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求职就业 孩子做事情慢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

孩子做任何事情都不顾及后果,等事情发生了孩子就避开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全部回答

2011-10-22

152 0

小孩子的社会性 不够强 勉强去灌输责任意识 毫无意义

2011-10-22

178 0

    一。关于责任感 那么究竟什么是责任感呢?我查了教科书,比较严谨的阐述是,真正的责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
  责任感从本质上讲既要求利己,又要利他人、利事业、利国家、利社会,而且自己的利益同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相矛盾时,要以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重。   责任感有什么意义呢?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到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
  作为学生,就能够主动学习,天天向上,对家庭社会敢于负责。 所以说责任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   二。初中生现状 在物质生活极大提高,精神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存在令人担心和焦虑的现象,就是学生身上普遍缺乏责任感。
  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自我,轻社会,不热衷集体活动集体。 过分崇尚自我,以自我为中心,脱离社会需要片面宣扬:“自我选择”、“自我实现”。   学生生活在班集体中,却很少意识到自己对这一集体应承担的责任。
  如班级的值日工作、公益劳动等活动,有的同学就借故不参加,或者去了也是站在—边看别人干;更多的是对班里或学校组织的活动不感兴趣把个人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作为人生惟一追求。 2。重利益,轻抱负,爱慕虚荣。
     一心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除了希望吃好穿好玩好出人头地外,没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不重品位与人格。 3。重索取,轻回报,不能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良苦用心。 只要求父母、老师、他人为自己服务,满足自我各种需要,而不考虑他人,自己间的回报关系。
  由于现在的学生对任何人都缺乏一种责任感,所以他们有时连最基本的素质都不具备。  如有的学生,父母很辛苦地供他读书,但他却并不珍惜父母的劳动,学习不努力,花钱很浪费,只顾自己享受,根本不考虑父母劳动生活的艰辛以及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
  孩子常常理直气壮的对父母说:“我想要的东西你们都能给我,就连我想不到的,你们都替我想到了,做到了。你们辛苦不就是为了我们现在不辛苦吗?我还那么辛苦学习干什么?” 三、责任意识薄弱的原因 中学生责任意识薄弱的原因很多。
     1。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周围是全方位呵护,自己不需要对他人负责。 2。父母忙于挣钱养家,疏于管教,孩子缺少责任意识。 3。亲家庭或无父母,无人有效管理,孩子不愿负责。
   4。商品经济的社会大环境,使人情冷漠,父母故意不让孩子对他人负责。   所以我认为学生责任意识薄弱关系重大,是社会的危机,民族的危机。 四、培养学生责任意识重于泰山。
   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班主任责无旁贷,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可以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工作: (一)认识自我,唤醒学生责任意识 我班围绕责任意识的话题召开了两次主题班会,第一次主要给学生讲述责任意识的概念意义和举一些生动的案例,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如,当今青少年外出务工与父母们挣钱的原因和意义。父母务工是为了养家,挣钱的百分之九十要寄回家,而青少年到外地是为了玩、找刺激,挣钱的百分之九十在外地就地消费;某学生向父母要名牌服装和电脑等,当得不到时,骄横的对父母说“生我就得让我享受!生我就得让我幸福!”我们身边更是常见这种言论:要不是我妈妈硬让 我上学,我早就不上了。
    而身边更常见感人案例:信义兄弟——孙水林 孙东林,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演一场悲情接力,“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的壮语传遍大江南北。 第二次班会,为了让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围绕责任话题,设立了四个子话题分组讨论,各组推举发言人当堂发言。
    四个子话题是:1,学习责任;2,班集体责任;3家庭成员责任;4,社会责任。令我没想到的是,面对这样理性而严肃的话题,同学们讨论异常热烈,发言非常踊跃,提出的责任要求也很现实:赵倩提出在家中无人约束时应自觉学习;王明亮提出学生间要友好相处;李环提出,体谅父母辛劳,不提过分要求,关心父母健康;叶婷提出,要有公德心,乘车应给老年人让座;范秉祯提出,班级里的课桌凳就是同学故意破坏的,必须爱惜。
    等等。班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后班长李环倡议当天回家把自己的卧室认真打扫整理,替父母分责,尽家庭成员责任。全班一致通过。 通过上面活动可知唤醒学生责任意识并不难。
   (二)创设情境,以课堂教育为渠道 在平常对学生做思想工作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换位思考”。  针对学生不愿学习的情况,也可以让他们设想自己做了父母,假如孩子不愿读书怎么想怎么办。
  室内已经很亮了,八盏灯还亮着,该怎么办?,看到水龙头哗哗流水,看见了当作没看见,那如果是自己家的水龙头呢?人们的这种心理说明了什么呢?通过这样的“换位”思维方式,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能唤起学生的责任感。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部分,在课堂上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完全可以把我们教学中的五项教育变成六项教育 (三)从小事做起,体验责任的艰辛和收获 老子说:“天下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之大事必做于细”,把责任感教育具体化为在学校、在家庭以及独处的时候的行为要求,学生就不会觉得那么盲目。
    比如要求学生在学校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在家里孝顺父母、关心他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在社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在公共场所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独处时胸怀开阔、自信积极、勤奋自立、勇于创新;比如还有些容易做到却往往不注意的细节,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上楼梯靠右行等。
     (四)教师言传身教,践行责任行为。 教师要经常地向学生宣传责任的重要性。让学生头脑里经常绷紧责任意识的弦。教师要始终做到身教重于言传。在孩子面前必须时刻履行自己应有的责任。
  教师要学生不乱扔果皮纸屑,自己首先做到不乱扔烟蒂、面纸;要学生努力学习,自己必须认真工作,尤其不能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消极情绪;要学生关爱社会,自己必须热心公益;要使学生信守若言,自己必须说一不二。
    责任心的培养,是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从而主动、积极地养成学生的责任习惯。 (五)营造正面舆论,促进责任的持久。 要为孩子营造人人讲责任,个个守承诺的氛围,形成“担责任光荣,弃责任可耻”的荣辱观。
  可以在班级中张贴责任榜,开展责任竞赛,利用黑板报、壁挂等多种渠道宣传责任。  使学生已有的责任得到一贯保持而不一曝十寒。 (六)与家长沟通配合,多方面提供责任空间,形成多方面角色责任。
   学生角色责任形成,还只是片面的,不健全的,还应与家长沟通,在社会实践活动等诸多场合设置锻炼机会,使学生养成全面的责任意识,具有责任体验。 总之,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要使学生理解责任感、体验责任感,并且能担当起建设未来中国的责任。
    也就是让责任感成为一种习惯,成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他就会自然而然担负起责任,而不是刻意去做。这也就是我们做教师的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

