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学生每月的零用钱怎么花?请
吃美味穿名牌用高档 学生族高消费现象令人忧
每逢周末,或三五成群泡“迪吧”,或者是相约上游戏厅,“废寝忘食”与网友聊天,或者逛街购物上餐馆……吃的美味、穿的名牌、用的高档,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汕头学生族群体中,“高消费”现象随处可见。
情调餐馆潇洒买单
本月19日恰逢周末,在市区一家餐厅,记者看到,3名十五六岁的初中学生相约前来消费,并潇洒地点了一大堆菜,结账时就花了近百元。欢宴之后,其中一人提议,再约多几人一起上“迪吧”欢乐欢乐,得到响应后呼拥着离去。
在市区商业街,每到周末或放学后,这里的烧烤摊就热闹非凡。三五成群身着校服的学生族,结伴而来,开怀畅饮的豪爽劲儿...全部
吃美味穿名牌用高档 学生族高消费现象令人忧
每逢周末,或三五成群泡“迪吧”,或者是相约上游戏厅,“废寝忘食”与网友聊天,或者逛街购物上餐馆……吃的美味、穿的名牌、用的高档,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汕头学生族群体中,“高消费”现象随处可见。
情调餐馆潇洒买单
本月19日恰逢周末,在市区一家餐厅,记者看到,3名十五六岁的初中学生相约前来消费,并潇洒地点了一大堆菜,结账时就花了近百元。欢宴之后,其中一人提议,再约多几人一起上“迪吧”欢乐欢乐,得到响应后呼拥着离去。
在市区商业街,每到周末或放学后,这里的烧烤摊就热闹非凡。三五成群身着校服的学生族,结伴而来,开怀畅饮的豪爽劲儿一点儿也不亚于大人,碰杯声此起彼伏,桌子上下酒瓶“林立”。面对记者,一个已有醉意的男生,豪放地举着手中的啤酒说:“喝,再来一瓶!”另一男生则给同桌3名男生和2名女生,人手发了一支烟,一齐吞云吐雾,并不时斟酒豪饮。
某校的一名中学生告诉记者,她自己有一银行卡,每次刷完了就让妈妈往卡里再充值,不花白不花。记者近日暗访了市区个别学校,发现在饶平路、东平街等多处毗邻学校的巷道里,服装、餐厅和烧烤店真的是鳞次栉比,中小学生出入频繁,其中,一些有情调的西餐厅,更是人满为患。
一位经营者告诉记者,现在不只大人会享受,孩子们更讲究情调了,学生成为这些商家最大的消费群。
一身“行头”价值千元
某校初三级的小杨得意地向记者透露,别小看他穿的是校服,但身上的“行头”算下来,少说也得上千元。
看:这双匡威的“波鞋”就得300多元,这双“彪马”袜子是20多元,这只手表是老爸给买的,500多元,还有书包里原庄日、韩进口的文具用品,粗算也得400多元,更别说随身带的900多元的电子记事簿了。
初二级的小吴告诉记者,在她们班里,同学们经常谈论的是哪里的进口文具品种多样、服装新颖时尚、美食可口独特,或比谁家的汽车更气派、家里更有钱。有的同学家里比较穷,难免有抬不起头的感觉。
据说,她的一位同学就因为被同学取笑穷,结果回家偷了父母50元来校请客,被发现后挨了一顿打。
记者发现,在高档次的文具用品店,孩子们的出手都很“阔绰”:200多元的书包拎起就买,50多元的笔记本、10多元的进品水笔……只要是“牌子货”,都很受欢迎。
很多学生对形形色色衣饰品牌的了解,也远超过他们的家长:耐克、阿迪达斯、锐步、班尼路、U2……
网络消费成“时尚”
与此同时,新兴的网络消费也悄然在学生族中流行,上网购物、上网消费成为学生消费的新时尚。
高二级的小洁在网上养了一只QQ宠物,每月为心爱的宠物QQ添置新衣、购买食品、问医求药等等费用,一般都得花30元。小洁说,在同学中,她的QQ宠物花费还不算多,有的同学养的是一对QQ宠物,还要让它们“结婚———生育”,有的还要买“钻石”什么。
同年级的小志说,他更喜欢上网购物,因为网上的东西多数是“名牌”,而且,通过网上购买的东西,一般都是由父母预存的银行卡来消费,就算是多花几百元,家长一般也没发觉。
记者调查了部分中学生发现,有的学生每月零花钱要150元至180元,有的甚至超过了200元。
这样的消费,已经接近于汕头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了。而来自互联网上的一份《对学生零用钱的调查》也表明,学生一般都有零用钱,其中,71%的学生每月都能得到父母给的零用钱;47。6%的学生每月零用钱在50元以下,31%的学生零用钱在50~100元之间,19%的学生零用钱在100~200元之间,9。
5%的学生零用钱在200元以上。如果一个家庭的平均月收入是2500元,59。5%的学生每月零用钱50~200元不等,这笔开支不算小。
看法
