲的乳汁都会根据自己孩子成长的情况,每天有所调节、甚至一天之内随时调整。
  比如,早产儿母亲分泌的乳汁比足月儿母亲的乳汁含有更多的免疫球蛋白。  而奶粉则是千篇一律、毫无变化的。   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分泌乳汁,所有乳汁的基本成分都是水、蛋白质、乳糖,和维生素、矿物质,还有消化酶以及荷尔蒙,等等。
  然而,不同物种根据自己的成长速度、行为和需求,所分泌的乳汁成分也各不相同。比如,乳糖促进大脑的发育,智商越高的哺乳动物,其乳汁中的乳糖含量越高,母乳则含有最高的乳糖。     * 母乳中含有400多种营养元素是奶粉无法仿制的。
     奶粉的主要成分是牛奶,但是制作过程中需要对牛奶进行多道工序的加工。要添加水稀释牛奶、要添加糖弥补损失的热量、要添加防腐剂、添加各种缺少的营养成分、并且调节牛奶中搭配不合理的钙、鏻、镁、铁、锌等等的比例。
    然而不幸的是,母乳中含有400多种营养元素——大部分是有利于婴儿大脑发育的成长素——是任何奶粉制造商都无法仿制的(即使某些奶粉添加了人工提炼合成DHA和AA,相比母乳还是望尘莫及)。
     1、奶粉中的牛奶含有数倍于母乳的脂肪、蛋白质、盐份和矿物质。这些多余的物质会增加宝宝的肾负荷以及消化道负担,甚至为宝宝将来的健康埋下高血压、少年糖尿病和青春期肥胖症的隐患。  母乳含有促进大脑发育的牛磺酸、促进铁吸收的乳铁传递蛋白、预防疾病的溶菌酶、促进组织发育的核苷酸、增强视力的DHA,等等,这些宝贵的营养元素都是奶粉无法仿制的。
     2、母乳含有分解和缓、容易消化的天然乳糖,比奶粉中牛奶的乳糖含量高一倍半。为了弥补这一点,奶粉必须添加蔗糖或其他替代品,使得宝宝的血糖升降过快,必须大量分泌胰岛素和耐压激素,对宝宝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母乳中的天然乳糖对宝宝的大脑发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它还促进很多矿物质的吸收,尤其是钙。   3、母乳非常容易吸收消化,奶粉则导致宝宝便秘。母乳含有生化酶,有助于宝宝消化,乳清是母乳的主要蛋白质,对肠道友好、柔软易消化,其养分大多被完全吸收,所以母乳宝宝的大便非常通畅。
    而奶粉的主要蛋白质是酪蛋白,会形成橡胶般的凝乳,非常不容易消化,很少能被完全吸收,大多成为废物,因此奶粉宝宝的大便又硬又臭,还经常有便秘的痛苦。   4、母乳中含有天然的胆固醇,奶粉则完全没有胆固醇。
  虽然我们成年人比较“惧怕”胆固醇,其实它对于宝宝头两年的成长发育,尤其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以及维生素D的生成,是必不可少的。  缺乏胆固醇和DHA会导致成年人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宝宝的平均智商高于人工喂养宝宝,而且接受母乳喂养时间越长,相对智力优势则越高。   * 母乳中有丰富的活性免疫因子,为宝贝提供“抗体”。     母乳中的抗体在宝宝身内设立一道天然屏障,保护宝宝不受疾病的侵扰,尤其是呼吸道、肠道、耳道感染等等婴儿常见病。
    多年大量的调查表明,人工喂养的婴儿患以上常见感染的患病率和死亡率相比母乳喂养的婴儿高十几倍。一项在芝加哥进行的调查结果指出,人工喂养婴儿死于呼吸道感染的几率比母乳喂养婴儿高120倍。
  另外一项在美国进行的调查说明,母乳喂养婴儿在一岁之内患病率仅为25%,而人工喂养婴儿的患病率则高达94%。  因此医生们将富含免疫球蛋白、白细胞和各种抗发炎因子的母乳称为“白色血液”。
     1、母乳中的免疫因子会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整。当宝宝的身体受到新的病菌或病毒侵袭时,会通过吸吮乳汁将这个新敌人传送到妈妈身体里。妈妈的身体会立刻根据“敌情”制造免疫白细胞和球蛋白,再通过乳汁传送给宝宝,在宝宝体内建立屏障,保护宝宝不受感染。
