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生活 保健养生

请问秋冻怎么个冻法不会冻感冒了

全部回答

2006-10-16

0 0
    入秋之后,天气明显转凉,早晚温差大,人体新陈代谢渐缓,尤其老人、小孩,抵抗力弱,容易感冒、咳嗽。专家特别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秋季养生,平安无事地度过“多事之秋”。从养生的角度来说,“润其燥”是秋季养生的大法,所以饮食上要注意用清淡滋润之品以防燥。
  秋季每日水的摄入量应达到2000毫升,以维持水电解质代谢平衡。   俗话说:“春捂秋冻”。专家说,适当地“冻冻”,可增强皮肤的耐寒力。但中秋以后,气温降低,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不可骤增骤减,也不可增加过多,以利于身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力。
  特别是患有慢性疾病及年老体弱多病者,注意保暖是预防秋季发病的重要措施。 。

2006-10-16

32 0
前胸后背别凉着,脚心别凉着,然后你就尽情的享受秋凉吧,不信你试试!

2006-10-16

66 0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保健防病的谚语,其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用现代观点来分析,这条谚语也是有理由的。
   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受春夏秋冬循环变化的影响,体内形成了一种生理性散热和保暖功能。  冬天,为抵御寒冷,人的表皮汗腺和毛孔都呈现出闭锁状态。东去春来,毛孔逐渐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皮肤开始活跃了,汗毛孔闭锁程度相应降低。
  因而春风较大的时候,尽管不是很冷,却能长驱直入肌体内部,使人有“春寒冻人透心凉”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人就可能感冒或并发其它疾病。  再加上春天的天气不稳定,过早地脱掉棉衣或穿得太少,也很容易着凉感冒。
  
   秋天的降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们逐渐添加衣着,以适应外界环境。过早地穿上棉衣,不经适度的寒冷刺激,对健康也是不利的。 当然“春捂”和“秋冻”都要因人、因时而宜,而且要适度,不能蛮干。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生活
保健养生
服装/首饰
美容/塑身
购车养车
家电
礼节礼仪
美食/烹饪
购物
购房置业
婚嫁
生活常识
家居装修
交通出行
起名
育儿
保健养生
保健养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