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爱问首页 爱问商城

怎样防止利用财务软件核算作假?

怎样防止利用财务软件核算作假?

      新《企业会计准则》附录规定,“商品进销差价”科目用来核算企业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的商品收入与进价之间的差额。企业购入、加工收回以及销售退回等增加的库存商品,按商品售价,借“库存商品”科目。
  按商品进价,贷“银行存款”、“委托加工物资”等科目。按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贷“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期...全部

      新《企业会计准则》附录规定,“商品进销差价”科目用来核算企业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的商品收入与进价之间的差额。企业购入、加工收回以及销售退回等增加的库存商品,按商品售价,借“库存商品”科目。
  按商品进价,贷“银行存款”、“委托加工物资”等科目。按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贷“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期末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借“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贷“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该科目期末应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商品的进销差价。   由此可见,分摊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到企业会计利润核算的正确性,而且也影响到企业所得税核算的正确性。本文介绍的案例就是由于企业计算的商品进销差价率出现错误,既影响到商品进销差价额和会计利润的核算,又影响到企业所得税的缴纳。
       案例:某税务检查组到一户商业企业A公司例行检查。从被检查年度起,A公司采用财务软件核算,销售额为5亿元左右,账面利润仅为0。2万元。所经销商品的增值税销项税和进项税的税率都为17%,增值税税负低于预警线下限,约为1。
  5%。说明A公司所销售的商品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应该有增值税,但A公司被检查年度的账面利润却几乎为零。     检查组从商品购进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逐一进行了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检查人员分析认为,尽管增值税税负仅为1。5%,远低于预警线下限,但这不仅说明A公司仍有1。5%的增值率,而且还可以推算出A公司约有1。5%的毛利率。如果销售额为5亿元,则至少应该实现约750万元的毛利,但实际账面实现的毛利仅为450万元,扣除各项费用后,账面利润额和利润率几乎为零,这些数据前后自相矛盾。
    再来分析A公司的实际费用率,A公司的费用率并不高,这说明A公司通过费用挤占利润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如果存在差错,最大的可能性就应该在毛利的核算上。于是,检查组将重点锁定在毛利率和毛利额的计算上。
     检查组要求A公司提供每月计算商品进销差价的过程和相关数据,但A公司解释说,由于从被检查年度起通过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因此是电脑直接计算出的商品进销差价,无法提供计算商品进销差价的过程和明细数据。
    但这句话,却提醒了检查人员:财务软件会不会存在问题?因为在前面各环节的检查中,检查人员唯独没有检查财务软件这个环节。于是,检查人员对商品进销差价率和商品进销差价额,从年初开始逐月滚动进行了复核计算,计算的最终结果显示,全年商品的进销差价率为1。
  52%,全年少结转商品进销差价约310万元。  最终查明,A公司账面上体现的发出商品,是其内部专门从事批发业务的部门,按照进价核算没有进销差价的商品。在用财务软件计算商品进销差价率时,企业将这部分金额计入了计算公式的分母,使得每月计算的商品进销差价率都偏低,从而全年少结转商品进销差价额约310万元,少实现利润约310万元,少缴了相应的企业所得税。
       上述案例提醒检查人员,对企业使用的财务软件不能过于相信。因为财务软件也是由人来使用和控制的,如果人为错误地设定程序,就会出现歪曲事实的结果。上述A公司,就是在设定计算商品进销差价率的财务软件上做了手脚,即在分母中加入了按商品进价核算的批发商品的金额,使得商品进销差价率出现了严重差错,最终导致偷逃企业所得税的结果。
         由此可见,财务软件中的一些计算公式、核算流程及计算方法的设定和安排,是整个会计核算正确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检查人员在检查采用财务软件核算的企业时,需在检查工作展开前弄清楚软件中的程序设定和安排,判断其正确性和合理性,然后再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检查。
   以上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到大家。收起

2017-05-05 21:34:43
0 0
收起 提交
加载更多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使用会计电算化还需要什么手工帐...

如果刚使用会计电算化,前几个月最好设置手工帐,主要是防止...

使用用友软件做财务帐还需要人工...

不用了,不过要时时备份和定期备份,防止丢失

更多相关问题

相关栏目

加载中...

提问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 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