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扶贫工作中的整村推进精?
一)集中力量,实施整村推进
整村推进,就是以贫困村为基本单位,制定扶贫规划,整合项目、整合资金、整合资源,集中实施扶贫规划,最终达到整体推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年,我州在重点投入扶持个一类重点乡镇的同时,组织实施了先期确定的个一类重点村的整村推进。 据扶贫部门月份对整村推进进展情况的动态监测及成效调查表明,实施整村推进的个村投入各类资金万元,实施种养业、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发展、科技培训等扶贫项目个,项目实施覆盖了万农户、万农村人口其中种养业项目覆盖了万农户扶持贫困人口万人项目实施吸纳万农村劳动力。 户农户得到了小额扶贫贷款扶持;新增基本农田亩(含坡改梯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全部
一)集中力量,实施整村推进
整村推进,就是以贫困村为基本单位,制定扶贫规划,整合项目、整合资金、整合资源,集中实施扶贫规划,最终达到整体推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年,我州在重点投入扶持个一类重点乡镇的同时,组织实施了先期确定的个一类重点村的整村推进。
据扶贫部门月份对整村推进进展情况的动态监测及成效调查表明,实施整村推进的个村投入各类资金万元,实施种养业、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发展、科技培训等扶贫项目个,项目实施覆盖了万农户、万农村人口其中种养业项目覆盖了万农户扶持贫困人口万人项目实施吸纳万农村劳动力。
户农户得到了小额扶贫贷款扶持;新增基本农田亩(含坡改梯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亩;修建“三小”工程个,解决了万人的饮水困难;新增草场万亩;新增村级“三室”面积平方米;组织培训万人次(获绿证人,非农技能培训人次),向二、三产业转移劳动力人(劳务输出转移人);解决贫困人口温饱人,新增建立特困群众长期救助制度的贫困人口人。
尽管去年资金整合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但通过实行项目、资金、人力、物力和技术的相对集中投入,个一类重点村已取得初步扶持成效。这充分显示了整村推进的扶贫成效。目前,我州贫困人口以上集中在个重点贫困村,尤其是个一类重点贫困村。
抓住了这些重点贫困村的扶贫开发,就抓住了我州扶贫开发的大头,解决了这些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全州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就可以基本解决。从去年实施的整村推进情况看,整村推进是扶贫开发在村一级的缩影,几乎涵盖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所有内容,也包括劳动力培训转移和产业化扶贫。
全国和全省的实践经验表明,采取整村推进的措施,有利于扶贫资金进村入户,瞄准扶贫对象,解决贫困村和贫困户的突出问题,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为重要的是,整村推进为整合资金和资源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载体和平台,达到了扶贫开发工作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特点,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强大合力,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提高扶贫开发成效。
因此,可以说,整村推进是扶贫开发三项重点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推进扶贫开发的关键性、战略性措施。州委、州政府决定,从××年起,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州重点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每年实施个左右一类重点村的整村推进,力争到年全面完成全州个一类重点村整村推进,同时统筹安排好二、三类重点村的扶贫开发。
如何组织实施整村推进,重点强调以下几点:
⒈确定整村推进村。整村推进首先要在一类重点村实施。实施未投入过财政扶贫资金(含以工代赈资金)的一类重点村或投入财政扶贫资金万元以下、贫困人口温饱还未解决的一类重点村;已投入财政扶贫资金万元以上、贫困人口温饱基本得到解决的村暂不安排实施整村推进;没有规划或规划不符实际而又一直未作修订完善的村,暂不安排实施整村推进。
一类村实施完毕,可顺次向二类村、三类村逐步推开。对于一类村多的地方,州扶贫领导小组将根据全州实施进度和质量进行调整。
⒉修订和完善村级扶贫规划。规划的目标和措施要切实可行,绝不能搞花架子。
要从贫困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群众要求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全面规划建设内容。要广泛动员群众酝酿讨论,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尊重群众的意愿。要突出重点,扶贫规划的实施要分轻重缓急,把有限的人、财、物用在与解决贫困群众温饱关系最密切的项目上,用在解决制约贫困村发展最根本的问题上。
在此基础上,制订并逐级上报整村推进年度实施计划。整村推进年度计划实行上年申报审批、次年组织实施,一次审批、集中投入、两年完成。要根据村级规划,建好项目库,统筹安排好扶贫资金,整合扶贫资源,按年度计划把规划目标和项目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
⒊明确整村推进建设内容。整村推进要围绕“三个基本”来实施。一是拓宽贫困群众基本的增收门路。重点是培育和发展基础产业、特色产业。主要包括能直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尤其是要重点发展畜牧养殖业;二是改善贫困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重点是通村公路、基本农田建设。主要包括乡村道路、人畜饮水、通电、“三小”工程、坡改梯、沼气、退耕还林草、移民搬迁、电视、广播、通讯事业、综合服务室(卫生室、计生室、文化科技室、党员活动室)和教育等;三是提高贫困群众的基本素质。
重点是增强贫困群众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能力和外出务工技能。主要包括良种良法等农业适用技术、农业生产技能培训、远程教育接收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劳务输出人员技能培训、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
