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长沙市第三医院的前身德生医院由德籍医生安德生在小型诊所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定址学院街;1952年,医院改名为长沙市工人医院,定新址于劳动路磨子山;1957年,医院正式更名为长沙市第三医院。
综合实力:
历经九十余年奋斗和发展,我院已建设成为省会长沙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预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三级医院,是长沙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直属的非盈利性公立医院,是卫计委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资格考试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长沙三临床学院、中南大学医学研究生培养基地,长沙卫生职院附属医院,省、市、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医疗单位,湖南省职工劳动能力鉴定指定医疗单位,工伤保险定点医疗单位,长沙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医院先后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执行医药物价政策十佳较好单位、湖南省文明窗口单位、湖南省医疗执业先进单位、长沙市医德医风示范医院等荣誉称号。
医院占地面积38628m2,建筑面积92869.9㎡ ,编制床位数1100张,开放床位数1100张。职工1000余人。现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80余名,博、硕士研究生130余名,设有46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骨科为长沙市重点学科,呼吸内科、泌尿外科、老年医学科、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学、内分泌代谢病科为长沙市重点专科。
1983年,我院在市级医院中最早建立了老干病房;
1990年,我院在市级医院中率先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1992年,我院在市级医院中率先开展肾脏移植手术;
1999年,我院在市级医院中率先建立起信息网络系统;
2002年,我院在市级医院中率先开展角膜移植手术;
2004年,我院在市级医院中率先开展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为全面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我院正式授牌为中南大学长沙三临床学院医学研究生培养基地。
2014年,医院成立“长沙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研究所”和“3D打印技术医学应用研究所”两个市级研究所。
2015年,被长沙市卫生局授牌“长沙市临床用药质量控制中心”。
基础建设:
步入新世纪,三医人牢牢抓住市场发展的大好机遇,大胆引进竞争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医院综合目标考核机制,提高了工作效率,年经济总量由上世纪50年代的几十万元发展到现在的三亿多元。同时,医院筹集资金不断改善医疗环境和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创建温馨病房,美化绿化院落,一心为患者提供优美、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
2003年,医院门诊大楼、急救中心投入使用;
2007年外科医技综合楼投入使用;
2015年2月,医院投资1.68亿元,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开放床位670张的内科大楼建成投入使用,大大改善了医院的医疗和发展环境,形成了一体化、智能化、多功能、绿色环境彰显的医疗建筑格局。
近年来,医院先后购置了美国GE Hde 1.5T核磁共振成像仪、GE16排螺旋CT、西门子40排双螺旋CT机、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机(DR)、数字胃肠机、GE数字四维彩超、柯尼卡X线计算机成像系统(CR)、单向C臂数字减影X线机(DS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肠东灌洗透析治疗机、鼻窦内窥镜及显像系统、百级层流病床、最新一代复合脉冲碎石机等一大批高、精、尖医疗设备。
学科发展:
医院以微创、内窥镜、介入治疗三大技术应用和研究为重点学科发展方向,已在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普通外科、创伤骨科、产科等全面开展,力争将医院打造成为专科品牌突出、综合实力强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