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入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种,指夏季的第五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7月22日或23日,表示夏季进入到了最热的时期,也就是俗称的“三伏天”。

“伏”是指炎热难耐的天气,因此“三伏天”指的是夏季中最热的三个时期,分别是初伏、中伏和末伏。初伏是从节气入伏开始,到下一个节气“立秋”前的18天;中伏是从“立秋”到“处暑”之间的18天;末伏是从“处暑”到下一个节气“白露”前的18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伏天被认为是一个特殊的节气,人们会注意保养身体,避免中暑和其他疾病。同时,伏天也是一年中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农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农作物,防止受到高温干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