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娱乐休闲 度假旅游

楚州漕运总督府遗址的介绍

全部回答

2018-11-20

0 0
    《楚州_漕运总督府》 《中国城市建设史》指出,南北朝以后,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转移到江淮流域。隋代开挖的大运河,促进了国内商业的流通,成为封建帝国的经济命脉。沿运河的一些城市都有了发展,如“淮安(楚州)、扬州、苏州、杭州”4座城市,当时就号称“四大都市”。
   漕运总督署遗址,位于镇淮楼北面,地面高于街面数丈,1988年,淮安市政府于遗址上修建门厅九间,上书“漕运总督部院”匾额,漕运总督府和镇淮楼,淮安府衙大堂,南北紧邻,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尤以漕运总督府巍伟壮观。
    据记载,总督府原在南察院,即今楚州宾馆内,明万历年初,移至今遗址处。 据《淮安府志》记载,当时漕运总督府建筑规模宏伟,有房213间,后在40年代被侵华日军飞机炸为废墟。
  屋基础石仍存在地下。解放后,门前还保存了一对全国罕见的大石狮子,据说在元朝,朝廷曾从波斯运进两对艺术价值很高的石狮,一对送进京都,一对就留在这里,可惜这对石狮在文革中被砸毁。   在1000多年的漕运历史上,“南粮北运,北盐南运”,都经过楚州。
  楚州成为漕运物资的集散地,客观上形成了楚州在漕运史上的特殊地位,楚州的经济也随之繁荣起来。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娱乐休闲
度假旅游
明星
音乐
电影
动漫
宠物
谜语
花鸟鱼虫
摄影摄像
脑筋急转弯
收藏
其它
电视
星座/运势
幽默滑稽
度假旅游
度假旅游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