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尔塔会议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什么
雅尔塔体系:是指二战后主要战胜国根据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通过对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重新进行划分而建立起来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如何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如何处置战败国及防止法西斯主义复活;战后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维持世界和平的机构;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疆界及其占领地区的边界与归属:①战败国的殖民地及国际委任统治地以托管的形式列入大国保护之下,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权利;②在欧洲,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巴尔干地区由西方和苏联分别控制,苏波边界、波德边界西移;在亚洲,苏联以收回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恢复帝俄在中国东北...全部
雅尔塔体系:是指二战后主要战胜国根据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通过对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重新进行划分而建立起来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如何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如何处置战败国及防止法西斯主义复活;战后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维持世界和平的机构;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疆界及其占领地区的边界与归属:①战败国的殖民地及国际委任统治地以托管的形式列入大国保护之下,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权利;②在欧洲,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巴尔干地区由西方和苏联分别控制,苏波边界、波德边界西移;在亚洲,苏联以收回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恢复帝俄在中国东北的特权为条件,默认美国单独占领日本、承认由美国支持的蒋介石政府统一中国,在朝鲜半岛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划分双方势力范围。
实际上是美苏双方西起易北河东至北纬38度线两分天下的体制。雅尔塔体系是战后初期各种力量消长的产物,一度为全球性东西方政治对抗、经济分裂和军事对峙的界线。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标志着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和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主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的结束,以美苏两极格局为特征,现代国际关系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
雅尔塔体系以倡导的和平民主原则,把关苏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纳入同一国际关系体系,对战后的国际关系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但该体系也有局限性,它是建立在美苏战时实力均势基础之上的,是苏联和美英之间互相妥协的产物,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雅尔塔体系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由于美苏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方针都有很大差异,双方的国家利益又有很大矛盾和冲突,最终使世界分裂,导致两大阵营的形成。雅尔塔体制的演变经过:雅尔塔体制从本世纪40年代中到90年代初,经历了冷战、冷战与缓和的交错,美攻苏守,美苏对峙,美苏互有攻守的演变过程。
其中1945~1955年是雅尔塔体制的形成和战后初期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出现,1955~1969年是美苏冷战中的局部缓和,1969~1985年前后是美苏缓和中的激烈争夺,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是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以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为基础的,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使各国在国际上的对比力量发生变化,使雅尔塔体系受到冲击,两个超级大国对各自盟国的控制力也不断减弱。
首先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一大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独立,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给美苏两极体系以有力冲击。如在联合国中,改变了超级大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
其次,日本、西欧重新崛起,使美国独霸资本主义世界的局面,逐渐转变为美、日、西欧三个经济中心。 东欧国家独立自主的倾向不断增长,两极格局的基础终于动摇了,世界多极化趋势迅速发展。80年代未一90年代初,东欧剧变,德国重新统一,华沙条约组织解体,尤其是1991年苏联解体,东西方冷战结束,它标志着以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为主要特征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世界政治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雅尔塔体系的积极和消极影响:(1)积极方面:雅尔塔体系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如同意被解放的各国用民主方式解决自己国家的问题。承认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与合作。这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起了积极作用。
(2)消极方面:雅尔塔体系体现出大国强权政治,无视别国利益,一切由大国控制和安排。如对朝鲜北纬38度线的划分,对德国的分区占领,都是大国根据自己的需要划分世界。又如在雅尔塔会议上做出的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对日作战的协定,其实是带有附加条件的。
这些附加条件包括:维持内蒙现状、大连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为海军基地的条件。这是典型的强权政治,侵犯了中国主权。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