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第一个回答上山西戏曲剧种?
山西的戏曲剧种繁多,全国三百多个剧种,山西就有五十四个,占到六分之一。在五十四个剧种中,中路梆子通过博采众长,再加地理、历史等原因,逐渐发展为山西的代表戏曲,所以人们又称中路梆子为“山西梆子"或"晋剧"。
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堪称“戏曲摇篮”。早在汉代,山西大地就出现了戏曲萌芽。到了北宋年间,山西各地到处活跃着诸如滑稽戏、影戏、歌舞戏、百戏、技艺戏等多种土戏,这些土戏当时已是中国戏曲的雏形。 后经泽州(今晋城)说唱艺人孔三传把单宫调改为诸宫调,就把山西(实际也是全国)的戏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到了元代,戏曲艺术日趋鼎盛,而山西,不仅“名伶辈出”,同时还成了全国戏曲艺术...全部
山西的戏曲剧种繁多,全国三百多个剧种,山西就有五十四个,占到六分之一。在五十四个剧种中,中路梆子通过博采众长,再加地理、历史等原因,逐渐发展为山西的代表戏曲,所以人们又称中路梆子为“山西梆子"或"晋剧"。
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堪称“戏曲摇篮”。早在汉代,山西大地就出现了戏曲萌芽。到了北宋年间,山西各地到处活跃着诸如滑稽戏、影戏、歌舞戏、百戏、技艺戏等多种土戏,这些土戏当时已是中国戏曲的雏形。
后经泽州(今晋城)说唱艺人孔三传把单宫调改为诸宫调,就把山西(实际也是全国)的戏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到了元代,戏曲艺术日趋鼎盛,而山西,不仅“名伶辈出”,同时还成了全国戏曲艺术的中心。仅以元代戏台而论,目前全国所发现的元代戏台,基本上都在山西(晋南)。
如临汾魏村牛王庙至元二十年建的“乐亭”,临汾东关村至元五年建的戏台,翼城武池村乔泽庙至元九年建的乐楼等等。据《录鬼簿》等典籍记载,山西的北杂剧早期作家有狄君厚(平阳)、孔文卿(平阳)、赵公辅(平阳)、于伯渊(平阳)、石君宝(平阳)、李潜夫(新绛)、乔梦符(太原)、吴昌龄(大同)、白仁甫(河曲)、郑光祖(襄陵)等十多人。
据《元史类编》载,伟大的元代剧作家关汉卿也是山西(解州)人。《元史太宗纪》、《山西通志》、《蒲州府志》还记载说在当时的晋南,村村有庙,有庙又必有戏台。象稷山南阳村里有九座戏台,蒲县东岳庙的三座成品字形戏台至今犹在。
在元延佑六年的《重修照应王庙之碑》上,记述着当时群众在广胜寺观戏的情景:“每当三月中旬八日,居民以令节为期……相与娱乐数日,极其厌,而后顾瞻恋恋,犹忘归也。此则习以为常。”由此可见元代山西戏曲艺术是极其发达的。
到了明代,山西蒲州、陕西同州、河南陕州一带的民间艺人,又大胆地把北杂剧唱腔进行改革,特别是处于换板式样的需要而加入一付枣木梆子,这样就在山西境内出现了“蒲州梆子”戏。后由蒲州梆子分别与晋中、晋北、晋东南等地的土戏及风俗人情相结合,就又逐步形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
这就是山西“四大梆子”的来历。清康熙四十二年,康熙皇帝西巡至洪洞,曾观看过梆子戏。五年后,名著《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在《平阳竹枝词》中生动地描述了梆子戏(群众也称“乱弹”)所达到的艺术高度:乱弹曾博翠花看,不到歌筵翠花看。
最爱葵娃行小步,(俞毛)觎一片是邯郸。秦声秦态最迷离,屈九风骚供奉知。莫惜春灯连夜照,相逢怕到落花时。
山西的戏曲剧种繁多,全国三百多个剧种,山西就有五十四个,占到六分之一。在五十四个剧种中,中路梆子通过博采众长,再加地理、历史等原因,逐渐发展为山西的代表戏曲,所以人们又称中路梆子为“山西梆子"或"晋剧"。
