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时事政治

如何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如何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全部回答

2017-07-10

0 0
    财产性收人是衡量国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党 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这是继党 的十七大报告首次确定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 人之后的又一政策亮点,对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扩 大中等收人群体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依法加强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  居民财产性收人,一般可分为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 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收入,主要 是通过交易、出租财产权或进行财产营运所获得的利息、 股息、红利、租金、专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出让纯收 益等。
  《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 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 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 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物权法》第 六十五条规定,“私人合法的储蓄、投资及其他收益受法律 保护。”从法律上确认了居民财产性收人依法获得保护,明 确了国家依法征收或征用补偿原则。  此外,对居民拥有使 用权的房屋、土地和资源的转让行为,也有相应法律予以 规范和保障。
  这些法律为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提供 了制度保障。今后要进一步健全保护公民财产权制度,为 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尤其 在拆迁、征地、征用公民财产过程中,要依法确保公民财 产权利和财富增值权利不受侵犯。
    要更加重视规范市场秩序和完善制度建设。随着我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基本形成,劳动以外生产要素分配的份 额有所增长,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收人中,财产性收人比 重不到3%,主要是利息、出租房屋收入、股息与红利收人 所得。
    今后,多渠道增收空间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 是金融产品投资。目前的储蓄、债券、保险和理财产品依然是居民财产性收人主要来源,还有股票、期货、黄金、 外汇市场收益,为此要适度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逐 步缩小存贷款利差,保护存款人权益;继续规范资本市场, 重视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通过创新金 融体系、强化投资理财渠道监管、规范交易方式、探索网 络交易模式,让居民拥有更为多样的金融理财工具和产品; 加强上市公司监管,规范可持续回报股东的分红制度。
    二 是实业投资及租赁服务。如房屋租金、参与股份制或股份 合作制企业分红、投资收藏品、房地产等市场,还包括明 晰不动产权,按需将其抵押、转让、出售、出租,乃至形 成可交易流动的金融资产。
  为此,要完善政策法规,加强 对投资租赁行为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维持良性运行 市场秩序,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  农民与城镇居民不同,既可利用土地等资源获得家庭 经营收人,也有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人,还有极少量资本 市场收益。
  因此,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上,政府要继续健 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和农业补贴制度、提高农民职业技 能和创收能力、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增加转 移性收入。  在增加财产性收人方面,要依法保障农民对承 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及宅基地使用权、集体 收益分配权,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 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 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 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社区合作和专业合作,拓宽农民租金、股息、红利等财产性收入渠道。
    完善征地制度,提高农民 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稳 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富裕农民将同城镇居民一样,在金融 产品和实业等投资领域获取更多财产性收人。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时事政治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军事
求职就业
宗教
时事政治
时事政治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