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尚
是怎样辅佐姬发进行灭商战争的?
武王姬发继位之后,仍以吕尚为太师,以其弟周公姬旦任吕尚的副手,继续为 完成姬昌的未竟事业而积极进行准备。为了测试各方国对灭商战争的态度和检查 军队完成战争准备的程度,姬发继位的第二年,举行了一次灭商战争的实兵演习, 历史上称之为“观兵盟津(河南孟津东北)”。 吕尚以总指挥的身份主持了这次演 习。据说当时“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说法可能有所夸大,但这次“观兵”证 明周的政治威望和军事实力都已相当强大,则当为事实。当时诸侯们都说“纣可伐 矣”,但据《六韬》所记吕尚认为时机还不成熟,他对姬发说:“天道无殃,不可先倡 (先发动战争);人道无灾,不可先谋。 必见天殃,又见人灾,乃可以谋。”...全部
武王姬发继位之后,仍以吕尚为太师,以其弟周公姬旦任吕尚的副手,继续为 完成姬昌的未竟事业而积极进行准备。为了测试各方国对灭商战争的态度和检查 军队完成战争准备的程度,姬发继位的第二年,举行了一次灭商战争的实兵演习, 历史上称之为“观兵盟津(河南孟津东北)”。
吕尚以总指挥的身份主持了这次演 习。据说当时“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说法可能有所夸大,但这次“观兵”证 明周的政治威望和军事实力都已相当强大,则当为事实。当时诸侯们都说“纣可伐 矣”,但据《六韬》所记吕尚认为时机还不成熟,他对姬发说:“天道无殃,不可先倡 (先发动战争);人道无灾,不可先谋。
必见天殃,又见人灾,乃可以谋。”就是说必 须在商王朝内部矛盾激化时才能发动决战进攻。姬发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对 诸侯们说“汝未知天命,未可也”,在完成“观兵”任务后撤军。
由于连年用兵东夷,商王朝的军事潜力和军队实力都因不断损耗而大为下降。
不久,商内部又发生了空前的大分裂:王子比干被杀,箕子被囚,纣王庶兄微子等叛 商投周,整个商统治集团分崩离析,陷于混乱。姬发、吕尚等认为时机已经成熟,遂 决定发动灭商的决战进攻。按照当时的传统制度,出兵之前要进行占卜,但占卜的 结果,是“龟兆不吉”,而且“风雨暴至”。
深信“天命”、并一向奉为军事行动依据的 贵族公卿们,尽皆恐惧,姬发也犹豫不决。惟有吕尚,坚持仍按原计划发兵,他“强 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在他即位的第四年(约为公元前1027年)率战车三百 辆,车兵甲士三千,徒卒四万五千,并联合庸、蜀、羌、#、微、卢、彭、濮等各方国的军 队,在盟津会合后,向商都朝歌开进。
二月二十一日渡过黄河,经怀(河南武陟西 南)、宁(河南获嘉)于二十七日(甲子日)黎明到达距朝歌七十里的牧野(河南淇县 西南),与前来迎战的商军相遇。姬发和吕尚等向商民进行宣传,告诉他们周军的 主要打击目标是纣王,主要目的是安定民众,不是要与百姓为敌,安抚大家不要惊 慌害怕。
当日凌晨临战前,姬发又向全军发布动员令,历数了纣王的罪行,宣告自 己是“行天之罚”,利用民众的感情和迷信,首先发起了“夺人之心”的政治攻势,以 鼓舞、团结自己,分化瓦解敌人。
纣王在周军渡河后向朝歌进发时,才筹划应敌对策。
因临时召集军队已来不 及,为弥补兵力的不足,以商都附近的贵族军队为骨干,将大批奴隶武装起来,仓促 地编入军队,组成总兵力约十七万人的部队,由纣王亲自统率,开赴牧野迎战周军。
商周两军相对列阵后,周军以三百辆战车及三千甲士集中组成战车方队,由吕 尚亲自率领,担任前锋突击任务。
当时商军人数虽然超过周军,但主要以奴隶徒卒 组成的方阵,缺乏对付周军以战车集团冲击、实施正面突破的有效手段;更重要的 是“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在这种具体情况和心理状态下,吕尚
率领的战车方队一开始冲击,就出现了“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的局面。
姬 发乘势指挥联军主力投入战斗,“纣兵皆崩、畔(叛)纣”,于是一场决定两个王朝命 运的大战,一个上午就结束了,纣王逃回鹿台自焚而死。周军占领朝歌后,分兵四 出,继续征服附近的商属各小方国,基本上控制了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地区。
《史 记》作者司马迁认为,灭商战争的胜利,大多来自吕尚的谋略,所以他说:“迁九鼎, 修周政与天下更始,师尚父谋居多。”。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