晋剧唱腔优美,板式丰富,音域开阔。还有它许多独到的演技,也都是其他剧种所少见的。正因为此,晋剧在近几年声誉日高。
晋剧艺术,代代相传,人才济济,早期的晋剧优伶,风靡遐迩,解放后,经过晋剧大艺术家丁果仙以及牛桂英、程玉英等一代名流的努力,把晋剧艺术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近些年,晋剧艺术更臻完美,一批又一批晋剧新秀脱颖而出。比如王爱爱,她的唱腔技艺是大大突破前人,现在已被专家们肯定为‘爱爱腔“。王爱爱不仅唱功笃厚,而且善于利用音调的回环宕迭,抑扬顿挫,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
与此同时,在表演上使晋剧艺术别开生面的,要数田桂兰了。她的表演,乐则足以使人开怀,悲则定能催人泪下,她超群的舞姿,绰约利落,静则如水上青莲,动则飘飘欲仙,一付水袖,万般深情,浑身是戏,得心应手。
因此,她于一九八六年在北京荣获全国第四届《戏剧报》梅花奖,为晋剧艺术在全国范围内,再次增加光彩。
晋剧,又称中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也是山西省境内主要的、有代表性的剧种。晋剧,主要流行于
山西中部地区。
现在,这个剧种的扩散面、流传面已到山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陕西北部、河北西部及
甘肃省的部分地区。中路梆子因活动范围广泛,又被称为上西梆子。这个剧种,约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它以晋
中一带的秧歌为主,并直接受蒲剧的影响,吸收蒲剧的音乐旋律,逐渐演变而成。
晋剧,盛行于清代咸丰年间,过去,这个剧种的演员多系蒲州人,即便不是蒲州籍的,演戏也得说“蒲白”。
后来,逐渐根据晋中地区广大人民的喜好,吸收了当地各种艺术的长处,经过许多戏曲艺人的丰富和发展,才
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中路梆子。
清代末年,一些享有盛名的演出班社,曾先后多次赴京、津、内蒙等地活动,在演出程式上又受到京、昆等
剧种的影响,曾经涌现出了不少名艺人。近百年来,晋剧前辈艺人“三盏灯”、“万人迷”、“毛毛旦”、“
三儿生”、“说书红”、“狮子黑”等,在唱腔和做派上,都有新的创造。
后来,丁果仙、牛桂英、程玉英、
郭凤英、冀美莲等人,又在唱腔、道白做派等方面,有了很大改进,使中路梆子的唱腔、表演越发具备了梆子
腔的激越粗犷的特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不少艺人参加中路梆子这种戏曲形式反映现实斗争。
晋绥地区的大部分剧社都是
唱中路梆子的。如七月剧社、吕梁剧社、雁门剧社等。七月剧社,曾随解放军到西安、成都、甘肃天水等地进
行过较长时间的演出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晋剧坚持为工农兵服务,坚持推陈出新,使晋剧艺术不断发展、不断繁荣。
现在,活跃在山
西戏剧舞台上的晋剧演出团体已有数十个,晋剧的传统剧目有:《打金枝》、《蝴蝶杯》、《明公断》、《凤
仪亭》、《回龙阁》等四百个以上。如今,活跃在晋剧舞台上的著名演员有王爱爱、马玉楼、田桂兰、郭彩萍
等人。
摘自《山西民俗达观》
蒲 剧
蒲剧,也叫蒲州梆子,起源于今日山西南部的蒲州。
也有人称之为“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地方剧种之一。
更是山西晋南地区的主要剧种。蒲剧的源流,目前尚未发现确切的文字记载,据传说与陕西的同州梆子同源于“挠
