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爱问首页 爱问商城

关于三岁孩子喂养的几点疑问?

关于三岁孩子喂养的几点疑问! 一,有医生说补葡萄糖酸钙锌效果不是很好,哪种最适合34个月的宝宝呢? 二,现在小孩上幼儿园反复生病,睡觉盖得很薄都会出汗,而且翻来覆去睡得不安稳。 三,她的大便成型,但前面有2-3公分有点干。有时大便里可见没有消化的食物,有没有必要选用一些益生菌呢? 四,小孩老感冒,怎样做让她的抵抗力提高呢?听说牛初乳比较好,到底有没有作用呢?

1个回答

    一、我家宝宝吃的是钙迪新+鱼肝油(伊可新),挺好的。 父母认为,孩子应该在出生之后半个月到一个月再开始补钙。其实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因为胎儿出生之后脐带被剪断,母体与胎儿之间的营养通道也就此中断了,可小儿的生长发育仍在继续,因而每天都缺少不了对钙的需求,所以正确的做法应是在出生后第三天就开始补钙,一直要补到小儿能够吃与成人一样的普通食物为止。
全部

    一、我家宝宝吃的是钙迪新+鱼肝油(伊可新),挺好的。 父母认为,孩子应该在出生之后半个月到一个月再开始补钙。其实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因为胎儿出生之后脐带被剪断,母体与胎儿之间的营养通道也就此中断了,可小儿的生长发育仍在继续,因而每天都缺少不了对钙的需求,所以正确的做法应是在出生后第三天就开始补钙,一直要补到小儿能够吃与成人一样的普通食物为止。
    我们知道,婴儿的营养主要来自乳类,而母乳是最理想的婴儿食品。每100毫升母乳中含钙34毫克,含磷15毫克,两者之比为2。4:1,这种比例最适合婴儿肠壁对钙的吸收。所以母乳喂养的婴儿较少发生缺钙或者佝偻病。
  相反,每100毫升牛乳中含钙120毫克,含磷93毫克,从钙磷的绝对值来看,牛乳中的钙磷量确实比母乳为多,但是牛乳中的钙磷比例为1。  2:1,这种比例是不符合婴儿的生理需求的,也不利于肠壁对钙的吸收。
  临床观察也证实,牛乳喂养的婴儿容易发生缺钙或者佝偻病。有时候虽然一些家长给小儿吃了不少的钙剂,但是小儿缺钙的表现还是很明显,究其原因就是家长没有正确地掌握补钙的方法。 那么,给小儿补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1、钙剂不可与植物性的食物同吃——植物性的食物比如蔬菜中多数含有草酸盐、磷酸盐等盐类,它们可以和钙相结合生成多聚体而沉定,从而妨碍钙剂的吸收,所以豆腐和豆制品不宜与蔬菜一起烹制。
    2、钙剂不可与油脂类食物同吃——油脂分解之后生成的脂肪酸与钙结合形成奶块,这不容易被肠道吸收,最终随大便排出体外。3、补钙时间应适当掌握——由于奶制品当中的脂肪酸影响钙剂的吸收,因此补钙最好安排在两次喂奶之间。
  4、补钙应注意的适当剂量——通常2岁以下的小儿每天需要400—600毫克,3—12岁每天需800—1000毫克。  按照正常的饮食,儿童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钙剂只有需要量的三分之二,所以每天必须再额外补钙,以填补欠缺的三分之一的钙剂。
  此外,人体内有一系列调节机制可以控制钙剂的摄入量,如果体内钙剂充足,肠道吸收钙剂就会少一些,反之就会多一些,多余的钙也会随大小便排出体外。所以钙剂口服过多也不会发生中毒,家长可以放心地让小儿服用。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钙剂的吸收必须有维生素D的参与,如果体内缺乏维生素D,肠道吸收钙剂的活动就会大打折扣了。如果钙吸收良好,磷的吸收也就同时增加了,并在生长的骨骼部位形成钙磷的沉积,使新骨不断生长壮大。
  临床上使用最普遍的维生素D制剂就是鱼肝油,如果在补钙的同时不补充鱼肝油的话,平时小儿又不晒太阳,就会发生维生素D缺乏症而导致佝偻病。  维生素D的预防剂量为每天400个国际单位,不可过量,否则会引起中毒。
  另外,学龄儿童也同样需要补充钙剂,但不是服药,而是通过一日三餐的食物补给。食物当中钙的来源很多,例如乳类、乳制品、藕粉、绿叶蔬菜、根茎类的植物、黄豆等等,尤其是豆腐和豆浆,经常食用,钙剂就不会缺乏了 ! 二、出汗是一种生理现象,是机体通过排出汗液来散发热量,从而维持正常体温的过程。
    出汗过多称为多汗,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绝大多数婴幼儿为生理性多汗。这是因为婴幼儿皮肤含水分量大,微血管丰富,因此通过皮肤蒸发的水分也相对的较多,加上婴幼儿活泼好动,出汗自然多于成人。
