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在哪?鞍山在辽宁吗那是不是有千山啊
地理位置
鞍山市位于辽宁省中部,东经122°10'--123°13',北纬40°27'--41°34'全境南北最长175公里,东西最宽133公里、东北与辽阳县毗邻,西与大洼县相连,南与大石桥市、庄河市、凤城县接壤。 市中心距辽宁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沈阳89公里,东距煤铁之都本溪96公里,南距滨城大连308公里,西南距营口跋鱼圈港120公里,西距盘锦市103公里。是我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素称“钢都”。
现辖海城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和铁东、铁西、立山、千山四个城区。 全市总面积9252平方公里,总人口344。2万人。其中市区面积624平方公里,人口173。7万人,是我国拥有百万...全部
地理位置
鞍山市位于辽宁省中部,东经122°10'--123°13',北纬40°27'--41°34'全境南北最长175公里,东西最宽133公里、东北与辽阳县毗邻,西与大洼县相连,南与大石桥市、庄河市、凤城县接壤。
市中心距辽宁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沈阳89公里,东距煤铁之都本溪96公里,南距滨城大连308公里,西南距营口跋鱼圈港120公里,西距盘锦市103公里。是我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素称“钢都”。
现辖海城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和铁东、铁西、立山、千山四个城区。
全市总面积9252平方公里,总人口344。2万人。其中市区面积624平方公里,人口173。7万人,是我国拥有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之一。
鞍山在辽东半岛对外开放城市中,具有“中、通、丰”的优势。
即地理位置适中,在辽东半岛对外开放区域中是连接以大连为前沿,以营口、锦州、丹东为两翼,以沈阳为腹地的中部城市群的要冲。
交通便利,境内辟有长大铁路、海沟铁路、海岫铁路、哈大公路、沈大高速公路、盘海高速公路以及鞍山至北京、佛山和惠州的空中航线,并开通了鞍山至北京的始发列车。
资源丰富,市区周围铁矿储量逾百亿吨,占全国储量的四分之一;南部和东南部是菱镁矿富集地带,约占世界储量的四分之一;滑石矿是我国三大产地之一,储量居世界之首;岫岩地区素有“玉石之乡”的美称,拥有丰富的玉石资源;此外,农产品资源、地热资源、旅游资源等也相当丰富。
这些优势为鞍山的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与合资合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历史沿革
鞍山这座城市,虽然建置较晚,但他的历史却很久远。在这里曾产生过绚丽多彩的文化,是远古时代人类发祥地之一。
从考古发现的海城小孤山古人类遗址证明,在距今约2万年前,人类就开始在这里生息繁衍。此外,在海城境内的析木、牌楼、大屯、岔沟、腾鳌等地都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石棚、石器;在鞍山旧堡区发现有战国晚期的青铜戈、铜镞等,进一步证明,在这里同中原一样,很早就脐入了人类文明的行列,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远在战国秦汉之际,今鞍山市境域大部一直受辽东郡首县襄平县等县的管辖。今海城市境域则为西汉辽东郡新会县、辽队县、安市县辖地。今台安县境域则为西汉险渎县辖地。今岫岩满族自治县境域亦属燕国辽东郡襄平县辖。
此后延续2000多年,或属于郡辖,或属于国辖(如西晋设辽东国),或属于道辖、路辖、卫辖、府辖、州辖,以至于省辖、县辖,其建置依代相续。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鞍山市行政建置几经变化,鞍山市或属于行政区,或属中央、或属省辖。
对下基本定型于目前市管县体制。
战国(公元前475一公元前221年)今鞍山市境域属于燕国辽东郡。