建设内容不搞一刀切,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而异,本着需要什么搞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轻重缓急,优先解决与脱贫关系最大、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问题。
⒋整合资金,加大投入。整村推进关键是增加和集中投入。
在我州贫困面大、财力弱的情况下,既要从增量上想办法,加大各级财政的扶贫投入力度,争取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又要从存量上想办法,以县市为单位,整合部门各类资金投入。这是这次会议需要着重强调和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
首先要集中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对实施整村推进计划的贫困村,从××年起,州扶贫办按每个村不低于万元安排专项财政扶贫资金,直接投入到村的建设项目;切块分配到县的财政扶贫资金,以上要用于整村推进项目。
发改、民族事务等部门管理使用的财政扶贫资金,宁波对口帮扶资金及其他社会扶贫资金,要围绕整村推进计划统筹安排使用。州、县市财政部门要相应调整支出结构,增加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投入。其次要整合部门各类资金投入。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易地移民搬迁资金、沼气建设资金、“三小”水利资金、畜牧发展资金、农机补助资金、通村公路建设资金、义务教育资金等各项涉农资金,都要优先投入到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集中支持其建设项目的实施。
当前,各级各部门投入农村建设发展的资金不少,一定要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发挥积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再次要加大信贷扶贫资金的投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贷资金的投入和使用,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各县市要千方百计增加信贷资金的投入。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小额扶贫到户贷款,对符合贷款条件、守信用、有生产经营能力和可行项目的贫困户,要扩大小额扶贫到户贷款的投放量;另一方面可以适当用财政资金贴息争取信用社贷款。
要鼓励贫困群众不等、不靠,要积极使用信贷扶贫资金。同时,由于各个村的大小和具体情况不同,原投入的资金、项目不等,因此,对整村推进投入的标准不作统一规定。各县市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结合各村的具体情况,统筹安排资金和项目。
文秘114版权所有
⒌加强管理,创新机制。一是要加强项目管理。整村推进的项目建设,按照整合资金的原则进行管理。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的申报、审批、使用、验收等管理要按照《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执行;信贷扶贫项目的申报、审批、使用、验收等管理按照有关法规政策执行;其他行业部门实施的项目按照各行业管理要求执行。
整村推进中涉及行业部门投资建设的项目,县市扶贫办要提前把项目清单提交县市扶贫领导小组研究批准后,分别下达,县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定及时申报、审批、实施,行业部门每年要对其实施整村推进项目进行检查、验收。
二是要积极创新机制。实施整村推进,要努力创新机制,尊重和落实贫困群众对扶贫项目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项目村群众全程参与项目的规划、实施、监督、验收和管理,激发贫困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
要严格实行扶贫项目公示和项目决算公告制度,完善项目验收制度,提高扶贫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情况的透明度,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的审计监督,严格项目责任追究制,严肃查处挤占、挪用和贪污扶贫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切实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要制订并落实具体措施,加强后续管护,确保扶贫项目长期发挥效益。要学习和推广“中心协会养殖户”、“借母还犊”、“借母还仔”等一些成功做法,建立健全扶贫资金滚动投入机制,扩大项目资金的覆盖面和使用效益。
三是要建立监测机制。扶贫部门要建立简便易行、反应快捷、准确灵敏的统计信息系统,将整村推进村扶持的农户、实施的项目、实现的效果等情况建档立卡,实行全程动态监测管理,全面掌握整村推进的进展情况;要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建立联系人制度,明确职责任务,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报联系渠道的畅通,促进扶贫管理与决策的科学化和信息化。
四是要严格检查验收。州扶贫办要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好整村推进检查验收标准,完善验收制度。整村推进实施完毕,县(市)扶贫领导小组要进行全面验收,州扶贫领导小组进行抽查验收,并写出验收报告报州委、州政府。
要用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是否明显改善,基本增收门路是否得到拓宽,贫困人口基本素质是否有所提高,社会事业是否协调发展村级组织建设是否加强,来检验整村推进工作的成效。五是要健全激励机制。按照《贵州省扶贫开发工作考核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对整村推进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对工作开展得好的地方进行奖励,对工作较差的地方予以批评;对未通过验收的村作自动滚入下一批实施,州不再安排项目和资金,同时扣减所在县(市)下一批整村推进的数量和项目;对于验收达到优良的县(市)予以奖励。
文秘114版权所有。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