2011-10-22

150 0

让他们先学会独立,在给他们举点例子

2011-10-22

179 0

    我们都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对各方面还并未十分成熟的中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尤为巨大。 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教师要“爱”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负责。
  家长希望孩子受到一流的教育,多学一些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明确作为一个学生的职责、义务。  在此过程中教师如何“做人”是最为关键的。教师“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行为”。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首先应当爱护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大到教育管理的每个环节,小到在班级和各种场合下的言谈举止,要处处给学生以表率,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五、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中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进行对他人负责中“孝敬父母”的培养,“勤劳节俭”等等方面的教育,更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
    学校随时与家长学生互通思想,增加家长对学校的认知程度。家庭教育是学生责任感培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联络”与“纽带”作用。 六、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各式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活动,重点提高学生思想修养,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目的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促进学生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和相互协作,增进彼此友谊,进而升华为集体感情和责任意识。
    好的活动会给学生带来好的影响,使学生们心情愉悦,产生自豪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这对凝聚力的产生和加强起到了催化作用。 责任感培养是一个由低到高不断升华,不断强化的过程,责任感的培养是从最基础的“对自己负责”,逐步上升到“对社会负责”这一层次。
  我认为,针对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如何做一个富有责任感的优秀学生应是我们的主要教育任务,逐步使学生从不够负责转向被动负责,直至形成主动负责 。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求职就业
公务办理
军事
时事政治
其他社会话题
法律
宗教
求职就业
求职就业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