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位规则03年修改以后有啥变化和
造越位与反越位战术处理的好坏,是衡量一支球队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尺,在当今世界足坛反越位的进攻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没有任何其他方式比反越位更能直接的威胁对手龙门了(反越位成功后就是单刀)。我们甚至可以下这样的断语:凡是进攻能力凶悍的超级强队,无一不熟悉的掌握反越位战术;凡是进攻疲软的鱼腩弱旅,都在如何摆脱越位陷阱方面乏善可陈。
反越位的概况:
论述反越位不能绕开越位规则不谈,越位这项规则由来日久,事实上在现代足球发源的初期就有了这项规则(但较为模糊),而且判罚规定的比现在还要严格(很多文章和教材认定越位规则是为了限制进球过多,实际上是凭空想象的闭门之作),球员在皮球和对方龙门之间,就会...全部
造越位与反越位战术处理的好坏,是衡量一支球队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尺,在当今世界足坛反越位的进攻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没有任何其他方式比反越位更能直接的威胁对手龙门了(反越位成功后就是单刀)。我们甚至可以下这样的断语:凡是进攻能力凶悍的超级强队,无一不熟悉的掌握反越位战术;凡是进攻疲软的鱼腩弱旅,都在如何摆脱越位陷阱方面乏善可陈。
反越位的概况:
论述反越位不能绕开越位规则不谈,越位这项规则由来日久,事实上在现代足球发源的初期就有了这项规则(但较为模糊),而且判罚规定的比现在还要严格(很多文章和教材认定越位规则是为了限制进球过多,实际上是凭空想象的闭门之作),球员在皮球和对方龙门之间,就会被认为是“逾越了他的位置”,这一点上看,足球和英式橄榄球一定程度上是同源的。
之后《剑桥规则》修订版规定在前锋队员和对方球门之间“要有三名防守队员“,期间越位规则也存在争议,1874年正式统一标准写进规则。等到1925年规则改为“要有两名防守球员”,直接导致进球数大幅增加,那时候的越位规则大体上与现在的越位规则差不多了。
越位是一项规则,而反越位是一种战术,是足球比赛遏制与反遏制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越位规则可以用哪一年开始实施的准确指出,反越位却不可以,但能够肯定的是越位规则产生不久,反越位就开始作为一种进攻手段来推行了。
“反越位”是针对对方“造越位”战术而采取的一种进攻战术,当进攻队员觉察到防守者用制造越位的战术破坏本方的进攻时,及时改变传球方向,让在后面的队员插上接球或自己直接带球快速推进射门,从而使对方退防不及。
国际足联在不断做出有利于进攻方的规则修改,1990年规则修正为允许进攻方队员可以与第二名防守队员位于同一条线上,2003年规定如果得球的队员并不处于越位位置,即使同一时刻有一个不实际影响比赛的队友处于越位位置也不会判罚。
这一切都给反越位战术提供了更多便利条件,也让反越位一举成为最重要的进攻利器之一,根据统计欧洲五大联赛的进球至少五分之一来自反越位直接得分!
反越位战术有两种作用,一是瓦解对手的越位陷阱,二是让对手不敢制造越位陷阱。
不管从哪个方面说反越位都是抑制对手的最佳方式,而在效果上看往往还会事半功倍。一支球队能否娴熟的运用反越位战术也直接反映了该队的进攻能力,根据比较发现世界豪门在实施后排插上反越位的次数上明显高于中国球队,巴西队在第15届世界杯上平均每场插上次数是12次,而当年的上海申花队次数为4次。
与全攻全守战术风行于荷兰,链式防守盛行于意大利不同,很难说反越位是哪个队的专利,因为这一战术被广泛的运用着,只不过使用的程度和方法有所不同。克鲁伊夫曾经信誓旦旦的说反越位作为一种真正意义的战术是荷兰人的发明,并且举例说荷兰队70年代的反越位是整支球队在进攻时贯彻的理念,而不是过去几名进攻球员临时的即兴之作,荷兰队还专门训练强调用于反越位的传球时机和线路。