  此外穿衣过多、盖被过厚、室温过高低温因素也造成幼儿多汗,通常小儿刚入睡时出汗多是由于积存体内多余的能量需要释放造成的,也是生理性多汗。  不必担心! 宝宝睡眠出汗或稍一活动就出汗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小儿新陈代谢旺盛,且活泼好动因此出汗比成人多。
  人体中微量元素都能通过汗液排泄,锌是其中之一。因此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锌的需求量比较大,大量出汗会使锌丢失过多,所以多汗宝宝应适当补锌。 睡前别太累 很多头疼于孩子睡觉问题的家长会放手让宝宝去玩,认为宝宝玩累了就自然能睡着。
    殊不知这种哄宝宝睡觉的方法很不利于宝宝健康。因为睡前太过兴奋,宝宝虽然生理上进入了睡眠状态,可精神活动还在继续,睡得并不踏实,从而影响宝宝的身体发育。 因此特别提醒家长,宝宝偶尔玩累后就睡觉没关系,但长时间如此就弊大于利。
  父母还是应该让宝宝养成良好睡前习惯:睡前可以玩一些看书、听故事等安静的游戏,或者放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  睡前1小时开窗通风,在进入卧室前关上,新鲜的空气也有利于宝宝安睡一整夜。
   三、宝宝便秘了,可以在牛奶中加些奶糕。奶糕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肠道中部分发酵,可刺激肠蠕动,有助于通便。还可以加辅食,将菠菜、卷心菜、青菜等切碎,放入米粥中同煮,做成菜粥给宝宝喝,蔬菜中大量的纤维素可以促进肠蠕动,达到通便。
    辅食中有B族维生素,可促进肠子肌肉张力的恢复,对通便有帮助。 偏方:香蕉用微波炉打1分钟后食用。 用薏米煮水给宝宝喝的,可以直接喝,也可以用来冲牛奶,你试试。 便秘的常见原因为: 〈1)食物成分不当,或进食过少。
  如用牛乳喂养,牛乳冲得太浓,或糖分过少,因为牛奶中蛋白质较多,大便已很干燥,如果牛奶浓了,蛋白质更多,如果缺乏适当的糖分,大便干结就不易排出。  如果再吃钙粉,则形成钙化酪蛋白,使大便更干,日复一日,就会引起便秘。
  大便干结后,食欲减退,进食量少,每天形成的粪质也少。粪质在大肠中停留的时间越久,水分被吸收的时间越长,大使也越干,越不容易排出。大年龄儿童如果只喜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而不吃或少吃蔬菜等含有纤维素较多的食物,也容易引起便秘。
     〈2〉缺乏定时排便的习惯。肠蠕动受神经机制支配,如每日定时排便形成习惯,到时候就想排便,这样粪质在结肠内停留不会太久,大便也不会太干,就容易排出。有时因为大便干,排便时引起肛裂,排便时引起疼痛,越怕痛越不肯排,隔得时间越久便秘也就越顽固。
  也有经常用开塞露等通便,形成习惯,不刺激便不肯排便。  知道了原因,便可想办法解决了。 〈3)肠功能失常。有的儿童由于营养不良,或患佝偻病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致使肠壁及腹壁肌肉松弛,大便不易排出,个别儿童因先天性巨结肠症等先天缺陷,致使经常便秘。
   四、牛初乳是母牛产犊后3天内的乳汁。牛初乳蛋白质含量较高,而脂肪和糖含量较低。  牛初乳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含有大量的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建议肌肉婴儿最好不吃初乳奶粉 提高免疫力:在注意饮食的同时应该加强户外活动,积极预防感冒。
   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且容易消化和吸收。它们已是许多宝宝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部分蔬菜、水果中所含有抗氧化物,可以帮助宝宝提高免疫力,使宝宝不易生病,更受到年轻父母们的青睐。
    但家庭自制果汁、菜泥不但耗时、麻烦,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容易损失部分营养素(如维生素C等)。 蔬菜、水果中的抗氧化物主要有下面三种: (1)B-胡萝卜素,许多年轻的父母都已了解胡萝卜的好处,因为胡萝卜当中含丰富的B-胡萝卜素。
  B-胡萝卜素可以帮助提高宝宝的免疫力,使宝宝远离疾病。   (2)维生素C,水果是维生素C的最好来源,维生素C不仅是抗氧化物,而且可以帮助铁质的吸收,因而足量的水果是宝宝健康的保证。
   (3)番茄红素,番茄红素是近几年新发现的抗氧化物。它的主要来源是番茄、葡萄等食物。收起