秦代(公元前221一公元前207年)今鞍山市境域隶属于辽东郡。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两汉在今东北地区的县级行政建置增多。
西汉,今鞍山市境域属于幽州辽东郡;
东汉,今鞍山市境域属辽东郡和辽东属国。
三国和西晋(220一316年)今鞍山市境域隶属于幽州辽东郡襄平县、新昌县、辽队县、安市县、昌黎郡昌黎县。
东晋·十六国(317一420年)今鞍山市境域先后隶属于前燕、前秦、后燕辽东郡。 其后一度为高句丽所割据。今台安县部分境域则为北燕所管辖。
南北朝(420一585年)北朝之际,今鞍山市城区及海城市境域为高句丽所割据。
北魏(386一534年),今鞍山市境域大部分为高句丽割据。今台安境域隶属北魏营 州建德郡广都县(今锦州市北镇县)。
隋代(581一618年)今鞍山市城区和海城市境域及台安县部分境域为高句丽所割据。
今台安县境域辽河以西部分为隋朝直接管辖,属燕郡怀远镇。
唐代(618一907年)今鞍山市大部境域,唐初为高句丽所割,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收归唐朝统割。在今东北地区实行道、府、州制。
分属河北道安东都府辽城州都督府、安市州和河北道燕州辽两县,巫闾守捉城。
辽代(907-1125年)今鞍山市境域原有州县数度易名,均隶属东京道辽阳府。
金代(l115一1234年)今鞍山市境域隶属于东京路、北京路、易苏馆路。
元代(1271一1368年)今鞍山市城区及海城市境域隶属于辽阳路辽阳县(今辽阳市)。今台安县境域隶属于广宁府路望平县。岫岩满族自治县隶属盖州路。
明代(1368一1644年)今鞍山市境域隶属辽东郡指挥使司辽中卫、海州卫、广宁卫、盖州卫。
清代(1644一1911年)今鞍山市境域分别隶属于奉天府辽阳州、海城县、锦州府镇安县和盖平县、奉天行省东边道。
中华民国(1912一1949年)今鞍山市城区境域隶属辽阳县、海城县;今海城市境域为海城县。
今台安县境域为镇安县,后改为黑山县,后又设置台安县;今岫岩满族自治县为岫岩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鞍山市城区境域隶属东北人民政府(1952年11月15日改为东北行政委员会), 1953年3月12日为中央直辖市。
海城县、峋岩县隶属辽东省政府。台安县隶属辽西省政府。
1954年8月22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鞍山市(城区境域)为省辖市隶属辽宁省。城县先后隶属辽宁省、辽宁省辽阳专区。安县先后隶属辽宁省辽阳专区。
沈阳市、辽宁省辽阳专区、铁岭专区和盘锦垦区。岫岩县先后隶属辽宁省、辽宁省安东专区。
1959年1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鞍山市管辖辽阳市和海城县;同时撤消辽阳县建制,并入辽阳市。台安县为沈阳市所辖。
岫岩县隶属安东市(1965年改名丹东市)。1961年4月29日,恢复辽阳县建制,辽阳市、县分置,均隶属鞍山市。
1965年12月16日,辽阳县、海城县划归辽宁省辽南专区管辖。1968年12月26日,撤销辽南专区,海城县划归营口市管辖。
1973年1月1日,国务院批准鞍山市管辖海城县。1985年1月17日,国务院决定,撤销海城县建立海城市(县级市)。1976年1月1日,国务院批准,台安县由盘锦垦区改为鞍山市管辖,1985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岫岩县,成立岫岩满族自治县,1991年12月16日,国务院批准将丹东市管辖的峋岩满族自治县划归为鞍山市管辖。
气候
鞍山市地处中纬度的松辽平原的东南部边缘,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夏半年以偏南风为主,冬半年以偏北风为主。夏季由于热带海洋气团的入侵,雨泽丰沛,气温较高,冬季盛行极地大陆气团,降水较少,气温较低。
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干冷同季,降水充沛,温度适宜,光照丰富,大雨、冰雹、寒潮、旱涝、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在不同年分和季节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春季(3月下旬至5月)大风多,降雨少,日照长,回暖快,蒸发大,湿度小;