对于学生族中盛行的高消费,多数家长忧心忡忡,认为孩子们随意花钱,容易助长他们奢侈、浪费、目空一切的不良品性。
但也有家长认为,自己努力拼搏,为的就是让孩子过上好生活,每月花上百几十元,也算不上奢侈。
正方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勤俭节约
蔡先生(机关干部):看到现在的孩子花钱大手大脚,我就感到痛心。
想当年我们下乡,每餐只有2个馒头加3两米饭,肉丝都很少见,常常饿得难受。但就这样,为了节省一点粮票寄回家,还老是偷偷地把3两米饭减剩2两。现在想起来,那段吃苦的经历,养成了我对工作任劳任怨的态度和俭朴的生活习惯。
我不认同有人曾经提出的“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观点,实际上,对于像汕头多数的城市孩子来说,受点“苦”,不是说要让他们饿肚子,而是家长要让他们懂得,生活并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随心所欲”,必须通过辛苦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千万不能丢掉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赵先生(个体经营者):我自己是上世纪60年代的金中生,奋斗了二三十年,如今把唯一的孩子输送到国外留学。孩子在国外5年了,今年回来,我觉得最可贵的就是他学会了勤俭节约。像为了节省每次25欧元(相当于250元人民币)的理发费,他无师自通,学会了理发。
反而回到汕头后,他看到不少孩子,穿名牌玩潇洒,觉得不习惯。我觉得,汕头许多孩子都被家长“误导”了,自小就泡在蜜罐里,这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
庄先生(企业家):我给女儿的零花钱很少,她一人在外面求学不得不自己打工,现在她每天早上4时多就得起床,赶约1个小时的路,到一家面包店做面包卖面包,天天如是,风雨无阻。
我觉得,生活好了更应该让孩子自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千万不能掉了咱中国人的优良传统作风,否则,今后我们的孩子是很难跟人家一同竞争。
反方家长:消费高些无伤大雅
林女士(私营企业主太太):我和老公经常外出忙生意,我每次出差前,基本上都会留给女儿一张充有1000元的广发卡,以方便女儿购买文具、生活用品什么的。
一般情况下,我基本是没留意过她怎么花的。有时候,听她讲约请几个同学一起出去吃肯德基或西餐,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好。同学间还是要有所联系,这样可以培养较深的感情。我觉得不用一味否定孩子的消费行为,要看各家各户的经济。
在现在这个时代,穿好点吃好点也是很平常的事,关键是孩子要把书念好,把成绩搞上去。
专家观点:培养孩子健康的消费观念
许先生(某小学校长):当前,部分学生的确存在消费“玩阔”的现象,但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这种消费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现在的中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他们是“小皇帝”、“小公主”,一些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也是产生这种消费误区的直接原因。
培养学生健康的消费观,不仅需要学校的教育,更需要家长的关注,家长应谨慎地“往孩子口袋里放钱”。
郑先生(某中学校长):我认为,自小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有的家长总认为衣食不愁,甚至家财几代人都吃不完,不用刻意让孩子吃苦,这种教育观点是缺乏远见。当然,一味说教式的提倡勤俭节约,也是不可取的,在现代经济社会,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消费观念。
我的一位朋友,从孩子小学4年级起,就按月给他定额的零花钱,并要求他将每一笔花费都一一记在账簿上,然后帮助孩子分析那些钱是应该也可以花的,那些钱花得浪费了。这样的教育方式,值得提倡。
来源:新华网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