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的选购问题
一、 电源的实际功率
电源的功率分为三种:额定功率、最大输出功率、峰值功率
额定功率:电源的额定功率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计算公式,电源额定功率的标定往往采用交叉负载测试的方式,实验是能过检测电源的各路主电压的负载压降和纹波系数来得出各路输出电压的最大电流的。 具体方法是这样的:在不超过该路输出的最大电流的前提下,逐渐减小其负载电阻,同时测量其负载压降和波纹系数,当其负载压降和波纹系数超出允许的范围时,记录此时的电流值作为最大工作电流。记录各路输出的最大工作电流,然后与intel制定的功率标准进行对比,从而确定电源的额定输出功率。 (通过分析intel制定的标准可以看出,对于电源而言,最重要...全部
一、 电源的实际功率
电源的功率分为三种:额定功率、最大输出功率、峰值功率
额定功率:电源的额定功率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计算公式,电源额定功率的标定往往采用交叉负载测试的方式,实验是能过检测电源的各路主电压的负载压降和纹波系数来得出各路输出电压的最大电流的。
具体方法是这样的:在不超过该路输出的最大电流的前提下,逐渐减小其负载电阻,同时测量其负载压降和波纹系数,当其负载压降和波纹系数超出允许的范围时,记录此时的电流值作为最大工作电流。记录各路输出的最大工作电流,然后与intel制定的功率标准进行对比,从而确定电源的额定输出功率。
(通过分析intel制定的标准可以看出,对于电源而言,最重要的是+5V输出,而且有这样一个规律--+5V电流值的10倍,刚好是该电源的额定功率值。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该方法来估算一款电源的额定功率—用+5V的最大输出电流乘以10。
)
最大输出功率:电源稳定工作时能够输出的最大功率。一款额定功200W的电源,实际工作输出一般高于200W,毕竟额定功率的标定与实际使用的环境是有一定区别的,一般一款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是其额定功率的1。
3~1。6倍。(也就是上述测出的额定功率乘以1。3就是该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最大输出功率一般为厂商的标称功率。而电源的实际输出功率和环境的温度有很大的关系,电源散热不理想,其长时间稳定输出的功率也会降低,往往不能输出到最大功率,通常只能以额定功率进行工作,另外,在环境温度低于-5度或高于50度时,电源的输出功将降低,通常只能达到常温的50~60%。
峰值功率:电源短时间内(一般为30秒)能够提供的功率,但电源不能长时间工作在这种极端的状态。通常下电源峰值功率可以超过最大输出功率50%左右。峰值功率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电源一般不能在峰值输出时稳定工作。
二、 每个厂家的选材、制作工艺不一样,实际可以达到的“输出功率”也不一样。这就与PFC和3C认证有关。
PFC:计算机负责把交流电(AC)转成直流电(DC)为主机提供全部电力,因此其能源转换率高低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节能省电指标。
电源的能源转换率跟标称功率大小并无必然关系,它是电源在处理AC至DC变压过程中,能量的剩余比例。而此效率基本取于电源内部的功率因素校正电路。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
PFC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主动式更节能。
(一款400W电源假若其PFC为被动式,其额定功率可能是300W,而一款350W电源假若其PFC为主动式,其额定功率也可以达到300W)
3C:即“CCC”,全称“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前我国规定了四种3C认证:安全认证、消防认证、电磁兼容认证、安全与电磁兼容认证。
只有同时获取安全及电磁兼容认证的产品,才会被授予CCC(S&E)标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3C认证!
三、电源重量:
通过重量往往能观察出电源是否符合规格,一般来说:好的电源外壳一般都使用优质钢材,材质好、质厚,所以较重的电源,材质都较好。
电源内部的零件,比如变压器、散热片等,同样重的比较好。好电源使用的散热片应为铝制甚至铜制的散热片,而且体积越大散热效果越好。一般散热片都做成梳状,齿都深、分得越开、厚度越大,散热效果越好。基本上,我们很难在不拆开电源的情况下看清散热片,所以直观的办法就是从重量上去判断了。
好的电源,一般会增加一些元件,以提高安全系数,所以重量自然会有所增加。劣质电源则会省掉一些电容和线圈,重量就比较轻。
四、风扇
风扇在电源工作过程中,对于配置的散热起着重要的作用。散执片只是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如果热空气不能及时排散,散热效果必将大打折扣。
风扇的安排对散热能力起决定作用。传统ATX2。01版本以上的PC电源的风扇都是采用向外抽风方式散热,这样可以保证电源内的热量能及时排出,避免热量在电源及机箱内积聚,也可以避免在工作时外部灰尘由电源进入机箱。
一般的PC电源会用的风扇有两种规格:油封轴承(Sleeve Bearing)和滚珠轴承(Ball Bearing),前者比较安静,但后者的寿命较长,当然若是使用磁悬浮风扇就更棒了!此外,有的优质电源会采用双风扇设计,比如在进风口加装了一台8公分风扇,使空气流动速度加快。
不过采用双风扇设计,有一个缺点:就是会使电源内部受热量加大、带来噪音。对此有的厂商会采用高灵敏度温控低音风扇,风扇所带热敏二极管可根据机箱和电源内的不同温度来调节风扇的转速,二是加大进风口的进风,使电源入口风扇与出口风扇以不同速度运转,保证电源内部自身产生的热空气和由机箱内抽入的热空气都及时排出,而且,风扇在单位时间内能带动的空气流量对散热效果有直接关系,没有专门仪器这一点很难考量,所以一般都把问题简单为风扇的转速,进而变为功率并换算为电流。
一般说,额定电流成为选购的重要指标,在相同的电压下,电流越大风扇功率越高,风力越强,这也是我们的选购时唯一的判断标准。以一般电源使用的8厘米12V直流风扇为例,其额定电流一般在0。12~0。18A之间。
五、线材和散热孔
电源所使用的线材粗细,与它的耐用度有很大的关系。较细的线材,长时间使用,常常会因过热而烧毁。另外电源外壳上面或多或少都有散热孔,电源在工作的过程中,温度会不断升高,除了通过电源内附的风扇散热外,散热孔也是加大空气对流的重要设施。
原则上电源的散热孔面积要越大越好,但是要注意散热孔的位置,位置放对才能使电源内部的热气及早排出。
六、吸风口、出风口的设计
电源的外壳上有许多孔隙,机箱内的热空气就是从这些孔隙进入电源从而排到外面。
一般电源的进气部分在输出线侧,这种设计的电源一般可以直接吸入5寸驱动器附近的热空气,但机箱的内部结构决定了能否顺利吸入机箱内板卡产生的热空气。此外这种设计的另一个问题是进气孔到排风扇之间正好是电源的内线圈、电容密布的部分气流会受到很大的阻碍,进而从根本上影响了电源吸排机箱内热空气的能力。
但这种设计有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从外部吸入的空气会直接流经散热片,可以提高散热片的散热效果。对于以上问题,一些厂商在传统的基础之上做了改进,在电源的底部增开了栅孔,且面积很大。通过栅孔可以直接吸入板卡产生的热空气,完全不受机箱结构的限制,其吸气能力明显汇款单增强。
另个,这种设计的电源的内部风道也很流畅,从进气的栅孔到排风扇的空间完全敞开。出风口的设计对空气流量有很大影响。一般电源的出风口的栅条较宽,对空气的流动带来较大的阻碍,而有的电源则采用稀疏的钢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小了对空气的阻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