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瓢虫?
瓢虫是麦田最常见、种群数量最多的蚜虫天敌,对麦田中后期蚜虫有较大的控制作用。其中以七星瓢虫、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发生数量最多,控制蚜虫作用最强。形态特征七星瓢虫:成虫体长5。7~7毫米、宽4。5~6。 5毫米,体呈半球形,背橙红色,两鞘翅上有7个黑色斑点。龟纹瓢虫:成虫体长3。8~4。7毫米、宽2。9~3。2毫米,黄色至橙黄色,具龟纹状褐色斑纹。鞘翅上的黑斑常有变异,有的扩大相连或缩小而成独立的斑点,有的完全消失。 常见有二斑型、四斑型和隐四斑型。异色瓢虫:成虫体长5。4~8毫米、宽3。8~5。2毫米,卵圆形,鞘翅近末端中央有一明显隆起的横瘠痕。色泽和斑纹变异较大,有浅色型和深色型两种类...全部
瓢虫是麦田最常见、种群数量最多的蚜虫天敌,对麦田中后期蚜虫有较大的控制作用。其中以七星瓢虫、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发生数量最多,控制蚜虫作用最强。形态特征七星瓢虫:成虫体长5。7~7毫米、宽4。5~6。
5毫米,体呈半球形,背橙红色,两鞘翅上有7个黑色斑点。龟纹瓢虫:成虫体长3。8~4。7毫米、宽2。9~3。2毫米,黄色至橙黄色,具龟纹状褐色斑纹。鞘翅上的黑斑常有变异,有的扩大相连或缩小而成独立的斑点,有的完全消失。
常见有二斑型、四斑型和隐四斑型。异色瓢虫:成虫体长5。4~8毫米、宽3。8~5。2毫米,卵圆形,鞘翅近末端中央有一明显隆起的横瘠痕。色泽和斑纹变异较大,有浅色型和深色型两种类型。浅色型基本为橙黄色至橘红。
根据鞘翅上的黑斑数量的不同,又可分为19斑型、14斑型、无斑变型和二斑变型。深色型基色为黑色。发生规律七星瓢虫:在黄河流域一年发生3~5代,第一代在麦田取食麦蚜,以成虫在土块下、小麦分蘖即根茎间土缝中越冬,于翌年2月中下旬开始活动,3月份开始产卵于叶背面,第一代成虫在4月中旬始现,5月中、下旬为盛发期。
1~4龄幼虫和成虫单头最大每日食蚜量分别为16。2、37。2、40。0、128。9和128。6头。龟纹瓢虫:一年发生7~8代,以成虫群聚在土坑或石块缝隙中越冬。翌年3月开始活动,幼虫爬行迅速,捕食能力强,一头3龄幼虫日捕食幼虫可达80头左右。
异色瓢虫:一年发生6~7代,以成虫在岩洞、石缝内群聚越冬,一窝少则几十头,多则上万头。翌年3月上旬至4月中旬出洞,一部分在麦田活动取食,小麦收获后迁人棉田等其他场所。成虫不耐高温,超过30°C,死亡率很高。
一头4龄幼虫日捕食蚜虫100~200头。保护利用一是小麦、油菜间作,利用这些作物上蚜虫发生早、数量大的特点,为瓢虫生存创造条件,可显著增加瓢虫数量。二是春季晚浇水,可减少瓢虫越冬死亡率。三是选用对瓢虫杀伤力小或无伤害的选择性农药,如抗蚜威和灭幼脲等,避免使用杀伤力强的广谱性农药。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