       2、人工喂养增加了病菌入侵的机会。奶粉或其他代乳品的加工过程、使用各种奶具喂养宝宝的过程中,有很多感染机会。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如果消毒不严或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使宝宝感染病菌、病毒而生病。
     3、母乳会自动浓缩抗体,在宝宝身体内存活七八年之久。  母乳喂养至一岁以后,宝宝辅食吃得多、母乳摄入量减少,母乳会自动浓缩抗体,将这种重要的养分一丝不减地输入宝宝体内。
  这些活性细胞甚至会在宝宝身体内存活长达七八年之久,有效降低宝宝在整个童年期的患病几率。母乳喂养时间较长的女婴,成年后罹患乳腺癌的几率也明显减少。少了健康方面的问题,宝宝会成长得更加快乐。     母乳可以有效降低以下少年和成年人的疾病发病率: 阑尾炎、气喘、乳腺癌、少儿癌症、结肠炎、糖尿病、湿疹、胃肠炎、胃食管回流、腹股沟突出、少年风湿、关节炎、白血病、多发性硬化、骨质疏松、呼吸道疾病、儿童猝死综合症、泌尿系统感染、视力问题、白日咳、耳炎。
       * 母乳喂养的婴儿极少发生贫血   虽然母乳中铁的含量比较少,但它是活性铁,吸收率极高,可达75%。母乳中含有更多的乳糖和维生素C,有助于铁的吸收。而含有强化铁的奶粉的吸收率不到10%。
     根据美国儿科专家的研究和调查,纯母乳喂养至7个月的婴儿群体中没有发现一例贫血,纯母乳喂养至7个月的婴儿在1岁时,比那些较早添加了含强化铁的奶粉或米粉的婴儿,血红蛋白高出许多。  为避免缺铁性贫血、过敏症、营养不良等等后果,国际母乳会、美国儿科学会推荐母亲们纯母乳喂养婴儿至6个月以上,不建议6个月以前添加辅食。
     * 婴儿永远不会对母乳过敏,却经常会对奶粉过敏。   母乳中的蛋白质完全适合人类婴儿,牛奶中的蛋白质却往往给宝宝带来麻烦:腹痛、呕吐、腹泻、鼻塞、咳嗽、疹子、烦躁不安、无法入睡等等。
    母乳保护宝宝不对其它食物过敏、减少罹患其它过敏引起的疾病(如哮喘、湿疹、花粉过敏、慢性肠炎等等)的几率。母乳喂养可以长期预防湿疹、食物过敏以及呼吸道过敏症。奶粉喂养的宝宝则没有这么幸运。
     * 母乳给宝贝漂亮的牙齿。   牙医们鼓励长期母乳喂养,因为吸吮动作有助面部肌肉和牙床的发育,有助于宝宝长一口健康牙齿和漂亮的脸蛋儿。  而奶粉喂养的宝宝则容易发生龋齿和口腔变形。
     * 母乳喂养省时、省力、省钱。 没有什么比母乳来的更方便。宝宝一哭,妈妈可以马上满足他。婴儿的心理特点之一是,一旦有需求,就必须马上满足,他们未成熟的身体既不懂得也不适合等待。
  肚子饿时马上吃到香甜的母乳,会让宝宝更好地建立起对人生的信任感。  无论白天黑夜,母乳随时随地生产,存储在乳房里,永远新鲜,也不会枯竭。喂母乳既能省却准备奶粉的麻烦,也能够免除孩子的哭声而引起母亲的内疚与焦虑。
  特别是在夜间,喂母乳能够让全家人都睡的更安稳。尤其方便的是在旅行途中,不必担心开水供应、奶瓶消毒、喂奶用具的清洁等等问题。   。收起

2008-03-11 10:36:05
0 0
收起 提交
加载更多

聪不聪明我不太清楚,但是吃母乳的孩子比较壮倒是真的,吃母乳可以增加母子的感情啊

聪不聪明我不太清楚,但是吃母乳的孩子比较壮倒是真的,吃母乳可以增加母子的感情啊收起

2008-03-11 10:16:22
0 0
收起 提交
加载更多

相关推荐

喝奶粉长大的孩子和吃母乳的孩子...

吃母乳的宝宝会比吃奶粉的宝宝抵抗力稍强,有很多的优越性!...

小时候没吃母乳只吃奶粉,长大后...

不会拉,只要你给宝宝吃的奶粉比较好的话,不会这个样子的。...

更多相关问题

相关栏目

加载中...

提问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 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