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霍尔顿在不断地说谎
霍尔顿是一个出身在富裕中产阶级家庭的十六岁少年。他的父母按照成人世界的价值观将他送到收费昂贵的潘西预科学校读书。但在霍尔顿看来,潘西“确实是个阴森可怕的”、“糟糕透顶的学校”。校长是最“假仁假义”的杂种,教职员也都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他的同学要么是整天只知道追逐女性、疯狂酗酒的浪荡子,要么就是难得涮牙、指甲随处剪的邋遢鬼。生活在这个环境里,霍尔顿“真是苦闷极了”,“寂寞得要命”。学习成绩因此也一塌糊涂,除英文外,其余四门功课均不及格,落得个第四次被开除的结局。 为了使父母能慢慢接受他被学校开除这个残酷的现实,而不至于在见到他时“要了他的命”,离开潘西以后他不敢立即回家,而是在自己家的所在地———繁华的纽约漫无目的地游荡。他驻旅店,进酒吧,逛夜总会,看电影,入公园,酗酒,甚至于找……。在这一连串的活动中,他接触了一系列的人物,其中有昔日的师长、同学、女友,也有素不相识的出租车司机、电梯工人、酒吧的邻座等等。他迫切地希望能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减轻甚至于摆脱内心的孤独和痛苦,结果却适得其反。于是,对“一切的一切实在他妈的厌倦透了”的他真想逃离这个世界,到一个“人家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人家”的地方,“装作一个又聋又哑的人”,这样就“可以不必跟任何人讲任何混帐废话了”。然而,霍尔顿最终并没有能够进入这个理想世界,相反却去了精神病院。因此,他没有也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叛逆者,这是他的悲剧性所在。本文旨在通过作品的具体描写霍尔顿悲剧的成因,并藉以展现作品的内涵。 形成霍尔顿悲剧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罪魁祸首则是战后庸俗、虚伪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 众所周知,由于在世界大战中发了大笔横财,战后的美国物质生产飞速发展,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实利主义风气到处蔓延,人们在崇尚金钱、贪图享乐、唯利是图,变得越来越庸俗、自私、势利的同时,精神生活也越来越贫乏、空虚。对物质的无止尽的追求取代了人们一切的精神活动,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爱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而真正的思想交流与情感沟通则比登天还难,因为人们对此没有丝毫兴趣。被父母寄予很大希望的霍尔顿接二连三地遭学校开除,但他的父母从未细探其原委,更没有给予正确的教育与指导。一句话,他们从来没有真正进入霍尔顿的内心世界,去理解他的困惑与烦恼,他们只会因“被开除”这个结果“气得流泪”,甚至“要他的命”。希望与父母沟通、渴望得到亲人的理解尚且困难,霍尔顿与其他人建立交流的幻想更不可能成为现实。请看霍尔顿在纽约游荡的短短几十小时,他坐地铁、乘出租,马不停蹄地出入各种场合,其目的就是想实现与他人的交流,但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换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失败的结果,于是,他认识到:在现实社会中,真正理智的交流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对什么都不注意”,“别人从来不相信你”,“你说话时他根本不听”。对于渴望交流与理解的霍尔顿来说,这样的现实无疑会带给他更大的精神打击。 真正的交流与沟通之所以如此困难,在霍尔顿看来主要是因为虚伪充斥着社会的每个角落,拜物主义占据了每个人的心灵。他直觉地意识到虚伪的无处不在,“假模假式”这个词经常出现在他的语言里,他本能地反对“假模假式”的一切,鄙视这个受物欲控制的世界。因为膨胀的物欲会压抑人的本性,促使人不择手段地追求物质财富,最终将人变成物的附庸,而人一旦成为物的附庸,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就无从谈起。霍尔顿看透了这一切,因此,他拒绝社会为他安排的一切,他想寻找一种更真实、更富有人性的生活,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诸如汽车、子这些“物”为中心的生活。然而,战后的美国是一个物欲横流、虚伪冷酷的世界。霍尔顿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要始终守住自己的美好理想,就难免会碰得头破血流。现实迫使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讲,霍尔顿的不幸是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造成的。他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 错误的教育导向是造成霍尔顿悲剧的又一因素。 霍尔顿就读的潘西学校在“教育界声望挺高的”,它理应为学生健康地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但事实并非如此。