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职业教育 职业培训

如何看待目前“海归”变“海待”?

如何看待目前“海归”变“海待”?

全部回答

2017-07-30

74 0
    其一,留学前目标就不是十分明确。前不久有个从澳洲留学回来的女孩儿,在国内做市场营销,留学也是学习这个专业,回国后她找了几家单位,单位都愿意录用她,但是她自己有些摇摆不定。
  原来过去一直在IT业,但她觉得并不适合这个行业,那我们通过评估就发现,她艺术倾向很高,热爱艺术,并且有很强的绘画功底,我们就商量,能不能助帮她找一个营销与艺术相结合的点,后来恰巧中央美院招第一批艺术MBA,这正好适合她的真实需求,她自己也觉得眼前突然一亮,对我说,其实她内心特别想开个艺术画廊。
     对于她来讲,出国这几年价值并不大。在工作中,我接触了许多这样的“海归”,虽然他们所学的专业各异,但不少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出国所学的专业对自己将来的就业有什么帮助,自己的兴趣是哪儿,社会对自己的需求是什么,他们其实并不是很清楚,这就很容易造成回国后定位找不准的情况。
     其二,我觉得,从他们留学前到留学归国后,其实国内的用人需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信息等方面的原因,他们自身并没有完全的感觉到。 企业在用人的时候有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核心竞争力上,一般核心竞争力的构成是:知识、技能、经验还有你的心理素质等这样一种组合。
    前些年,企业进人的时候,看重你的知识(学历、专业),因为当时有知识的都很少,更不用说经验了。那时候留学归国人员的就业情况较好,是因为国内的知识就相对匮乏,可现在留学回来的越来越多,而且国内也培养了一批人,再加上网络的成熟,许多知识并不一定非要到国外去学,所以现在企业进人,更注重你的实际操作能力,你干过,而且有业绩,才能打动企业。
    这样,你光拿着一个专业回来,没有太大的意义。 前段时间,我们帮一个网站招高层的管理人才,当时我们选了一个从英国留学回来的,与其他应聘者相比,他干过,而且干得不错,然后他又出国留学。
  后来有的记者问我,是不是因为他有留学的背景,我说不是,我们当时更看重的是他的工作经验,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其三,在目前这样一种社会需求下,许多人还是抱着过去的一种观念出国留学的,主观上总觉得,有个留学背景就可以拿到不错的一份收入,其实这种观念已经不适应现在用人市场的需求了。
  还有就是想拿着专业回来找工作的,除非你学的专业是目前国内特别需要的专业,而且这种人才国内又特别少且特别重要,否则光拿着一个专业回来,也不一定就有什么竞争力,因为国内培养的人才也在迅速的成长起来。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职业培训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职业教育
职业培训
会计资格考试
远程教育
自考
司法考试
公务员考试
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