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别了,“大不列颠尼亚”》写了英方活动的哪些场景,中方活动的哪些场景,中英活动同时叙述,有什么好处?

越详细越好~!!!!急~!!

全部回答

2007-11-30

65 0
    【课文解读】 【一】别了,“大不列颠尼亚”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香港、内地,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伴随着这钟声,一张张绽开的笑脸,一首首热情的颂歌,将那手中挥舞的红旗,翻飞的红扇,化作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中华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   百年盛事,世纪大典。
  四名新华社记者以崇高的使命和职业的敏感性,敏锐地捕捉住香港主权回归、末任港督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里那一个个重大场面的一瞬间,巧妙地将瞬间所出现的一个个镜头组接起来,既准确生动又色彩明快,既安排有序又繁简得当地再现了这一历史时刻的真实场景。
    全文有11个自然段,除了有两个为阐明与深化主题必不可少的背景段与一个转换角度的过渡段外,其余8个自然段,都是作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的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
   新闻写作要力求简约、避免直露,作者的情感倾向应当从场景、情节的描述中和朴实的语言里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即把“舌头”藏起来,“用事实说话”。  《别了,“大不列颠尼亚”》遵循这一最基本的新闻规律,借助现场景物寓意抒情,通过精辟、凝炼的点睛之笔与现场事实深厚内涵的对比,去叩开人们联想的心扉。
  比如,英国末任港督的告别仪式是“在蒙蒙细雨”中进行,“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  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以及“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与“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等等,或借景寓意,或对比引申,或现场描写与历史背景相结合地叙事,既含蓄地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无情鞭挞,又抒发了包括香港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自信、自豪、欢乐、振奋的感情。
   【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新闻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  这个过程有四个环节,首要环节是新闻传播的发现。何谓发现?它是指新闻传播者在采访中,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体认,独具慧眼、独出机杼地发现、挖掘出事实中的新闻价值,并将之初步表现出来,写成新闻稿。
  新闻传播者有一双能够敏锐地感受和判断新闻价值的慧眼是至关重要的。优秀新闻作品大多始于新闻传播者的发现。  法西斯灭亡十多年后,作为纳粹德国设在波兰的一个大屠场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成为历史的陈迹,这里再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不断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阳光明媚一片碧绿,孩子们在大门口玩耍的景观。
  此地现在很平静,无新闻可写?美国记者罗森塔尔当年游罢奥斯维辛集中营,写就一则电稿《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成为不朽名篇。  这篇报道没有寻常意义上的新闻,记者采用双线展开,一方面写奥斯维辛集中营,一方面写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两线交织,将情、景、事融为一体,发现了平静生活掩盖下奔突的火山,发现了参观者(同时也是作者)心灵情感深处掀起的风暴,而对残暴的诅咒、对和平的向往和对人性的呼唤,也就裹挟在这风暴中。
     文学要抒情,新闻的抒情则要节制。罗森塔尔在他的新闻名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是这样抒情的:“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射,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  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是人间地狱。
  ”记者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字字句句拨动着读者的心,引发读者去品味什么是善与恶,什么是美与丑,什么是战争与和平,什么是邪道与天良。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 学习和掌握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
     2、 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3、 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瞬间美,培养关注社会、洞察世相、了解历史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赏析《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现场描写与历史背景相结合的叙事特色。
   2、赏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双线展开、表里交织的结构布局。   难点:学习和体味两篇新闻的情感倾向和抒发感情的艺术手法。 【设计思路】 这两篇新闻都是寓意深刻、情感丰富、耐人品读的名作。
  教学时应以指导阅读为主,通过指导阅读、质疑解难,筛选信息,达到把握每篇新闻的主要写作特色和其特有的新闻价值为目的。本方法适合于学习程度中、下的班级,教师正确指导,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共同提高阅读新闻报道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采写具有历史性的重大事件,可报道的内容、场面是多角度、多侧面的、多层次的。这就要求记者穿越时空隧道,用在新闻发生现场独具慧眼捕捉到的细节、材料、以“活动”着的视觉形象、现场画面,以朴实无华的动态语言来传递信息、报道事实、感染读者。
    如此说来,非优秀记者不能为之。然而,短新闻两篇的记者却的的确确地做到了。 (二)整体感知: 1、介绍与两篇新闻有关的文体知识和背景背资料。 2、引导学生阅读两篇课文,理清思路结构,体味情感倾向。
   (三)品读鉴赏 《别了,“不列颠尼亚”》提示: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重点阅读以英方活动为主的情景描写部分,仔细分析作者如何把现实和历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以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详见“文本解读”部分)。
     方法:点评法 1、 课文第4自然段既有现实场景的描写(如:“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又有历史背景的交代(如:“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成为历史的陈迹”),穿越时空,借景寓意,对比引申,既含蓄地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无情鞭挞,又抒发了包括香港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自信、自豪、欢乐、振奋的感情。
