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表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农历节气表,用于记录每年二十四个节气的日期和时间。这些节气分别是:

1.立春:每年2月3日或4日2.雨水:每年2月18日或19日3.惊蛰:每年3月5日或6日4.春分:每年3月20日或21日5.清明:每年4月4日或5日6.谷雨:每年4月19日或20日7.立夏:每年5月5日或6日8.小满:每年5月20日或21日9.芒种:每年6月5日或6日10.夏至:每年6月21日或22日11.小暑:每年7月6日或7日12.大暑:每年7月22日或23日13.立秋:每年8月7日或8日14.处暑:每年8月22日或23日15.白露:每年9月7日或8日16.秋分:每年9月22日或23日17.寒露:每年10月8日或9日18.霜降:每年10月23日或24日19.立冬:每年11月7日或8日20.小雪:每年11月22日或23日21.大雪:每年12月7日或8日22.冬至:每年12月21日或22日23.小寒:每年1月5日或6日24.大寒:每年1月20日或21日

这些节气的日期和时间是根据天文现象计算出来的,例如春分是太阳黄经为0度,秋分是太阳黄经为180度时的日期。这些节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被用于农事、节日和节气饮食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