克鲁伊夫是伟大的球星,但他的话也不是金科玉律,首先在70年代之前反越位就运用的很普遍了,荷兰人发明的反越位纯属无稽之谈。其次认定其他球队的反越位就是几个人的灵机一动,而荷兰队就是整体的战术安排,也不太能让人信服。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70年代在荷兰队橙色风暴的影响下,反越位战术提上了新的高度;90年代越位规则的改变又让反越位战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变革。
反越位的方法:
在反越位中一定要掌握恰当的时机,如果稍快可能就陷入防守方的造越位陷阱,如果稍慢防守队员就立即反过来阻击你的传球推进路线,使进攻方组织不起有效的进攻。
除了时机的把握,传球路线的选择也是关键一点,如何将球手术刀般的塞到刚好不越位的空当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当然,反越位战术不仅要倚仗组织者鬼斧神工的传球,而且还有赖于接应者的合理跑位。
反越位的进攻战术打法中,运用前卫插上、快速推进、球员反切、调度转移等方式最为普遍,而且根据官方数据,运用这些方法反越位的成功率为56%左右,抽样8场国际比赛得到的统计是反越位次数238次,顺利完成159次,最后形成射门114次,可见反越位战术不仅很容易形成单刀赴会的绝杀,而且成功率也是相当惊人。
电视体育解说员喜欢用“尽管成功率低,但一次就足以致命”来形容反越位,而实际上反越位效率低只是我们的错觉。
罚任意球反越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因为在防守任意球时各队都喜欢造越位,这样进攻一方就可以伺机施展反越位的战术。
防守方后卫集体压上,进攻方的突前球员就要不失时机的跟随后卫回撤,由未处于越位位置的二线球员(前卫和后卫 )迅速插上,这样就形成了漂亮的反越位。另外,一般防守任意球时防守队员都在近端组织人墙,而接应队员在远点人数较多,此刻进攻队若在近端作一个短传配合或近段插上,则会产生出奇制胜的效果,1998年世界杯阿根廷队萨内蒂打进英格兰的那粒教科书般的进球就是例证。
运动战里的反越位比任意球的反越位通常会更有威胁,国际足联新规则为了鼓励进球,规定处于越位位置的队员在不卷入或没有企图从越位位置获得利益时不判越位。因此,控球队员在向前传球时,没有必要考虑已处于越位位置同伴,只要大胆采用前卫插上战术突破对方越位防线,便可大功告成。
变传球为突破是运动战反越位的常见招式,当本方前场接应球员处于越位位置,而又没有同伴可以演绎后排插上的好戏时,此刻也就不必急着去传球,持球者做向队友传球的假动作迷惑后卫,然后突然加速启动带球突破形成反越位。
这样的套路要求持球者要具备一定的速度和爆发力,否则即便甩开了后卫,也会再被回追破坏掉。
利用新规则大胆向越位位置球员传球也是非常巧妙的进攻烟雾弹,当进攻方向本队越位位置球员有传球意图时,对方后卫通常都回放松警惕,甚至会任由传球者这么干。
而实际上越位位置球员不参与进攻的话,此球仍然不算越位,这个时候由后排球员插上便可形成反越位。越位是假,反越位是真,这样的战略构思极具欺骗性和隐蔽性。
选择其他线路传球也是反越位的尚佳方式,当本方前锋明显受制于对手的越位陷阱时,持球者可以选择声东击西的传球。
也就是说变换一个传球线路,由不越位的球员突然在另一侧插上,从而实现反越位。罗马尼亚前球星“中场阴谋家”哈吉便很精通这种传球线路的变换,他的“阴谋家”外号也是由此而来的。
反越位的高手:
尽管说反越位是一项集体战术,而不是个人技术,说某一个人是“反越位高手”本身就存在某种语病,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有些天赋异禀的球星在反越位时颇有心得,当反越位作为前锋个人对抗后卫造越位的手段时,也可以将其看做一项技术,只不过这项技术更考验智慧和意识。
克鲁伊夫说,因扎吉根本就不会踢球,他只是每次都能出现在最正确的位置上!巴斯滕说,因扎吉对反越位的理解和处理是我看到的球员中掌握得最好的!这些足球名宿毫不吝啬的把溢美之词献给因扎吉并不是没有缘故,而是因为因扎吉可能是足球史上最伟大的反越位高手,他总是游离在越位和非越位之间,他是天生的反越位行家。
能够游移在似越位非越位的线上,一有机会就带球甩掉后卫,直接对抗门将,当然是体现了因扎吉的个人的技术和才能。因扎吉自己坦诚的表示:“如果你没有罗纳尔多和卡卡那样的技术,专注、恒心、奉献和热爱仍然可以让你成为一名伟大的球员,我一直坚信这一点,我做到了。