挠戏”。但是有一点,蒲剧的历史是悠久的。
在晋南地区,现在已经发现了许多中国古代戏剧活动的遗迹,尤其是
金、元时代的舞台及演出戏剧的壁画艺术,都说明了晋南地区在元代以前,戏剧演出就已经很兴盛了。
蒲剧与晋剧、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可以说是同根异枝,后面的三种剧种,都曾受到过蒲剧的影响,有些,则是
在蒲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蒲剧的特点是善于表现慷慨激昂、悲壮凄楚的英雄史剧。近百年来, 蒲剧舞台上有杨
老六、孙广盛、王存才、景留根、曹福海等著名演员出现。后来,又有阎逢春、杨虎山、筱月来、 张庆奎、王秀兰
等著名演员在蒲剧舞台上享有盛名,使蒲剧在晋、豫、陕、甘、宁等部分地区,甚为流行。
在演唱与演奏风格上,吸
收了秦腔的不少优长,使蒲剧大大地向前跨进了一步。
如今,蒲剧除去著名的老演员以外,新秀不断涌现,任跟心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被授予表演艺术家的称号
。
《窦娥冤》已被拍成电影戏曲片。
摘自《山西民俗达观》
北 路 梆 子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戏”,山西著名剧种之一。
它的活动地区,在山西北部南起十岭关、北至雁门关的忻州、
代州一带,后来,又流传于张家口、包头、呼和浩特等地。北路梆子,据传是由蒲剧发展演变而来的。北路梆子的
演员,过去都系蒲州人,道白也说“蒲白”,即使本地人招收“娃娃班”,也请蒲州老师教戏。
直到现在,北路梆
子老艺人中还有“北路梆子学在蒲州、红火在崞县、忻县、东西两口”的说法。
北路梆子的形成虽和蒲剧关系密切,但北路梆子的剧目内容、表演手法、音乐旋律与蒲剧却大不相同。
北路梆子
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它形成了一种高亢激越的腔调,表演中强悍有力,而且音乐节奏慷慨,表现了晋西北人民的
性格特征。抗日战争期间,北路梆子因受日本侵略军的摧残而中断,在北路梆子历史上,形成了一段特殊的空白。
许多北路梆子艺人被迫转业或被残害。名艺人十三旦等,全家在当时的崞县被杀害。名艺人贾桂林隐姓埋名做了家
庭妇女,九岁红高玉贵赶了大车,也有一些艺人改唱了中路梆子,使北路梆子濒于灭顶的危险境地。
一九五四年,在山西省第一届戏曲会演时,党和政府才方请脱离舞台生活十八年之久的名艺人“小电灯”贾桂林
,名艺人“九岁红”高玉贵重返舞台,重新组织了北路梆子剧团,使北路梆子在中断了十余年后得以复活,获得了
新的生命。
如今,在晋西北一带,北路梆子作为主要剧种流传,发展,成为这一带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种扎根于
这里的城乡。北路梆子《金水桥》已拍成彩色电影戏曲片。
摘自《山西民俗达观》
上 党 梆 子
上党梆子,因发源于“上党郡”而得名。
这个梆子戏,是晋东南地区的主要剧种。当地人称上党梆子为“大戏”
,而把上党落子称为“小戏”。也有人把上党梆子称为“东路戏”或“上党宫调”。
相传,上党梆子最早的一个戏班叫“鸣凤班”。
据说,在明朝末年,阳城县有一个女子叫“凤仙”,自幼喜爱
戏曲。这个女子出嫁时,嫁给了晋城的姓史的,与姓史的叫翱鸣的共同成立了戏班,取两人名字各一个叫为“鸣凤
班”。清代道光年间,上党地区的大戏班逐渐增多,这些班社的发展比较快,而且逐渐形成一种上党梆子特有的风
格、旋律,并培养出了一些知名的演员。
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成为上党梆子的极盛时期。后来,逐渐有些名艺人
