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2015-12-14 18:27:57
发病的原因主要是感染了普氏立克次体,普氏立克次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胞内的微小球杆菌,大小为大小为(0。3~1)μm×(0。3~0。4)μm,革兰染色阴性。因为本身的酶系统不完善,不能完成三羧酸循环,需要从所寄生的真核细胞中获取辅酶A、NAD等物质才能繁殖生长。 传染源:该病的传染源是感染普氏立克次体的患者,从潜伏期末就开始具有...[展开]
发病的原因主要是感染了普氏立克次体,普氏立克次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胞内的微小球杆菌,大小为大小为(0。3~1)μm×(0。3~0。4)μm,革兰染色阴性。因为本身的酶系统不完善,不能完成三羧酸循环,需要从所寄生的真核细胞中获取辅酶A、NAD等物质才能繁殖生长。
传染源:该病的传染源是感染普氏立克次体的患者,从潜伏期末就开始具有传染性,到发病后1周传染性最强,病原体也可以长期隐伏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再次增殖、复发。 传播途径:人虱为传播媒介,主要是体虱,其次为头虱,阴虱一般不传播。
人虱在适宜的温度下存活(29℃左右最活跃),以吸人血为生,叮咬患者后,立克次体在虱子肠壁上皮细胞内繁殖,胀破细胞后立克次体进入肠腔,当再次叮咬人或者被人人虱死亡破碎后立克次体从人虱体内逸出,从人体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而感染人类。
人群易感性:人普遍乙肝,感染后可获得比较持久的免疫力。 流行特征:寒冷地区多发,冬春季发病较多,主要是因为穿衣服较多而洗换较少有利于人虱孳生及活动,战争、贫困等导致卫生条件差与本病流行相关。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