社会上流行的种种不良风气在这里也很盛行。因此,霍尔顿的四周“全都是伪君子”。读书、求学问也只是为了“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辆混帐的凯迪拉克”,学生们“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很显然,这样的学校不是霍尔顿的理想所在,他瞧不起那些伪君子式的师长,也厌恶那些同流合污的同学,他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当然,这里也不可能有真正认识并理解他的叛逆性格的人,他的室友———斯特拉德莱塔对他的训斥:“要你干的事他妈的没一样是好好照着干的”就说明了这一点。 我国有句古话: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每个人成长道路上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那么霍尔顿从他的老师那得到的是怎样的教育?这可以从安东里尼身上窥见一斑。安东里尼是霍尔顿在纽约寻求交流的尝试一个接一个地失败后出现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曾是霍尔顿的老师,而且是“这辈子有过的最好老师”。因为,他曾用自己勇敢正义的行为赢得过霍尔顿的尊敬。因此,霍尔顿在遭受一连串失败的打击之后,满怀希望地来到安东里尼的,幻想能从他身上寻找到理解与安慰,但这位在学生心目中留有美好印象的老师此时却这样告诫他的学生:“一个不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安东里尼也明确地意识到霍尔顿“将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为了某种微不足道的事业英勇死去”。很显然,在他的心目中,霍尔顿是“不成熟”的,而他自己才是“成熟”男人的象征:浑浑噩噩,无所追求。安东里尼的人生观、价值观是由他所处的现实社会孕育出来的,符合客观现实需要,顺应时代潮流,他对霍尔顿的这番忠告,从成人世界的立场看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却不能解除少年霍尔顿心中的困惑。他之所以孤独、痛苦,就是不愿象多数人那样“卑贱”地活着,而他最最尊敬最值得信赖的老师竟又这样教育他,他感到非常地困惑,非常地失望,尤其是当他在睡梦中惊醒,发现这位师长有可能是同性恋者时,他立即寻找借口逃也似的离开了安东里尼的家,偶像在顷刻间轰然倒塌后,他所有的希望也全都破灭,这个世界带给他的只有彻底的绝望。 软弱、胆小的个性特征也导致了霍尔顿的悲剧命运。 霍尔顿是个懦弱、胆小的人,这一点他自己也承认。他常说他胆子小。正因如此,在平时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他总是克制自己,害怕与别人发生争执。即使是他的室友———极端自私自利、寡廉鲜耻的斯特拉德莱塔公然与他的女友约会,并且让他代写作业,他虽然痛苦万分,“简直希望自己已经死了”,但却没有胆量与勇气惩罚对方。每当他遇到不如意事的时候,他都会想到死。“我简直不想活了”,“我真想自杀———从窗口跳出去”,但这些都是想象而已,他没有勇气选择这条道路以表示自己对现存一切的反抗。软弱无能的他注定成不了真正的叛逆者,当他在遭遇到一系列挫折与打击,发现自己理想中的世界并不存在后,他放弃了幻想,不再与“假模假式”的社会进行抗争,而是与之相妥协,甚至于自己也变得“假模假式”起来,因为他意识到“你要是想在这世界上活下去”,就得撒谎、说假话。由此可见,为了不被这个病态的社会所吞噬,有理想但没有力量反抗社会,更没有力量改造社会的霍尔顿只能作出这样的选择,尽管这种选择很无奈、很痛苦。否则,他将会在精神病院终其一生。塞林格用这种办法暂时解救了他书中的主人公,表明了他同主人公一样的人生选择,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他与主人公同样的个性特征:当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发生冲突时,缺乏抗争的勇气,走与现实相妥协的道路。 综上所述,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许多艺术形象一样,霍尔顿既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幸的受害者,同时也是这个社会的叛逆者。尽管他的叛逆不彻底,并且他身上还存在着诸多缺点。他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的反英雄形象之一,他的出现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以至引起激烈的争论。围绕着他,人们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有人高度颂扬他,认为通过他的心路历程,可以进一步认识美国社会,了解美国青少年;也有人严厉批评他,指责他行为玩世不恭、语言下流粗俗。但经过岁月的检验,随着《麦田里的守望者》在文学史上“经典”地位的确立,霍尔顿这一形象的艺术价值也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肯定。他将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