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生活 保健养生

成年人怎样补钙最科学?

全部回答

2018-07-20

1 0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寿命的延长,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呈迅速上升趋势,严熏威胁着中老年人群的健康。有研究表明,给老年人补钙可以延缓其骨质丢失的速度,人们希望通过补钙来预防或治疗,补钙就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
  商家抓住机遇,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开发出各种各样的含钙制品来满足人们的需要。  据有关统计,目前市场上声称含钙的保健品、药品以及食品就有几百种,由于市场的需要,更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但是中老年人究竟该不该补钙?为什么要补钙?补多少?怎么补最合理?补什么最有效?都要有科学依据,只有合理、适时、适量的补钙才是最科学的。 在回答前两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先对钙有个充分的认识,钙对我们意义何在。
     钙是人体含量最多的无机元素,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构成骨骼和牙齿;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活动;激活某些酶的活性;参与凝血过程。正常人大约在30~35岁骨质达到骨密度顶峰,由于受激素、营养、运动、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中老年人在40岁以后钙在骨骼中的含量要逐渐减少,骨骼很容易引起钙缺乏,而中老年女性因绝经原因,钙吸收率每年下降2。
    2%,增龄与绝经的联合作用,导致女性从40~60岁,钙吸收率下降20%~25%。男性从50岁开始每年丢失骨总量的0。3%。当钙缺乏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出现骨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凝血机制障碍、肌肉痉挛(抽筋)等病症。
  因此补充钙质对中老年人(尤其是中老年女性)是非常必要的,到底补多少钙才合适昵?中老年人钙的供给总量应不低于成年人的标准,每天摄入的钙不应少于800毫克或更多,50岁以后钙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1 000毫克但不宜超过2000毫克。
    因为如果长期的总钙摄入量达到或超过2000毫克/天很可能引发副作用,如会引起高钙血症,严重者会引起心脏和呼吸衰竭;使肾结石和软组织钙化的危险性增加;增加消化道、泌尿结石等疾病的危险;还可能影响其他某些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如大量补钙则会使铁、锌、镁等元素的吸收利用率降低,引起贫血和食欲不振。
    可见钙是不能随便乱补的。 据我国l 992年营养调查表明,现有的膳食结构的居民中,钙的摄入量普遍偏低,平均仅达到推荐摄入量的50%左右。除了钙摄入不足因素外,另外如维生素D不足,钙磷比例不适当,脂肪、植酸、草酸和膳食纤维的过高等则会引起钙吸收不良。
  而高蛋白膳食,高钠膳食又会增加尿钙的排出,影响钙在体内的储存,致使钙的利用受损。  以上三种原因都会引起钙缺乏。 钙对我们如此重要,而中老年人钙丢失的又快,为防止机体缺钙,所以必须从外界补充足够的钙来维持体内钙水平。
  那么怎样才能使体内的钙达到需要的钙水平,而又不会引发过量昵?从营养的角度而言,能从饮食中获取足量的钙,就无须额外补充,绝不是有些人认为的补钙就是吃钙片、钙粉等钙制剂。  只有通过合理调整膳食结构,通过平衡膳食摄取合适的钙量才是最经济安全、最合理的补钙的方法。
  所以我们提倡中老年人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 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这也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内容之一,奶和奶制品是钙的重要来源,其中钙的含量丰富且吸收率高。牛奶中的钙含量一般为1 mg/g左右,每天喝250 g的奶,大约可以获得260mg的钙。
    另外,牛奶还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及维生素A,叶酸,维生素B2,镁和钾等其他营养素,这些营养素也是中国居民膳食中容易缺乏的,有利于改善整体营养状况。如果喝牛奶会出现肠胃不适等情况,则可以把牛奶稀释后饭后少量多次饮用,也可以改饮用更易于吸收的酸奶或其他奶制品。
  豆类极其制品除了含有丰富的钙,还有丰富的磷、铁、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维生素B l、维生素B2、烟酸等营养素,是中老年人及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的良好食物。  特别是发酵后的豆制品,营养更丰富,豆制品又是我国的传统食品,有经济、易得、品种多等特点,中老年人不妨多吃些豆制品。
  尤其在贫困地区,应大力提倡经济的豆类极其制品的生产和消费,豆及豆制品可作为农村人口补钙的重要途径。另外,虾皮、鱼、海带、可以带骨连壳吃的小鱼小虾、硬果类、芝麻酱、一些含钙丰富含草酸少的绿色蔬菜(如甘蓝、花椰菜)也是含钙量丰富的食物,是钙的良好来源。
    硬水中也含有相当量的钙,也可做为一种钙的来源,西方国家每日摄入的钙,有l/3来自于水。 但是,食物中的钙并非都能被人体吸收、利用,尤其是老年人的胃肠功能降低,胃酸分泌减少,钙的吸收率仅为15%~20%。
  前面提到许多妨碍钙吸收、利用的因素,怎样才能通过膳食的合理搭配、采用合理处理方法、科学烹调来降低或去除这些不利因素,减少食物中钙的损失昵?可以少吃草酸含量比较高的蔬菜(比如菠菜、莴苣、笋、茭白等),因为草酸与钙会生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钙,影响钙的吸收,也可以采用先焯后炒的方法使部分草酸溶于水,或含草酸多的蔬菜尽量不与含钙丰富的食物同餐吃。
    面粉经发酵可以减少植酸的含量。烹调时适量加醋,可以增加钙的溶出和吸收。饮食中食盐的摄入量最好每天控制在6克以内。脂肪、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控制在适宜范围,这些措施都可以促使食物中的钙能尽可能的被吸收、利用。
   我们还可以通过对一些有利因素的合理控制促进钙的吸收。  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若体内维生素D不足,会使中老年人的骨骼脱钙而发生骨质软化或疏松,就是吃再多的钙片,照样会缺钙。
  而大多数食物维生素D含量较低,而多到户外晒晒太阳,太阳中的紫外线则可使皮肤中的7一脱氢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因受条件限制户外活动少的中老年人,补钙同时则需适当补充维生素D,但一定要严格控制维生素D的摄入量,因为维生素D可在体内储存,服用过多会引起维生素D中毒。
     乳糖可以和钙螯合成低分子可溶性物质、适量的蛋白质和一些氨基酸如赖氨酸、精氨酸、色氨酸等可与钙形成可溶性盐,这些因素都有利于钙的吸收。可多吃含以上物质丰富的食物。低磷膳食可以提高钙的吸收率,应保证膳食合适的钙磷比。
   体力活动也可促进钙的吸收,中老年人要参加一些强度适中的锻炼,坚持运动和锻炼、多晒太阳、不过量饮酒和咖啡、减少吸烟等都有助于促进骨健康。   虽然食补的效果远远优于药补,但因为我国的饮食习惯和食物供应问题,我国大多数人没有喝牛奶的习惯,而吃紫菜、虾皮、豆制品、芝麻等含钙丰富食品的量也不多,所以从正常膳食中可能很难获得足量的钙。
  对特别需要补钙的更年期妇女和老年入等特殊人群,若确实无法通过膳食途径摄取足量钙时,可根据需要,在推荐摄入量基础上,扣除饮食中已获得的钙,考虑一些吸收、利用率等因素后,补充适量的符合需要的钙制剂。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生活
保健养生
服装/首饰
美容/塑身
购车养车
家电
礼节礼仪
美食/烹饪
购物
购房置业
婚嫁
生活常识
家居装修
交通出行
起名
育儿
保健养生
保健养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