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筋砌体对钢筋的要求

配筋砌体质量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

配筋砌体质量合格应契合以下规则:

1.主控项目应悉数契合规则;

2.一般项目应有80%及以上的抽检处契合规则,或误差值在答应误差规模以内。

配筋砌体主控项目:

1.钢筋的种类,标准和数量应契合规划要求。

查验办法:查看钢筋的合格证书、钢筋功能试验报告、荫蔽工程记载。

2.结构柱、芯柱、组合砌体构件、配筋砌体剪力墙构件的混凝土或砂浆的强度等级应契合规划要求。

抽检数量:各类构件每一查验批砌体至少应做一组试块。

查验办法:查看混凝土或砂浆试块试验报告。

3.结构柱与墙体的衔接处应砌成马牙槎,马牙槎应先退后进,预留的拉结钢筋应方位正确,施工中不得恣意弯折。

抽检数量:每查验批抽20%结构柱,且不少于3处。

查验办法:调查查看。

合格标准:钢筋竖向移位不该超越100mm,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尺度不该超越300mm。钢筋竖向位移和马牙槎尺度误差每一结构柱不该超越2处。

       4.结构柱方位及笔直度的答应误差应契合表13-45的规则。
 

结构柱尺度误差 表13-45

 

抽检数量:每查验批抽10%,且不该少于5处。

5.对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芯柱混凝土应在装配式楼盖处贯穿,不得削弱芯柱截面尺度。

抽检数量:每查验批抽10%,且不该少于5处。

查验办法:调查查看。

配筋砌体一般项目:

1.设置在砌体水平灰缝内的钢筋,应居中置于灰缝中。水平灰缝厚度应大于钢筋直径4mm以上。砌体外出面砂浆保护层的厚度不该小于15mm。

抽检数量:每查验批抽检3个构件,每个构件查看3处。

查验办法:调查查看,辅以钢尺检测。

2.设置在湿润环境或有化学侵蚀性介质的环境中的砌体灰缝内的钢筋应采纳防腐办法。

抽检数量:每查验批抽检10%的钢筋。

查验办法:调查查看。

合格标准:防腐涂料无漏刷(喷浸),无起皮掉落现象。

3.网状配筋砌体中,钢筋网及放置间隔应契合规划要求。

抽检数量:每查验批抽10%,且不该少于5处。

查验办法:钢筋标准查看钢筋网制品,钢筋网放置间隔部分剔缝调查,或用探针刺入灰缝内查看,或用钢筋方位测定仪测定。

合格标准:钢筋网沿砌体高度方位超越规划规则一皮砖厚不得多于1处。

4.组合砖砌体构件,竖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应契合规划要求,距砖砌体外表间隔不该小于5mm;拉结筋两头应设弯钩,拉结筋及箍筋的方位应正确。

抽检数量:每查验批抽检10%,且不该少于5处。

查验办法:支模前调查与尺量查看。

合格标准:钢筋保护层契合规划要求;拉结筋方位及弯钩设置80%及以上契合要求,箍筋间隔超越规则者,每件不得多于2处,且每处不得超越一皮砖。

5.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中,选用搭接接头的受力钢筋搭接长度不该小于35d,且不该少于300mm。

抽检数量:每查验批每类构件抽20%(墙、柱、连梁),且不该少于3件。

查验办法:尺量查看。    期望对你能起到协助!

修建地基根底规划标准8.2.1-3中最小配筋率取0.15%...
独立根底的配筋: 独立根底底板最小配筋率的取值在《修建地基根底标准》和《混凝土结构规划标准》中都没有明确规则,关于这个问题规划职业也有很大的不合。一、标准规则及相关了解 1、《混凝土结构规划标准》9.5.1条规则:受弯构件、偏疼受拉、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取“0.2和45ft/fy效果的较大值”。这一条是针对受弯构件,而独立根底一起接受上部荷载和土压力,底面尺度相对于根底高度也不是很大,因而不适合锥形和阶型独立根底。 2、《混凝土结构规划标准》9.5.2条规则:对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中的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能够恰当下降,但不得小于0.15%。这一条是针对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而设的,其详细受力状况与独立根底仍是有差异的。 3、《修建地基根底规划标准》第8.2.2-3条:扩展根底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隔不宜大于200mm,也不易小于100mm。这一条文有明确规则最小配筋,但至于是否还要满意最小配筋率0.15%则各有各的说法。二、关于配筋率若按最小配筋率0.15%操控配筋,则独立根底高度越高配筋越大。而独立根底底板的厚度由冲切和剪切核算确认,其值比较厚,按0.15%操控所得的钢筋面积大不行经济。独立根底最小配筋率的问题各地或个人有不同的做法,如北京市《修建结构专业技术办法》3.5.12条规则:如独自柱基之配筋不小于10@200(双向)时,可不考率最小配筋率的要求。工程规划中若无硬行规则,独立根底底板配筋只需满意《修建地基根底规划标准》第8.2.2条规则即可,不要验算最小配筋率。还有一种做法的结构思路:就阶形根底而言,合理规划的独立根底在绝大多数状况下,其第一阶多半会伸出从柱边与根底顶面交接处引出的45°线同根底底面相交线之外,因而该部分能够认为是卧置于地基上受弯操控的混凝土板类构件,需满意ρmin=0.15%的要求。而根底底板其余部分均在45°角的冲切损坏锥体规模内,其高度一般有受冲切和受剪操控,相对较厚,假如其配筋要求契合ρmin=0.15%的要求,将会导致独立根底用钢量不必要的添加。
我是初学者,看一个钢筋配筋平面图的时分看到的(1a...
10表明钢筋的根数,Φ表明钢筋的直径,Φ8表明直径为8的钢筋,@表明钢筋间的间隔。10Φ8@20整体表明10根直径为8mm间隔为20cm的钢筋.(1a)、(1p)表明钢筋在图纸中的类型,有时分一根钢筋在图纸顶用得许多的话,以示差异就用(1a)或(1p)表明,在图纸中有时分也会用(1')表明,其实是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