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11-11-08 09:06:10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茎、叶和果实。病叶早期在叶背出现水浸状小斑,逐渐扩展近圆形或连结成不规则形黄褐色病斑,粗糙不平,病斑周围有褪绿晕圈,后期干枯质脆。...[展开]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茎、叶和果实。病叶早期在叶背出现水浸状小斑,逐渐扩展近圆形或连结成不规则形黄褐色病斑,粗糙不平,病斑周围有褪绿晕圈,后期干枯质脆。茎部先出现水浸状褪绿斑点,后上下扩展呈长椭圆形,中央稍凹陷的黑褐色病斑;病果表面出现水浸状褪绿斑点,逐渐扩展,初期有油浸亮光,后呈黄褐色或黑褐色木栓化、直径0.2~0.5厘米大小近圆形粗糙枯死斑,有的相互连结成不规则形大斑块,果柄与果实连接处受害时,易落果。
病原菌形态特征: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
分类属性:细菌
发病特点:病菌随病残体在田间或附着种子上越冬,第二年借风雨、昆虫传播到叶、茎或果实上,从伤口或气孔侵入为害。
高温、高湿、阴雨天发病重,管理粗放,虫害重或暴风雨造成伤口多,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建立无病种子田,确保种子不带菌是杜绝病害传播的根本措施;种子用I%次氯酸钠溶液浸种20-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2)初发病时用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或细菌灵2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次。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