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爱问首页 爱问商城

宝宝一岁了还没长牙怎么办啊 口水流了不少?

宝宝一岁了还没长牙怎么办啊 口水流了不少,有时候也比较喜欢咬东西,可是就不见牙冒出来,真是急死人,现在已经会自己小心翼翼地走路了可就是不长牙

    孩子长牙的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牙齿萌出。 牙齿生理性萌出有一定的时间,也有一定的顺序,即左右成对萌出。乳牙的萌出大都按如下顺序,即下颌两颗门牙、上颌两颗门牙,随后依次是侧切牙(门牙两侧的切牙)、乳磨牙(槽牙)、乳尖牙(犬齿)、最后长出第二乳磨牙(小臼齿),所有牙齿基本都能在孩子两岁半之前出齐。
    但...全部

    孩子长牙的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牙齿萌出。 牙齿生理性萌出有一定的时间,也有一定的顺序,即左右成对萌出。乳牙的萌出大都按如下顺序,即下颌两颗门牙、上颌两颗门牙,随后依次是侧切牙(门牙两侧的切牙)、乳磨牙(槽牙)、乳尖牙(犬齿)、最后长出第二乳磨牙(小臼齿),所有牙齿基本都能在孩子两岁半之前出齐。
    但牙齿的萌出与发育的迟早有关,发育早的孩子长牙也早,发育晚的长牙就迟。正常婴儿,一般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时开始长出第一个乳牙,有的可早到4个月,也有的婴儿要迟到10个月时才长,某些1岁左右才出第一个乳牙的也算正常,因为这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造成的。
   1岁时才出第一颗牙的孩子只要没有其他毛病,注意合理、及时地添加泥糊状食品,多晒太阳,就能保证今后牙齿依次长出来。  但如果孩子1岁半才出牙,就要注意查找原因了,如是否为佝偻病,是否伴有其他异常情况,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切不可滥用鱼肝油、钙剂等药物盲目补钙 婴儿何时出牙属于正常 人一生中共有两套牙齿,即乳牙和恒牙,一般情况下,婴儿6-8个月开始萌出乳牙,11个月小儿应出5-7颗牙齿,1岁时长8-10个牙,2岁左右出齐,共20枚。
    乳牙首先萌出的是下颌两颗门牙,叫乳中切牙,以后长出的足上颌两颗门牙,依次长出侧切牙、乳磨牙、乳尖牙、最后长出第二乳磨牙。一般牙齿是成对萌出,并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6-8岁时乳牙逐个脱落,换生恒牙。
   小儿的出牙顺序 小儿正常出牙顺序是这样的,先出下面的二对正中切牙,再出上面的正中切牙,然后是上面的紧贴中切齿的侧切牙,而后是下面的侧切牙。  小儿到1岁时一般能出这八颗乳牙。
  1岁之后,再出下面的一对第一乳磨牙,紧接着是上面的一对第一乳磨牙,而后出下面的侧切牙与第一乳磨牙之间的尖牙,再出上面的尖牙,最后是下面的一对第二乳磨牙和上面的一对第二乳磨牙,共20颗乳牙,全部出齐大约在2-2。
  5岁。 如果小儿出牙过晚或出牙顺序颠倒,可能会是佝偻病的一种表现。  严重感染或甲状腺功能低下时也会出牙迟缓。 结束语:乳牙的牙釉质较薄,牙本质较脆,容易发生龋齿。
  所以要保持坚固的乳牙,必须供给小儿适当的营养。从婴儿时期应注意及早防治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及供给各种必须的营养,尤其与骨骼发育有关的维生素D、钙、磷的供给,甚为重要。  应注意儿童的口腔卫生,培养小儿早晚刷牙、睡前不吃零食的习惯,并定期接受口腔检查。
   曾在报纸上看过报道,出牙与人的寿命有关,越晚越好。不要着急,你可以问问大夫。 婴儿出牙的时间早晚不同,最早有4个月乳牙开始萌出的,但大部分婴儿是从6个月以后开始长牙。牙齿通常是一对一对长出。
    最早出现的是下方的门牙(前牙),之后是上门牙,然后是侧门牙,再后是前磨牙和犬齿,最后是后磨牙。一般到3岁时,20颗乳牙全部出齐。 婴儿的第一颗牙出现早晚不同,一般是4—12个月之间出来都算正常。
  如果1岁时还未长牙,只要其他发育都正常,也不必太担心,只有极个别情况是由于代谢紊乱而出牙迟,但通常这不会只表现在牙齿上,也会在其他方面表现出来。   长牙的次序与遗传、体内钙含量、是否乳牙缺损等情况有关。
   观察宝宝是否有其他异常表现,比如夜啼、出汗、枕秃、生长发育情况等,如有这些现象出现,建议去医院检查血钙。收起

2016-05-06 14:05:02
0 0
收起 提交
加载更多

    孩子牙齿的萌出个体差异很大,有的早些,有的晚些,但就某个孩子而言,都是正常的。牙齿萌出早的孩子,可能在4个多月下切牙就开始萌出;大部分孩子都是6~8个月...全部