出现。其中,段二淼、郭金顺、金疙瘩是这个剧种在这个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
上党地区,由于地理、交通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只流传于山西东南部的十几个县境内。
由于这个剧种活动地
域的局限性,就形成了它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
上党梆子具有粗犷、健康的艺术特色。台步、身段都有淳朴古老的特点,唱腔、音乐高亢、委婉、活泼,曲牌丰
富,每种唱腔各有各的乐器和上演剧目。
摘自《山西民俗达观》
太 谷 秧 歌
太谷秧歌剧,也称为祁太秧歌,起源于太谷的民间小戏,流行于晋中地区及太原附近的清徐县、交城县、文水县等
地。
秧歌,应是插秧季节的歌,在这里, 应解为农村伴随农事活动在民间传唱的民间小调。 当时,有“闹秧歌”之
说,后来,把舞蹈、说唱、表演、道白结合起来成为一种“秧歌剧”,人们称之为“地秧歌”、“过街秧歌”。
这种小戏在民间流传越来越广,成为“秧歌剧”,成为当地群众逢年过节的文艺活动形式之一,而且向着小戏的
戏剧化方向发展,有了简单的情节。在清代光绪年间,太谷秧歌走上了舞台,当时演出的《翠屏山》、《吃瓜》、
《杀嫂》、《当板箱》、《卖绒花》、《卖元宵》等,都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剧目。
当时的戏班,以“风搅雪”
班、“锦梨园”班最为著名。抗日战争期间,晋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剧社,开始用太谷秧歌的曲调编演剧目。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使这一戏剧之花得到新生,当时的榆次专员公署曾经组织太谷、祁县、运城、 文水的老艺人
建立了“祁太秧歌研改社”,改编、演出了一批传统的剧目。
一九五五年,晋中地区集中老艺人成立了秧歌剧团,十
五年之后,太谷县又成立了“太谷秧歌剧团”,使这一剧种有了新的活力。
摘自《山西民俗大观》
左 权 小 花 戏
流行在山西东南的左权县境内,是这个颇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
左权小花戏,起源于正月十五“闹红火”中
的“文社火”。“文社火”中的两个小男孩,装扮成剧中人物穿上衣衫裤,跟在社火后面扭、唱,由此开始了小花
戏的雏形。后来,逐渐发展成为《观灯》、《铲菜》等边歌边舞的地方小戏。
一九二一年以后,又出现了有各种角
色的《打樱桃》节目。
一九三七年后,左权县作为我方根据地,当时借着这一种文艺形式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抗日,对左权小花戏进
行了利用、改造、提高。
左权县的各级政权都以“小花戏”的名字成为一种固定的文艺活动形式。后来,像《小放
牛》、《上冬学》、《回娘家》、《四季忙》等剧目,成为教育人民,鼓舞士气,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左权将军
牺牲后,辽县更名为“左权”县,小花戏在老解放区就更有了生命力,直到今日。
摘自《山西民俗大观》
万 荣 花 鼓
是流传在山西南部黄河岸边的万荣县境内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
同时,万荣花鼓也在晋南地区的河津、浮山、稷
山、翼城、闻喜等境流传。由于涉及地区广,被人们称为晋南花鼓。
相传,“万荣花鼓”的祖籍在安徽凤阳。凤阳人于明朝初年外出逃荒卖艺,才把“花鼓”传入万荣。
在万荣,经
过当地劳动人民的加工改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搬上了舞台。