    记者还特别注意到以色彩增强文章的“视觉效果”:绿色的树丛、白色的港督府,一“绿”一“白”,反差强烈,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 课文第7自然段描写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广场上灯光渐暗”,作者话锋陡转:156年前一个英国舰长和他的士兵在港岛升起了英国国旗;只一笔提及,旋即拽回思绪: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这里降下米字旗。
    现实与历史在这里聚合,新闻与背景在这里粘贴,记者准确、客观地摄下了历史性的一幕,用真实的场景和可靠的历史背景表达着丰富的情感。 3、 课文最后一段,没有任何修饰性的语言,只有一连串准确、具体的数字和两个司空见惯的动词“来”、“去”。
  然而,就在这看似不动声色的描写中,却显示出语言的张力。  这不仅是一段精彩的结语,更是一个代表历史趋势的结论,是透过这个事件对历史规律的理性认识,其中传递出中华民族这一特定时刻的自豪感,从而赋予报道以精魂。
  也许,从这样一番话更容易理解新闻与历史在哪里,以什么方式勾连在一起。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提示: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
    品赏的重点放在:①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②这篇新闻名作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样?③如何理解这篇新闻的主题? 品赏一:法西斯灭亡十四年后,奥斯维辛集中营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这里再没有什么重要事件发生,有的只是络绎不绝的游客,“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的景观。
    此地现在平静,无新闻可写?但是,14年的岁月长河,流走了无数看不完的鲜花与果实,流走了无数想不完的希望与梦幻,而始终流不走的是人们对法西斯侵略者那血淋淋的记忆与联想,始终流不走的是作为目击者和见证人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对未来的昭示:在我们居住的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再也没有比战争这个魔鬼更能残酷地蹂躏人类的情感和命运了!是的,这里不该再有什么新闻了!新闻何尝不是过眼云烟的东西呢!能够让历史告诉未来,这不就是新闻的价值吗? 品赏二:这篇新闻名作之所以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不一样,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作者善于捕捉真实的细节和材料,透过平静的场景和画面去发现、挖掘有正义感的人们心灵情感深处所掀起的火山、风暴:诅咒战争、拥抱和平、呼唤良知,给读者以巨大震撼和感召。
    二是打破新闻报道的传统套路,运用双线架构,一方面写奥斯维辛集中营,一方面写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相互交织,融景、事、情为一体,使气氛更加沉重,内容更加厚重,主题更加深重。
  三是在通常的情况下,新闻的情感倾向也应当是从场面和情节的描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由记者特别地把它指点出来,可是本文却有不少直抒胸臆的笔墨,不仅有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还有记者本人的好恶喜怒。
    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笔墨并不是赤裸直露、无依无靠、漫天价地,而是讲究含蓄、节而有制,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一语中的。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新闻和通讯的异同。
   2. 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3. 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二、 课程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简介文题与体裁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本文是一篇通讯,广义上是新闻的一种,也是报刊常采用的基本体裁之一,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通讯除具有新闻性之外,还具有形象性。它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绘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二、 学生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 给下列生字注音 颠 瞩 凝 督 荆 舰 2、解释下列生词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陈迹:过去的事情。
   瞩目:注目。 三、 分析课文 1、 说说你如何理解标题? ①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
    本文活用此题。 ②以英国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 ③“别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气,表明这之中统治的结束。 2、将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画出来,看看这篇通讯是从什么角度,按什么顺序把“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 时间 地点 主要事件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30分 港督府 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40分 港督府 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 1997年6月30日 下午6点15分 距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 东面的广场 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宣读女王赠言 1997年6月30日 下午7点45分 “威尔士亲王”军营旁 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1997年6月30日 最后一分钟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 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新的一天来临的 第一分钟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 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
    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 1997年零点40分 中国南海 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3、 文章按时间顺序特写了哪几个场景? 场景一: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场景二:下午6点15分  在添马舰 军营东面的广场 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场景三: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中国国旗升起; 场景四:零点40分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 。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