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词义有无地域差异?
语言有地域差异,古人是早就指出了。《孟子•滕文公下》 生动地记叙了楚人学齐语的故事。《荀子•儒效》说:“居楚而 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住在楚地便讲楚国话,住在越地便 讲越话,住在中原便讲中原话。 )当时,南方的楚语、越语与中原 话相距很远。《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乳穀,谓虎於 (wO)菟。”中原人说“乳”,楚人说是“穀”;中原说的 “虎”,楚语是“於菟”。鲁迅《答客诮》:“知否兴风狂啸 者,回眸时看小於菟?”(见《集外集》)“小於菟”指“小老
虎”,便用的是先秦的楚方言词语。 吴越(今江浙一带)的方言比 楚方言还要难懂得多。西汉末年的刘向在《说苑•善说》中记载 了一首越地船...全部
语言有地域差异,古人是早就指出了。《孟子•滕文公下》 生动地记叙了楚人学齐语的故事。《荀子•儒效》说:“居楚而 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住在楚地便讲楚国话,住在越地便 讲越话,住在中原便讲中原话。
)当时,南方的楚语、越语与中原 话相距很远。《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乳穀,谓虎於 (wO)菟。”中原人说“乳”,楚人说是“穀”;中原说的 “虎”,楚语是“於菟”。鲁迅《答客诮》:“知否兴风狂啸 者,回眸时看小於菟?”(见《集外集》)“小於菟”指“小老
虎”,便用的是先秦的楚方言词语。
吴越(今江浙一带)的方言比 楚方言还要难懂得多。西汉末年的刘向在《说苑•善说》中记载 了一首越地船夫的歌谣。译成中原话是:
今夕何夕兮?褰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这是一首越地驾船人对鄂君子晳(XI)表示友好的歌。意思 是:今天能见到你,真是喜出望外。我们看这译文并不很难懂, 但越语的记音却如同天书。
越语记音是:
滥兮拃草滥予昌桎泽予昌州州椹州焉乎秦胥胥缦予昭澶
秦逾渗憷随河湖。
这是无法读的,可见当时方言分歧之大。(按:据壮族学者 考证,越人歌为壮族古歌。那么,就不仅是方言分歧,而是不同 的民族语言。
)
中原话内部也有分歧。《战国策•秦策三》和《尹文子•大 道下》都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郑地(今河南郑州一带)把没有剖 幵的玉石叫“璞”(pci),周地(周王都城洛阳一带)把没有弄干的 老鼠叫“璞”。
一个周人携带了一只老鼠到街上去叫卖:“要买 璞吗?”郑国一个商人以为是玉石,马上应道:“我要。”周人把 老鼠拿出来,郑国商人一看是老鼠,便摇摇头走了。这个故事发 生的地方都在今天的河南北部,可见当时中原语言也有词汇 差异。
我们的袓先为了克服方言障碍,做了两件有意义的工作。
一是推广“雅言”。所谓“雅言”就是“标准语”的意思。
相当于今天讲的“普通话”。当时的“雅言”大概是以周王都城 洛阳一带的话为基础的。
当然,雅言排斥了基础方言中太土的口 语,如把老鼠叫“璞”;也吸取了其他方言的语汇。特别是祭 祀、外交、教学等庄重场合,是规定要用“雅言”的。《论语• 述而》说,孔子在这方面是大家的榜样:“子所雅言,《诗》、 《书》、执礼,皆雅言也。
”(孔子讲雅言的场合,读《诗》、 《书》啊,行礼啊,都说雅言呢。)推广“雅言”对发展民族文 化,维护民族统一,是起了进步作用的。今天还应发扬光大。
二是用标准语来解释方言,编写方言字书。如:《公羊传- 隐公五年》:“登来之也。
”何休便解释说:“登来读言得来。 得来之者,齐人语也,齐人名求得为得来。” “登来”这个词原 来便是“得来”,是“求得”的意思。如果不解释,便读不懂。
西汉末年的学者扬雄(前53—后18),花了二十七年的时间 (据他自己的《答刘歆书》)搜集全国各地的方言词汇,编写了 《方言》(全名《辅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他把各地的方 言词语搜集在一起,再用“通话”(相当“雅言”)加以解释,然 后分别说明其流行地域。如:“娥、瀛,好也。秦曰娥,宋、魏 之间谓之瀛……好,其通语也。”这就是说,“美丽”这个意义, 全国通行的词语是“好”,秦地(陕西)却叫“娥”,宋魏(今河南 境内)之间叫瀛。
扬雄的《方言》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方言词语的 专著。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