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有什么用??我想知道,读大学到底
网络文章,您可以看看,对照自己的情况,能思考是不错的习惯
读大学有什么用?
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急剧扩张的进程之中。上大学从过去少数人享受的教育资源,开始变得日益大众化。
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正式拉开序幕。 高校招生从1998年的不足90万人扩大到2007年的490余万人,翻了5倍还多。大学毛入学率达到了21%,实现了所谓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在2003年大批涌向社会后,相当多的人无法就业。 以后的几年就业矛盾继续加剧。至2007年夏季,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大学生待业人员为150万。读大学的状况已经由原来的大学难考工作好找变成了大学好考工作难找。难怪有的家长发出感慨...全部
网络文章,您可以看看,对照自己的情况,能思考是不错的习惯
读大学有什么用?
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急剧扩张的进程之中。上大学从过去少数人享受的教育资源,开始变得日益大众化。
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正式拉开序幕。
高校招生从1998年的不足90万人扩大到2007年的490余万人,翻了5倍还多。大学毛入学率达到了21%,实现了所谓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在2003年大批涌向社会后,相当多的人无法就业。
以后的几年就业矛盾继续加剧。至2007年夏季,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大学生待业人员为150万。读大学的状况已经由原来的大学难考工作好找变成了大学好考工作难找。难怪有的家长发出感慨甚至是怨言:花那么大的教育成本培养一个大学生出来找不到工作,读大学有什么用?
读大学有什么用?把这个问题回答好确实不容易。
可以确信,95%以上的有过上述怨言的家长从内心深处仍然认定读书是有用的,尤其是读大学是有用的。让我们从中国的一句老话说起,“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的价值取向。
不过这种极具功利性且以钱财和婚姻为目的而上大学的人很快就会失望的,因为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无论从工资收入还是社会地位来讲都不足以拥有相当的财富和心仪的佳人,当今时代尚有这种读书观的家长和学生是落伍的。
另外一种非常普遍的想法是,读大学能够使我们学到谋生的真本事,学到奉献社会、报效国家的才智和技能。这话说起来很体面,但实际深究起来有很大的误解。不错,大学是能传授给我们许多知识和技能,但这不是高等教育的目的,至少不是高等教育的全部目的。
刚开始说到的读过大学的家长心里应该很清楚,在大学里学到的那一点东西拿到社会上来跟人一比,要么被束之高阁,要么在大多数情况下根本就不够用。专业对口、学有所用者,恐怕还不到一半人。有许多专家和官员把这种现象归结为中国教育体制的不合理、专业设置与生产实践脱节等等。
其实,这种不合理有它一定的合理性。任何一个大学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专业设置得让你读四年以后出来完全适用、完全专业对口,因为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已让人无法精确地预测未来。当我们准备上大学时,获知社会上需要100个机械厂的铸造技术员,于是有100个人去学铸造专业。
可是在这四年间所有的机械厂都进行了技术改造或升级,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只需要30个人就可以满足,而且先进的机器设备需要这30个人补充专业知识才能胜任。剩余的70个人自然只能丢弃原来的专业、各奔前程去了。
这70个人当中,基础好的花功夫复习报考研究生,其他的改行寻找别的职业。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增加新的教育成本。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学校、工厂、老师、家长、学生都没有责任。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大学本科的专业性越强,毕业后就业的风险就越大。
这个例子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单靠四年大学本科就想打天下的学习观是不正确的,终身学习才是应有的教育理念。既然大学毕业找个谋生的差事有那么难,谈何奉献社会和报效国家。
回答为什么读大学的第三种答案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说法: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让人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和一份稳定的收入。
这种答案虽然仍然功利,但目的明确,非常现实。体面的工作,当然不应该是一般的体力劳动者。按照国内时髦的叫法,要做一个让多数人羡慕的“白领”或者是端“铁饭碗”的公务员。一份稳定的收入,应当理解成具有中高收入的群体。
比如一个大学毕业生在国内北京、上海等地的起薪为2000—3000元,在昆明等省会城市的起薪为1500—2000元,在州县等中小城市的起薪为1000—1500元。达到上述水准,生活压力当然不会太大。
可问题是很多大学毕业生现在出来找工作很难,即便是找到了工作,并不能达到刚才说的薪酬标准。而且出现了大学生和农民工竞争岗位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用经济学的原理来解释,就业吸纳能力低,就业供给大于就业需求。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有待提升。我们再看另外一个学历群体,硕士研究生的起薪就要比上面说的大学生的薪酬标准高一些,而且岗位层次也大有不同,也就是平常说的就业竞争力增强。
博士生的起薪,弹性就很大了。以多数省会城市为参照标准,有月薪几千的,也有年薪十万以上甚至是几十万的。最常见的,博士生进高校教书,月收入四千元以上没有问题,而且有一定的福利、良好的社会地位和国家提供的一般企业无法比拟的教学和科研平台。
在就业的难易程度和薪酬待遇上,有一个几乎人所共知的普遍现象并且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道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没有进过大学校门的要强,国家公办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比民办大学的毕业生强,名牌大学的比普通大学的强,硕士生比本科生强,博士比硕士强,“海归”博士比“本土”博士更牛。
仍然可以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这一天下大白的现象:教育回报与教育投入成正相关。
我要跟各位家长和学生讨论的重点是,读大学的意义不仅在于此。大学教育的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即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基本功。
大学教育的意义在于为您培养一种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和一生持续学习的动力。换句话说,大学教育的意义在于它能给您提供一种精神资源,这种资源能够帮助您应付各种环境和挑战,并在这一过程中培育您完善的心智和健全的人格,而不被环境和世俗所奴役。
大学的教育过程,就是培育这一资源的过程。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家庭的投入和孩子的勤奋一开始就是培养这种精神资源的两股动力。
这两股力量汇聚到一定的时候就会质变成一种强大的源源不断的精神财富,它能让孩子在精神上获得自尊,在物质上获得自强;更重要的是,它会使孩子的灵魂成长得足够强壮,并在面对当今和未来中国的社会现实时显得更有力量。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