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怕的妈妈:怎样对两岁多的宝宝进行安全教育? 这是昊文昨天的日记中的一段,因为这件事让妈妈感到后怕,所以在此和大家讨论一下这个很重要的幼儿安全教育问题,请大家交流一下方法和经验:
20:00 爸爸这几天也没有休息好,直打哈欠呀,就让宝宝早早地喝了牛奶,准备睡觉啦,宝宝坐在床上和妈妈聊天呢,这一聊不打紧,可把妈妈吓坏啦,因为对面墙上的图画上有个宝宝在哭,宝宝说是要妈妈,还告诉妈妈:“昊文也有哭了,也要妈妈。妈妈不在家,爸爸不在家,爷爷也不在家。”好委屈地扁着小嘴哦,妈妈就问那昊文怎么办呢?昊文回答说:“宝宝搬了个凳子看爷爷回家。”妈妈没明白哦,就问搬了个凳子在哪里?宝宝说:“在爷爷房间里,爬到凳子上去看爷爷。”妈妈一下子晕了,赶紧问是不是把凳子搬到窗户边了,爬到凳子上去看爷爷是不是在楼下看象棋了?宝宝说:“是呀。”妈妈吓得哭了起来,紧紧地抱着宝宝,要宝宝下次再也不许爬到靠近窗户边的凳子上去了哦,宝宝见妈妈哭了,赶紧答应了,还说:“那个窗户好紧啦,宝宝打不开,就站在凳子上叫爷爷,然后爷爷回来了。”妈妈前两天去田田弟弟家玩时张奶奶有说过有一次看到爷爷在楼下看象棋,就问昊文在哪里,爷爷说昊文在家里睡觉,奶奶顺便问爸爸妈妈在不在家,爷爷说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当时张奶奶就说了爷爷的哦,怎么可以把两岁多一点的小宝宝独自放在家里,还是七层楼上?当时妈妈听了就不高兴,但没想到是这么惊险的,看来必须赶紧把防护窗做了,还要加强对昊文的安全教育,好在昊文聪明,虽说很小,已经能做到了,上次和妈妈在一起,妈妈扭了脚,在妈妈的要求下有去附近的张阿姨家找人帮忙,回来告诉妈妈说阿姨在厨房里切菜,没有叫了阿姨,叫来了伯伯。
妈妈把昊文抱在怀里,反复强调宝宝不能爬到靠近窗户边的凳子上去,如果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时,睡醒了爷爷也不在家的话,要自己下床去尿尿,尿过后要回到床上躺着,不能乱跑,更不许出门,要乖乖地等着爷爷回家,千万不能爬到窗户边去往下看。妈妈还告诉昊文如果宝宝和爷爷在家,爷爷不舒服的话,不要慌张,可以出门到三楼的李爷爷家去找人帮忙,因为李爷爷家总有人在的,要说清楚,不能走远,要赶紧回家。妈妈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宝宝能不能记住,能不能做到,越想越害怕,止不住地哭了,宝宝不停地安慰妈妈:“宝宝记住啦,要乖乖地在家里,坐在床上等爷爷,妈妈不哭啦,宝宝在这里。”可是妈妈还是好害怕呀,爷爷怎么可以这么没有责任心呢?爸爸妈妈都不在家,看到宝宝睡着了就跑到楼下去看人下棋?妈妈真不明白爷爷怎么会有那么大的瘾?
因为这段插曲,宝宝一夜都没睡好,宝宝最怕妈妈哭的哦,在睡梦中不时惊醒,哭着要抱妈妈。
昊文真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孩子,很懂道理,对这样的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应该会相对容易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们需要一个界限,这个界限给他们展示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界限可以给孩子们以分寸感和安全感。你要对孩子说:“在限度内你是受保护的,限度里面才是你熟悉的家。”但是我们该怎样告诉孩子,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呢?
父母对给孩子确定界限是没有什么异议的,但是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规定界限却是一个难题。我们在这里通常混淆了两个非常不同的过程。
· 确定界限
一方面我们要建立规矩、禁令、法则,甚至是特例,它们可以告诉孩子什么是可行的,什么是不可行的。
· 确认界限
确认界限就是让孩子们能够遵守界限,不去挑衅已经划定的界限。
可惜的是,很多父母并不懂得区分“确定界限”和“确认界限”,把这两个当成了一回事。以为规矩无非就得牢牢记住,错了就要挨罚。在德国南部一些地区,直到十八世纪还有这样的传统:农民会把将来土地的继承者带到界碑处,在那儿他会解释清楚,从这个边界,开始就是邻居的土地,并且他得给儿子一记清脆的耳光:“这样你就可以记住了!!”
今天依然有很多父母在确定界限的时候,只想到用一种方法来解决。如果孩子做了什么不合适的事儿,他会立刻想到用惩罚或警戒来教训孩子,而没有想到,孩子是否已经理解了:规矩到底是什么?