夏季(6至8月)降雨多且集中,暴雨多发生在此季,高温,雨热同步;
秋季(9至10月)天高气爽,雨量骤减,气温急降,北风渐多,初霜初冻;
冬季(11月至翌年3月中旬)雪少北风多,干燥。
土地资源
鞍山市土地资源经过长期的土地开发利用,形成了西北平原农林渔土地利用区、西部冲积平原农渔土地利用区、城市土地利用区、中部波状平原农林果土地利用区、东南低山丘陵林果农土地利用区、南部低山林农土地利用区。
鞍山市成土母质类型多样,全市共有6个土类、16个亚类、53个土属、87个土种,棕壤土是全市6个土类中最多的土壤,面积达552691公顷,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的65。9%,主要分布在东南山区和丘陵地带。
草甸土次之,面积为265672公顷,主要分布在沿河冲积平原地区,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31。7%,其他4个土类面积占土壤总面积的比重依次为:水稻土11205公顷,占1。3%;沼泽土4135公顷,占0。
5%;风沙土3746公顷,占0。5%;盐土867公顷,占0。1%。
水资源
鞍山市的地表迳流比较丰富,共有大中小河流35条,其中大型河流6条,为辽河、浑河、太子河、绕阳河、大辽河、大洋河;中型河流2条,为海城河和哨子河;小型河流27条。
境内河道总长1421。6公里,其中大河长度248。7公里,中小河流长度为1172。9公里。
生物资源
鞍山森林资源比较丰富,木本植物繁多,已知的木本植物有47科,102属,252种。
鞍山森林资源集中分布在东部山区,其中仅有10%左右分布在海城市、台安县和千山区。东部森林多为落叶阔叶树种与落叶针叶、常绿针叶树种混交林;中部森林多为落叶阔叶林,且杨树比重比较大。1998年,全市森林林木蓄积量为590万立方米。
鞍山森林资源可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按照森林的效益和国民经济的需要可划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用林5个树种。
近几年来,鞍山经济林取得突破性发展,总面积已达21。6万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48。
3%。随着东部山区林业综合立体开发工程的深入开展。经济林内部结构日趋优化合理,形成了以银杏、板栗为主的七大绿色产业基地,全市板栗面积发展到0。64万公顷,银杏面积也达到了159公顷。
鞍山市的花卉业异军突起,已初步构成科技含量高、布局合理的产业体系。
1998年,全市花卉面积发展到1000公顷,其中露地面积667公顷,保护地面积333公顷。年繁育各类球根花卉种子500万粒,种苗20万株,鲜切花3000万枝,各类盆花1500万盆,各类绿化苗木3000万株,实现产值2亿元,出口创汇900万美元。
鞍山果树资源丰富,不仅有大量栽培果树,而且还拥有相当数量的野生果树资源。全市共拥有仁果类。坚果类。浆果类等20余个树种,分10个科、19个属、42个种、285个品种。仁果类包括苹果、梨、山植、木瓜等蔷蔽科果树;坚果类包括桃、李、杏等;浆果类主要包括葡萄、猕猴桃等。
全市1998年水果总面积稳定在5.2万公顷,总株数1607万株,总产量9.68万吨,提前两年完成2000年规划。人均水果占有量达59。5公斤,是1978年25。6公斤的2。32倍。尤其是鞍山特产南果梨,总产量达4。
3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并且海城市大屯镇还被农业部授为南果梨生产基地,刨国家级精品果业工程。
鞍山养蚕已有800多年历史。东部山区蚕场资源丰富,是辽宁省主要产茧基地之一。1998年,全市柞蚕放养面积为203万亩,共放养1。
9万把,总产量达1.1万吨。
矿产资源
鞍山已发现的矿产资源51种,开发的37种,可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稀有矿产、宝玉石矿产和矿泉水等六大种类。
能源矿产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地热水。
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锰、铬等黑色金属矿产;铜、铅、锌、钨、钻、镍等有色金属矿产;岩金、砂金、银等贵金属矿产;