”因扎吉对时机和位置的敏感保障了身体素质并不突出的他,总能抢在强壮的后卫前率先触球,从而上演直捣黄龙的好戏。
是的,因扎吉的越位次数相当多,这是由于因扎吉经常游弋在对方后卫身后半个身位等待机会,从而给边裁造成某种视线上的错觉。
事实上因扎吉几乎每场比赛都会有反越位的好球被判越位。上赛季冠军杯的正赛因扎吉出场756分钟,被判16次越位,这个越位次数比拜仁全队的总数14个还要多!问题的关键是,欧冠四分之一决赛和决赛AC米兰正是凭借因扎吉的反越位锁定胜局的,相比于力挽狂澜的进球,多几次越位又算得了什么呢。
因扎吉不仅是越位之王,他还是反越位高手。正因为他的反越位技术,才弥补了冲击力和速度不及其他前锋的弱点。因扎吉因为出色的反越位能力,保持着对后卫的压迫感,所以他一个人往往就可以牵制对手的整条防线不敢贸然压上,从这个角度讲他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破门得分上,他在替球队缓解防守压力方面也是居功至伟。
弗格森爵士说,因扎吉出生在一个越位的位置上,这句话非常形象的点明了因扎吉的反越位特点。因扎吉在速度上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所以他的反越位一般不会采取变传球为快速推进的方式,而是更多的在位置和时机上抓机会,利用最机敏的反应,抢先后卫做出动作。
当然,因扎吉的率先启动肯动会冒着“抢跑”的危险,故而他的越位次数相当的多。
反越位的趋势:
穆里尼奥曾经说过,未来的足球就是压迫性的足球,而压迫性足球的基础就是在时间和空间上扼杀对手,造越位也是其中密不可分的一个环节。
那么豪门球队如何在来势汹汹的造越位浪潮中临危不乱呢,那就是要靠反越位这个法宝。辨证的说,正是因为造越位被频频运用,反越位才会得到更广阔的实施空间。倘若每支球队都采取10-0-0的龟缩战术,也就谈不上造越位与反越位了。
未来强调高对抗高节奏的足球,反越位是最犀利的致命杀招,而随着国际足联鼓励进攻原则的实施,也很难再有球队仅仅凭借越位陷阱就可以让攻方无法越雷池半步了。像90年代初以巴雷西、科斯塔库塔、马尔蒂尼和塔索蒂领衔的米兰后防线就经常采取造越位战术,那时候他们凭借出众的默契,不用与对方前锋一对一角逐便可轻松化解攻势。
而现在再有心得的球队也不敢长期冒险使用造越位战术,除非球队处于破釜沉舟的危难境地。
2006年德国世界杯巴西VS加纳的淘汰赛堪称反越位经典,这场比赛也被誉为引领未来足球潮流的一场高效进球表演。
杜伊执教的加纳队高举攻势足球大旗,希望通过排山倒海的进攻压制住卫冕冠军,加纳球员出色的身体素质和天赋让他们有资本采取阵线前倾的压迫式踢法,然后通过造越位战术来拒敌千里之外。然而尽管双方数据对比巴西12次射门对21次射门、48。
3%对51。7%的控球时间处于明显下风 ,全场比赛加纳一直在积极主动的进攻,不可一世的巴西队却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然而最终的比分是3:0巴西胜,这足以说明巴西队的进攻效率。巴西队的三个进球和几次威胁球全部来自反越位成功!
仔细分析巴西VS加纳一役的三个进球不难发现,反越位战术最关键的要义就是要做到启动快速和球路莫测。
启动快速指的是反越位球员前插一定要坚决果敢,像大罗、小罗、卡卡、泽罗伯托和卡福这些速度快脚法好的球员总是埋伏在后卫身旁,然后敏锐的争取到最致命的空当,只等队友传出球后再插上。所谓球路莫测就是尽量多的拥有进攻点,这样对手在造越位时就只能顾此失彼。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现代足球越来越强调压迫式的踢法,反越位这种“反压迫”的战术就会有更好的展示舞台,而且未来的反越位也不再仅仅是两三个进攻球员的事情,甚至整支球队都会参与其中,吸引的、策应的、调度的、插上的都各尽其职,从而用一种眼花缭乱的方式擒服对手。
06世界杯那场经典的反越位大战巴西尽管一直处于守势,但没有人敢说他们只会缩头防守,因为没有足够的进攻素养的球队是根本打不出那么行云流水的反越位配合的。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