    孩子牙齿的萌出个体差异很大,有的早些,有的晚些,但就某个孩子而言,都是正常的。牙齿萌出早的孩子,可能在4个多月下切牙就开始萌出;大部分孩子都是6~8个月开始萌出;而很少一部分孩子是1岁以后,有的接近1岁半牙齿才萌出。
  但对这些孩子而言,如果没有全身发育异常,就是正常的。   虽然,孩子牙齿的萌出有的开始的早,有的开始的晚,虽然牙齿的萌出总会有一定的顺序,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按照这个顺序不变萌出,有时萌出的顺序会有些少许变化,这也属于正常的范围。
   记得专家门诊有这么一个咨询:“宝宝7个月,5个半月出的下面两颗牙,现在上面的牙也要出了,但不是出的2个门牙,而是门牙两边的小牙,出门牙的地方已经发白,请问正常吗?”从孩子妈妈的叙述来讲,这个孩子牙齿的萌出是正常的。
    有时在前牙区,无论是上牙还是下牙,萌出的时间和顺序会有所变化,对孩子来说,都是正常的。并不是因为孩子牙齿的萌出,跟书上说的有轻微的变化,就不是正常的,这种观念和想法都是错误的。
   宝宝龋齿 每天的门诊,跟孩子打交道,遇到最多的疾病就是孩子的龋齿,也就是大家说的“蛀牙、虫牙”。  龋齿的发病有3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牙齿的发育不好,矿化程度低;二是不良的喂养、饮食习惯和口腔清洁习惯;三是细菌的作用。
  对于婴幼儿来讲,主要的致病因素是不良的喂养、饮食和口腔清洁习惯。 孩子牙齿的发育,早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了,最早开始于孕期的14~16周,直到孩子出生后一年,在这段时间内,只要出现影响妈妈(孕期)和孩子(生后)健康的不良因素,都有可能引起孩子牙齿的发育缺陷,而发育缺陷的牙齿因为存在先天不足,所以在同等条件下,就更容易患龋齿。
    但有时,有的家长往往很难区分是牙齿发育缺陷还是得了龋齿,在前牙区发生这种情况就更为明显了。 上前牙好发婴幼儿龋齿,主要因为不良的喂养、饮食习惯和不良的口腔清洁习惯,再就是牙齿靠近牙龈(牙床)的部分矿化相对其他部位要程度低。
  而且这个部位,往往食物软垢和菌斑容易堆积,加上这些部位孩子很难清洁干净,所以往往这些部位先发生龋齿,有的会一块块、一层层剥脱,变色呈深黄色、黄褐色、褐色。  而远离牙床的那一部分牙冠,则是正常的。
  这里需强调,如果家长怀疑和发现孩子的牙齿有异常,建议到医院进行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治疗。 釉质发育不全 记得专家门诊时,有这么一个咨询:“我女儿32个月,从她6个月的时候长牙,之后每月长一颗,直到9月份长了4颗牙。
  后来就慢了,大概18个月是长全了,就是2颗门牙刚长出来的时候就只长了一半,上半靠牙根的地方还很正常,下半段却是咖啡色,请问是什么原因,我看到书上说是先天性牙釉质不全。  现在孩子一切正常,就是笑起来露出牙齿的时候,门牙象蛀了一样。
  请问到孩子长大了,会不会一直这样呢?” 从家长的叙述,我更倾向于是牙齿的釉质发育不全。至于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要基于病史和家族史。当然,真正确诊,还应到门诊进行检查,这样便可一目了然,毕竟有时家长的描述会有出入。
    当然,在换牙前,乳牙的釉质发育不全不会消失,父母要做的一是认真帮宝宝清洁牙齿,防止发生蛀牙;二是考虑修复治疗。如果家长的叙述是门牙“上半靠牙根的地方是咖啡色,下半段还很正常”则就有可能是蛀牙。
   定期口腔检查 上周的门诊看到一个3岁的男孩,因为右下磨牙(槽牙)疼痛和不敢吃东西才来就诊,小家伙整个右侧脸都肿了起来。  一问家长,才知道到目前为止,孩子从没有到医院来检查过,这次如果不是牙痛,还不会就诊。
   完成了孩子的这次治疗,我在想,如果孩子早些就诊和检查,就会早发现龋齿,可能通过简单的治疗,一次就能完成。而发展到目前这种状况,治疗需几次,而且花费的时间、精力、金钱会增加许多,孩子遭受的痛苦也会增加许多。
     婴幼儿最常见的口腔疾病是龋齿,常见的咬合异常主要是反咬合,这些主要与不良的口腔喂养和清洁习惯有关。孩子定期检查,就会尽早发现:第一个检查方面,孩子是否开始采取口腔清洁习惯,方法是否科学和正确;第二个检查方面,孩子是否存在不良的口腔喂养习惯;第三个检查方面,孩子是否有口腔发育的异常;第四个检查方面,孩子是否有一些口腔疾病。
     早期检查4大好处 首先,如果对孩子从小就采取科学、正确的口腔清洁习惯和科学、良好的喂养习惯,就会避免和预防龋齿、反咬合(由不良喂养习惯导致)的发生,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心理成长都有益处。
   其次,还会使孩子免受疾病的痛苦。 第三,对一些发育异常,通过早期发现,可以找到治疗的最佳时机,避免延误治疗。   第四,尽早发现孩子的口腔疾病,尽早治疗,避免治疗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也避免孩子遭受更多的病痛,家长也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定期检查,尽早发现口腔疾患,是我们的设想。希望每个家长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能处理好这个问题。希望每个孩子从小就有这方面的意识,而只有这样才能获益终生。  。收起

2016-05-06 14:05:02
0 0
收起 提交
加载更多

最近胯骨好疼,怎么回事?

最近胯骨好疼,怎么回事?收起

2016-05-06 14:05:02
0 0
收起 提交
加载更多

相关推荐

宝宝最近口水流得比较多,怎么还...

宝宝在6个月的时候开始出牙,也有的要晚些,和宝宝的体质有...

八个半月的宝宝不长牙大便也干怎...

告诉你,是 奶粉的问题! 我家宝宝刚断奶的时候也是喝 ...

更多相关问题

相关栏目

加载中...

提问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 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