“万荣花鼓”的打鼓动作淳朴、健美,感情豪放。“花鼓”中,鼓的表演分成高鼓(胸鼓)、低鼓(腰鼓)、 多
鼓(一人身上带六只或七只鼓,一边舞蹈一边上下击鼓),花鼓的伴奏乐器,只用大锣、铜钹等打击乐器, 鼓点主
要有“一点油”、“紧三锤”、“四锤”、“流水”等几十种。
“万荣花鼓”的敲鼓动作灵活多变,大动作中又有许多小动作。比如小点头、勾捶、拐捶等,紧打紧收。而且,花
鼓动作与队形不断变化,多用“枣心”、“白菜卷心”、“龙摆尾”、“连环套”等,原地跳时,多用“吸腿单跳
步”左右勾脚等。
“万荣花鼓”曾两次到北京参加全国民间艺术调演,受到周恩来、陈毅、贺龙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与好评。
摘自《山西民俗大观》
二 人 台
“二人台”,产生并流行于山西北部河曲县、内蒙古西部地区,是一种活泼、欢快、表演形式简便易行的地方戏
曲。
二人台,在大同市、雁北地区颇为流行,在华北地区也很有影响。
二人台兴起于清朝末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由于二人台植根于当地人民群众的丰厚土壤之中,所以,它的
内容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情趣。
二人台音乐旋律高亢粗犷,曲调起伏跌宕,音调相声主实、自然、活泼、动听,乡土气息浓郁,很受当地群众和
省内各界人士的喜爱。二人台的伴奏乐器,以横笛、四胡、扬琴、四块瓦为主,在这几件乐器配音后,就形成了很有
特色的韵味无穷的戏曲音乐。
二人台的优秀传统剧目有《走西口》、《打樱桃》、《挑菜》、《卖碗》等。二人台剧种虽老,但却充满了青春
的活力,近年来,二人台已在山西北部与中部地区风靡一时。
摘自《山西民俗大观》
晋 南 迷 糊
晋南迷胡,也名“曲子”,“清曲”。
流行于临猗县、运城市、永济县、万荣县等二十余县。
迷胡戏,相传是晋南民间土生土长的戏曲剧种。也有传说是清代从陕西传人,受到蒲州梆子的影响,又吸收当地
民歌,由地摊子说唱艺术逐渐发展起来的。
历史上的迷胡戏,曾经在清代道光年间演出过《卖布》、《刘秀走南洋》、《拾万金》、《三进土》、《古城会
》等十余出折子戏。影响甚大。
清代光绪年间,赵连城等民间艺人组织职业班社,吸收了蒲州梆子的帽翅、水袖、手帕技巧和间板、滚白、流水
等板式,取长补短,出现了一批艺人,甚至“敢于和蒲州梆子抗衡”。
抗日战争中,开始出现了反映现代生活的节目《查路条》。而且民众剧团演出了《夫妻识字》、《大家喜欢》等
剧目,为以后迷胡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九四九年以后,临猗县、晋南地区的迷胡专业剧团成立,培养出了程根虎、卫本善等一大批演员,演出了一大
批剧目。
晋南迷胡戏的唱腔属曲牌体,素有七十二大调和三十六小调之说。历年搜集整理大小调二百多个,代表性的大调
有《金钱》,小调有《岗调》。在表现沉痛、悲哀的感情时用《西京》、《哭纱窗》等。
表现活泼、欢快气氛时用
《割韭菜》、《剪花调》等。表现快乐、升平景象时用《十里墩》、《戏秋千》等。表现急躁、紧张情绪时多用《
紧述》等。表现说理、规劝时多用《琵琶调》、《勾调》等。描写景色时多用《四平》、《一串铃》等。
迷胡戏伴奏乐器,文场以板胡、三弦、二胡、笛子为主。琵琶、扬琴、柳琴、阮及唢呐、海笛、闷子、横箫等辅
之。五十年代以后,加了提琴等西洋乐器,打击乐器已发展到十多种,有板鼓、字板、梆子、碰铃、大小云锣、堂鼓
、定音鼓等。
传统剧目大多是三小戏,已有《张连卖布》等戏一百八十余出。而且,《涧水东流》、《一颗红心》已被拍摄成
为电影戏曲艺术片。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