冶金辅助原料矿产:菱镁矿、红柱石、萤石、粘土等非金属矿产;硫铁矿、硼矿、磷矿等化工非金属矿产;滑石、水泥大理岩、水泥灰岩、硅石、长石、白云母、石墨、方解石、水镁石、膨润土、石棉、理石、硅灰石、白云岩、花岗岩、蛇纹岩、闪长岩、水晶、蛭石、制砖粘土、河道沙、建筑石、磨石等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
稀有矿产主要有:镉、铈、铍、独居石等。宝玉石矿产主要有:玉石、绿柱石。
矿泉水资源主要有:热矿泉水和冷矿泉水。
鞍山旅游
鞍山是中国的“钢都”,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旅游城市,拥有秀美的自然风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千山、药山、白云山三大自然风景区,以及鞍山古城风景区的神女峰。
在一般的城市中,特别是在大城市中,你身处于闹市中,只能感受到高耸林立的高楼大厦和繁华喧闹的商业街,而鞍山在市区里也有游览观光的好去处,让您感受到真山真水、清新宜人的田园氛围,让人流连忘返
除有与全国其他景区一样的具有悠远历史、相当规模的佛寺禅林(如千山的五大禅林——香岩寺、大安寺、中会寺、祖越寺、龙泉寺)外,鞍山又开发和兴建了具有“奇、最”特色的佛家旅游胜地。
鞍山地区,东部山峦叠嶂,西部沃野平原,是古人类繁衍生息的好地方,是构成辽宁开化史的一个重要部分。迄今,境内散存有原始社会以来各时期的人文遗址。
鞍山共有30多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数的83。
9%,其他依次为满族、回族、朝鲜族、蒙古族等。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孕育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尽管曾颠沛流离,但他们光辉灿烂的文化却得以保留。
鞍山地质构造复杂,新生代留下了汤岗子温泉、千山温泉等著名温泉;中生代塑造了千山独特的风貌;远古代提供了质量居世界第一位的菱镁矿和滑石矿;太古代提供了数量居全国首位的铁矿。
中国辽宁鞍山千山
千山,古称积翠山,又名千顶山、千华山、千朵莲花山。千山是长白山的支脉。整个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经辽阳、海城、盖州、岫岩,止于金州。南北绵延200多公里,纵贯整个辽东半岛。
自古以来就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之誉。千山为“园林寺庙山岳型风景区”,被誉为“东北明珠”。
千山宗教文化历史悠久早在1400年前北魏时期,千山就有佛教徒的踪迹,隋唐代起有了庙宇建筑,到辽金已发展成远震辽左的著名佛教胜地。
“祖越”、“龙泉”、“香岩”、“中会”、“大安”五寺,在明代已很出名。到了清代道教进入千山,使千山的庙宇有了进一步的增建,发展到七寺、十二观、九宫、十庵。千山庙宇布局巧妙,建筑宏伟。
古老而宏伟的寺庙,与自然景物彼此烘托,融为一体,构成一幅优美、雅致、幽静的动人画面。
众多寺庙终日香烟缭绕,钟鼓幽鸣,一派仙人福地景象。特别是身高70米的天成弥勒大佛,自发现以来,轰动海内外,成为世界奇观。探奇者、朝拜者络绎不绝,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千山弥勒大佛”,每年6月的千山大佛节,将宗教活动带入高潮,堪称佛教之盛事。
千山人文历史遗迹颇多千山历来是引起人们向往的名胜之地,不仅有唐太宗李世民驻跸和薛礼兵营遗址,还留下清帝康熙和乾隆游历的足迹和诗篇。名贯三江的关东才子清太史王尔烈,曾在千山龙泉寺读书,至今还保留他的书房。
明清时的官宦、名人也曾纷纷来游,并题有许多匾额和诗词赞美千山。就连《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栋亭诗抄》中,也把自己的籍贯用“千山”二字标出。
千山物产丰富。百年以上古松万余株;各类动物60余种,特产水果10余种,香水梨、南果梨堪称一绝。
温泉休闲娱乐胜地在风景观光区的东北部是温泉休闲娱乐胜地,这里温泉资源得天独厚,地热水资源占鞍山地区已查明地热水资源50%以上,目前年采水量85万立方米。
更多鞍山和千山的详情请您参阅:
鞍山市人民政府网:
中国辽宁千山: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