2016-05-05 14:57:17
0 0
收起 提交
加载更多

相关推荐

三个月补葡萄糖酸钙用量多少啊一...

早产儿应提早在出生后2个星期开始补钙,足月儿则在满月后开...

11个月的宝宝喝三精葡萄糖酸钙...

不要喝了,你的宝宝各方面发育都很好,不用再喝了,如果担心...

更多相关问题

相关栏目

新生儿常抚触长大更自信乐观 新生儿全身的皮肤都有灵敏的触觉点。这些触觉点,正是小宝宝感知外界事物、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   宝宝出生后,医院一般会安排护士给宝宝抚触。“抚触”是一个专有名字,可刺激婴儿的淋巴系统,增强抵抗能力,改善消化,增强睡眠,减少哭泣。我把怎样给孩子做抚触的基本要领教给大家,妈妈带宝宝出院后,也能借抚触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准备阶段:   让宝宝躺在一块柔软的毛巾上,注视宝宝,边抚摸边和宝宝说话。抚触的时间最好安排在宝宝洗澡后、睡觉前或两次喂奶之间。   妈妈将适量的润肤油倒在手心里,双手揉搓均匀,开始下面的步骤:   1.头面部:舒缓脸部紧绷。从宝宝前额中心处,用双手拇指向上和往外推压,并在下颌处同样用双手拇指推压向耳前划出一个微笑状。   2.胸部:顺畅呼吸循环。双手放在宝宝两侧肋缘,右手向右斜上方滑向宝宝右肩。复原,左手以同样方法进行,新生儿需避开乳头。   3.腹部:帮助胃肠运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在脐痂未脱落前不要按摩这个区域。   4.上肢:增强灵活反应。将宝宝的双臂放在身体两侧,妈妈用一只手捏住宝宝一只胳膊,从上臂到手腕部轻轻挤捏。搓滚小手后用手指按摩手背,并用拇指从手掌心按摩至每一根手指,再换至另一侧上肢,重复同样的动作。   5.下肢:增强运动协调能力。按摩宝宝的大腿、膝部、小腿及脚部。然后用四指按摩脚背,并用拇指从脚后跟按摩足心至脚趾。   6.背部:舒缓背部肌肉。双手平放于宝宝背部的脊柱两侧,从颈部向下按摩至骶尾部。   现代医学证明,抚触还能提高迷走神经的紧张性,从而促进胃泌素和胰岛素等的分泌,增强宝宝吸收营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经常接受抚触的新生儿更有安全感,能帮助孩子在长大后拥有更自信和乐观的品格。

按摩 抚触 增强

加载中...

提问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 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