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婆”是什么人?
黄道婆出生于宋末元初的松江乌泥径镇。据说她本来的名字叫黄四娘,“道婆”是大家对 她的尊称。当时南宋的朝廷非常腐败,不积极抵抗前来侵犯的蒙古军队,反而一味欺压勒索人 民。连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江浙一带也十分贫困。 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只有含着眼泪离开家 乡,到外地去寻找生路。
黄道婆出生在一贫如洗的家庭。父母实在养不活她,忍痛将她送给别人做了童养媳。心灵 手巧勤劳能干的黄道婆在婆婆家一刻也停不下来。早晨天还没有亮,她就起床为全家人做饭洗 衣服,白天又忙着下地干活,夜里全家人都睡了,她还得纺纱织布。 可是公公婆婆对她依然不满 意,把她看作眼中钉,肉中刺。稍有不对,便对她又打又骂。黄道婆吃不饱...全部
黄道婆出生于宋末元初的松江乌泥径镇。据说她本来的名字叫黄四娘,“道婆”是大家对 她的尊称。当时南宋的朝廷非常腐败,不积极抵抗前来侵犯的蒙古军队,反而一味欺压勒索人 民。连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江浙一带也十分贫困。
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只有含着眼泪离开家 乡,到外地去寻找生路。
黄道婆出生在一贫如洗的家庭。父母实在养不活她,忍痛将她送给别人做了童养媳。心灵 手巧勤劳能干的黄道婆在婆婆家一刻也停不下来。早晨天还没有亮,她就起床为全家人做饭洗 衣服,白天又忙着下地干活,夜里全家人都睡了,她还得纺纱织布。
可是公公婆婆对她依然不满 意,把她看作眼中钉,肉中刺。稍有不对,便对她又打又骂。黄道婆吃不饱,穿不暖,还经常被打 得遍体鱗伤。她实在忍受不了这种非人的生活了,决定逃出牢笼,寻找自由的天地。一天夜里, 她悄悄躲进柴房,等全家人都睡熟了之后,用尽气力在柴房顶上掏了一个洞,逃了出去。
黑灯瞎
火中,她来到黄浦江边,顾不得多想,便跳到一条靠在江边的海船上,藏在货舱中。第二天,这条 船起锚出海了,黄道婆估摸着船已经开到离家很远的地方,才从船舱中钻了出来。她向船主诉 说了自己的悲惨遭遇,恳求他们把她带到遥远的地方去生活。
海船上的人都很同情她,答应了 她的请求。这是一条远航福建、广东的海船,它把黄道婆带到了崖州(今海南海口)。
当时在崖州居住的主要是黎族人民。这里气候炎热湿润,适宜棉花生长&黎族的妇女不种 桑不养蚕,专门从事棉花的纺织。
她们织出的棉布洁白轻软,就像天上飘浮的白云,这些棉布经 久耐用,特别受汉族人民的欢迎。技艺高超的黎族妇女还能给白色棉布加织上色彩分明、形状 美丽的图案,如黎单(二幅布联成的床单)、黎幕(四幅布联成的幕布)和盖文书几案用的案搭, 都十分精美,是富贵人家特别青睐的产品。
黄道婆看到黎族人民先进的织布技术后,十分羡慕’ 她心中暗想:“不如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学习黎族人民的技术。”从此,黄道婆就在这有“天涯海 角”之称的海南岛上居住了 37年。尽管黄道婆只身流落他乡,举目无亲,但她对人诚恳,虚心好 学,在善良朴实的黎族人民帮助下,她积累和掌握了一整套植棉和纺织的技术。
大约在元代贞元年间,50多岁的黄道婆越来越思念自己的家乡了,尽管那里贫穷落后,但 毕竟是哺育了自己的地方。叶落总要归根,黄道婆决定回到故乡去,于是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 含泪告别了相处多年的崖州父老姐妹,搭乘了一艘商船,携带着棉花良种和纺织用踏车摇弓回 到了乌泥泾。
这时乌泥径的纺棉技术还非常落后。棉花去籽要用手剥,然后再用线弦竹弓来弹去籽后的 棉花,既浪费时间也浪费人力,效率非常低,织出来的布也非常粗糙。黄道婆决心将自己学到的 纺织技术无保留地教给家乡人民,使乌泥泾的织布机上也能织出精致美丽的“黎单”、“黎幕” 来。
她精湛的技术立即轰动了故里,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地纷纷来她家观看学习,还编了一首歌 谣来夸赞她:
黄婆婆,
吃是吃,做是做,
一天能织三个(匹)布。
黄道婆不仅把崖州地区擀、弹、纺、织一整套先进的纺织工具和技术传给了家乡的贫苦姐 妹,并且还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对黎族的纺织工具逐步加以改进。
在轧棉籽这第一道工序上,黄 道婆将黎族的脚踏车改制成搅车(又称轧车),利用上下两个回转方向相反的转轴相互辗压,去 除棉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广大的劳动妇女免去了手剥棉籽之苦。这样,刚采摘下来的棉 花就不会堆积了。
当时乌泥泾用来弹棉花的普遍都是1尺多长的线弦小竹弓,并用手指拨弹。黄道婆将弓改 制为4尺多长的绳弦硬弓;并用檀木做的椎子击弦弹棉花。这样比用手拨弹快多了,而且弹出 的棉花也很均匀细致,纱和布的质量得到了保证。
黄道婆改进了棉花的加工技术后,又着手纺车的改进^乌泥径和崖州的纺车都是一个纺锭 的手摇车,每次只能纺一根纱。黄道婆和木工师父将它改制为同时可以纺3个纺锭的脚踏车。 一个人手脚配合,就可以在一辆纺车上同时纺出3根纱线来。
黄道婆还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先进的“错纱配色,漂线挈花”的纺织技术。用 这些技术织成的被褥、佩巾上:有着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各种漂亮的图案,就像一幅幅生动 美丽的图画。
从此,乌泥径的棉纺织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土地贫瘠的乌泥泾成了富庶之乡,所生产
的“乌泥泾被”驰名天下,远销各地。不久,松江一带就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18世纪到19 世纪,松江的布还远销到欧美各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遗憾的是黄道婆回到家乡后,不到1〇年就去世了。
乡亲们为了感谢她的恩德,纷纷出钱为 她举行了公葬,还在镇上替她修建了祠堂。每年四月是黄道婆的生日,四面八方的人都纷纷赶 来祭祀纪念她。当地的姑娘想学纺纱织布,总要去“黄母祠”中烧香。元代人王逢还写了一首 诗来表达自己对黄道婆的崇敬之情。
他在诗中说道:“道婆遗爱在桑梓,道婆有志覆赤子。”(桑 梓就是故乡的意思)的确,黄道婆为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她将永远被人民牢记 在心中。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