教会游戏规则是一码事,违规了采取措施则是另一码事。
我们首先讲一下人们如何确定规矩,并且让孩子理解它们。在与婴儿相处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父母都知道,当婴儿理解规则时,他会有多么大的乐趣。比如说,当人们藏在一个坐垫后面,学着鸟叫,那么孩子就会很快理解,这个小游戏是在做什么:他也会模仿着藏起来,或者是一边咿咿呀呀地学着喊,一边找到你。
每一天婴儿都可以了解到一些新的观念,并且会很有成就感。这样他就可以更加了解规则,了解生活是如何依照法则和规律组织起来的:当妈妈解开上衣扣的时候,就会有好喝的东西。孩子们很快就会理解这一点,只要妈妈解开第一个纽扣,他就开始吧嗒嘴了。当屋里的窗帘被拉上时,就表示宝宝要睡觉了,宝宝这时会预防性地哭闹一下,因为父母通常会在他们睡觉前表达格外的呵护。
等孩子们可以在屋子里来回跑了,事情一下子就变了。这时我们忽略了,当孩子们理解了游戏规则,并且因为遵守规则而得到表扬时,会有多高兴。有的父母没有充分利用孩子学习的乐趣,借此让他们了解生活中的限制,而是直接用警告和惩罚的方式。通常我们对孩子说:“你不可以做这个,你不可以做那个。”但是这样的解释只要没有警告配合,就等于白说。只有我们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有成就感时,我们才可以达到目的,让孩子们接受规则。
比如,一个1岁半的小孩儿想要从桌子上够一个装着果汁的玻璃杯,但是无论他怎么伸长胳膊都够不到它。他很有可能不小心把杯子打翻,这时你会怎么做呢?
1、把孩子从桌旁拽开,并且打小手一下。
2、把孩子从桌子旁拽开,并给他一个玩具来分散注意力。
3、把玻璃杯放到桌子中央,这样就不存在玻璃杯被弄碎的危险。
4、把杯子递给孩子,并且让孩子喝玻璃杯中的饮料。
5、把玻璃杯挪到桌边,这样孩子自己可以轻松地拿到杯子。
我赞同第五个方案,因为:
通过这种方式,我可以向他讲清楚一个规矩:不可以爬桌子。通过这种平和的双赢的方式,我告诉孩子这个游戏规则。我也可以用语言强调:“不要往桌子上爬!”
另外,我给他提供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孩子因此会有成就感,性格也会向随和发展。我可以借此表扬一下他:“你能自己够到杯子了!”
第5个方法可以使双方都心平气和,而其它提到的几种做法都会或多或少地导致挫折感,有挫折感的孩子是非常难缠的。
我们没有必要对每一个规则、每一个准与不准,都那么兴师动众。很多事情都应当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这样才会减少孩子的逆反和不合作。
当然我们要不断重复强调这些规则,哪怕是最细微的老调常弹,因为对孩子来说,这些规则并不是习以为常的:“嚼东西的时候把嘴闭上!”“在我们家里谁也不许打人,谁也不许故意让别人疼!”“如果我们从别人那儿得到什么,要说请和谢谢!”“面条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像玩泥鳅一样玩儿的。”“彩笔只可以在纸上画,不可以画到门上或墙上!”对于与安全有关的事物,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时间来强调,比如说插座、缝衣针、人行道的边缘和盛有不明液体的瓶子。
我再强调一遍,因为这至关重要:请你永远不要忘记,当孩子能够理解游戏规则、理解规律时,他会感到快乐,哪怕是限制他的规则。所以我们要把营造积极的气氛作为前提,来教会孩子界限和规矩。并且我们也需要夸奖作为手段,使孩子们在遵守这些界限时更配合。
如果我们能坚持用这种方式对待孩子,那么孩子即便在我们压力很大而情绪不好的时候,也会有更强的承受能力。
但是如果孩子们不愿意配合的话,我们该怎么办呢?比如一个1岁半的小孩儿因为大人不让他爬桌子而哭闹,怎么办?
这里有几个简单的原则:
千万不要让孩子认为,他可以通过哭闹和任性得到许可和让步。你要平静地对待他的哭闹,因为平静会让孩子觉得无聊,从而有可能放弃他的任性。
无论如何要在潜意识中记住这一点,孩子们会把大人的注意力看得非常重要,哪怕是呵斥和发怒,都会让他们有受关注的喜悦。
打骂毫无意义。但是有时又不得不采取身体的强制:孩子如果想在大街上乱跑,我们就必须使劲儿地抓住他的胳膊,孩子要是想爬到窗台上,我们必须把他抱下来,或者把他领到另外一个房间。孩子如果不听取任何劝告爬桌子的话,我们必须把他拽下来。
只会爬但还不会走的小孩儿有时跟大人作对,但他们的情况有些不同,因为大人的任何解释对于这么大的孩子来说等于白废。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守候在静处,直到孩子放弃自己的历险。
以上所有提到的办法都要持之以恒。不就是不,特例也必须仅仅是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