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说什么“缺陷美”,什么是“缺陷美
缺陷美,也叫残缺美。从美学角度看,缺陷也是一种美丽,断臂的维纳斯便是明证。缺陷美也可以说是期待的美,期待实现完形的美。在美学上,经常把缺陷当作一种美。有了缺陷才更真实一些,有了缺陷才能让人有所思有所悟,有了缺陷才能感觉到人类追求完美和进步的最深层的呼唤和力量,所以缺陷美在美学上的实质是:它能唤起人某种特殊的感受,能激发人其他联想,在与完美的对比中,缺陷使人感觉到追求进步、追求美的需要,从而具有了积极的意义。
由此而得出,缺陷美实际上是具有哲学上的意义的。有了缺陷,才不断去努力追求完美,努力完善自己,完善周围的环境,于是整个世界才有源源不断的进步的动力。正是唯物辩证法的不断解...全部
缺陷美,也叫残缺美。从美学角度看,缺陷也是一种美丽,断臂的维纳斯便是明证。缺陷美也可以说是期待的美,期待实现完形的美。在美学上,经常把缺陷当作一种美。有了缺陷才更真实一些,有了缺陷才能让人有所思有所悟,有了缺陷才能感觉到人类追求完美和进步的最深层的呼唤和力量,所以缺陷美在美学上的实质是:它能唤起人某种特殊的感受,能激发人其他联想,在与完美的对比中,缺陷使人感觉到追求进步、追求美的需要,从而具有了积极的意义。
由此而得出,缺陷美实际上是具有哲学上的意义的。有了缺陷,才不断去努力追求完美,努力完善自己,完善周围的环境,于是整个世界才有源源不断的进步的动力。正是唯物辩证法的不断解决矛盾,从而不断取得发展的道理。
完美是相对的,缺陷是绝对的,倘若某一时刻真的做到完美不变了,那么这件事物消亡的时刻也正是此刻了。
文学人物的残缺美
《三国演义》中,威震华夏的关云长因刚愎自用“大意失荆州”;精明干练的周公瑾竟气量狭窄以至在哀叹中英年早逝……这些千古流芳的风流才俊,每个人都带有些人格上的“残缺”,却丝毫不曾贬损他们各自的形象。
残缺,其实就是不完善,或称美中不足。当残缺存在于美的整体中、折射出美的内涵时,局部的缺陷恰好衬托出整体的熠熠闪光,由此构成的残缺之美,却可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
原因何在?残缺之所以为美,因其体现了真实和个性。
人或事物不可能尽善尽美,“白璧”与“微瑕”往往结伴而行,惟其残缺才能真实反映本来面目。关云长“走麦城”的败绩,正如他“过五关斩六将”的辉煌经历一样,惟有其人才能铸成如此缺憾。可见残缺之美最能反映人或事物的鲜明个性特征。
残缺之美如同愈嚼愈有味的橄榄,发人深思,倘若把现实想象得过于单纯而美好,稍遇挫折就易于一蹶不振。古诗说的好:“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病树”的美学意义,就在于向世人昭示了“千帆过”、“万木春”的光明前景:在不完善中追求完善,在失望中看到希望,在把握现实中创造未来,在对缺憾的超越中拥抱新的生活。
美与缺陷美的关系
自己得不到的美丽,其实也是已经在心目中留下了缺陷,被披上了一层淡淡的哀伤和遗憾,在这个时候,美丽就被冠以“缺陷”的头衔。
尽管这个美丽也并不是原来的美丽,但是在完美主义者的心目中,这种变相的美丽,却是与“被霸占”的美丽或者是“某人”的美丽大相径庭的。
“缺陷美”是一种特别的美丽,原因她和“美丽”是一对姐妹,“缺陷美”同样不属于某人,同样清纯可爱。甚至在某些时候,可能还会比“美丽”还美丽。举个简单的例子吧:你暗恋的情人,你是永远不会知道她的缺点的,留在你心目中,只有永恒的美,对吗?
同样地,得不到而放弃的美丽,也在完美主义者的心中留下了“缺陷美”,因为得不到,所以在心里面对于“美丽”的印象,是最深刻的,最难忘的。
那个完美主义者得不到“美丽”,但却幸运地邂逅到了她的姐妹“缺陷美”。而且,却真真实实地把“缺陷美”拥抱在怀内,还从这个姐妹中得到了失去的最美好的东西,并且在无尽的心里面,为这份“美丽”打下了永久的烙印!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