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2016-12-22 22:19:16
根据应激源的性质可分为物理性和心理一社会性应激源。物理性应激源包括声、光、电、温度等,如高分贝的声音、强光、电击、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心理一社会性应激源包括个体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亲人的伤死病痛、人际关系问题、工作学习问题和经济问题等生活事件。 个体生存的物理环境的急剧改变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应激源。 个体生存的物理环境改变...[展开]
根据应激源的性质可分为物理性和心理一社会性应激源。物理性应激源包括声、光、电、温度等,如高分贝的声音、强光、电击、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心理一社会性应激源包括个体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亲人的伤死病痛、人际关系问题、工作学习问题和经济问题等生活事件。
个体生存的物理环境的急剧改变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应激源。 个体生存的物理环境改变,主要是指自然灾害所引起的物理环境改变,此时常还伴有巨大的经济损失、亲人死亡失踪、孤独等待救援等问题,应激源具有物理、心理、社会混杂的特点。
一般来说,精神病学临床与研究中主要关注心理一社会性应激源,即生活事件对精神心理活动的影响。既然在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上,应激反应侧重于情绪反应,而情绪反应与需要的满足与否有密切的联系;突然出现应激源导致个体的原有需要体系崩溃,是应激相关障碍发生的心理学基础。
需要体系的崩溃要靠个体动员自身的心理生理资源或外部资源进行修复,使之重新适应的生存环境改变。如果适应过程不能或时间过长,或适应反应强度过大,并导致个体的社会机能受损,就是应激相关障碍。
生活事件有消极(负性)事件与积极(正性)事件之分,有些令人求之若渴,有的唯恐避之不及。 通常只有突然的、有可能威胁到个体的生存或带来异乎寻常的痛苦的事件,即负性生活事件,达到一定强度才会引起应激相关障碍。
这一类事件就是所谓创伤性事件。除应激源外,还有一些因素决定应激相关障碍的发生、发展、病程及临床表现,如社会文化背景、'人格、教育、智力水平及生活态度和信念等。[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