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生活 保健养生

为什么中老年人要养成低盐的饮食习惯?

为什么中老年人要养成低盐的饮食习惯

全部回答

2016-08-23

61 0
    现代中老年人的口味越来越重了,菜里放的盐越来越多,还是觉得没味,所以现在很多的麻 辣、酸辣食品特别受欢迎。其实,这对人体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民间自古就有“多吃咸盐, 少活十年”的说法。
   “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盐是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吃饭时菜里如果不放盐,即使山珍海味也如同嚼蜡。  盐不仅是重要的调味品,也是维持人体正常 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
  吃盐过少会造成人体内的钠含量过低,引发食欲不振、四肢无力、晕眩等; 严重时还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肌肉痉挛、视力模糊、反射减弱等症状。 但吃盐多了也对人体有害。长期食盐过量,可导致高血压、中风、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健康人通过饮食摄取盐,每人每日最佳食盐量不应超过6克。长期食盐量低 于6克,可使25-55岁人群的收缩压降低1。2千帕(9毫米汞柱),到55岁时冠心病死亡率可减少 16%。
  因此,有专家提出:“远离高血压,从限盐开始。”下面我们就推荐一些限盐的方法: (1)烹调时应尽量少放盐和含盐调味品,多用酱油、豆酱、芝麻酱调味,或用葱、姜、蒜等 香料提味。  5克酱油、20克豆瓣酱所含的盐分才相当于1克盐,而且做出的菜比直接用盐味道更好。
   (2)适当改善口味,用甜、酸、辣味代替咸味。比如运用蔗糖烹制糖醋风味菜,或用醋拌凉菜, 既能弥补咸味的不足,还可增进人的食欲。 (3)可以利用蔬菜本身的味道,如番茄、洋葱、香菇等,和味道清淡的食物一起烹煮提味, 如番茄炒蛋。
     (4)尽量改变青菜的烹调方法,能生吃的生吃,不能生吃就凉拌,实在不行再炒,这样既可 以减少青菜中水溶性维生素的流失,还可以省油、控烟、调节用盐量。 (5)炒菜出锅时再放盐,这样盐分不会渗入菜中,而是均勻散在表面,能减少摄盐量。
  或把 盐直接撒在菜上,舌部味蕾受到强烈刺激,能唤起食欲。   (6)鲜鱼可釆用清蒸、油浸等少油、少盐的方法;肉类也可以做成蒜泥白肉、麻辣白肉等菜 肴,既可改善风味,又减少盐的摄入。
   (7)喝汤时最好喝淡汤,不需放盐,用蘑菇、木耳、海带等提色、提鲜就足够了。 (8)另外,酱肉、香肠、烧鸡、熏肉等熟食的含盐量比一般菜肴高1-2倍,食用这些食物时 要注意减盐。   另外,肾脏病人也要注意少吃盐。
  因为,肾病、肾功能不好的人排尿少,多余的盐分排不 出去,便会吸收水分来稀释这些盐分,结果使人体组织积水,导致水肿,所以,肾脏病人不能 多吃盐。患肝硬化腹水的人也不能多吃盐,不然腹水很难消退。心力衰竭的病人同样不能多吃 盐,不然水肿也难消退。
    盐会把水分保留在血液中增高血压,因此高血压病人也要注意不能吃 得太咸。 但是,人体对盐的摄入也不是绝对宜少不宜多,有时也要酌情而定。酷暑盛夏季节,因大量 出汗,使体内盐分丢失过多,则需随时补充丢失的盐。
  否则,体内的盐太少会引起肌肉酸痛、无 力,甚至发生昏迷抽搐的热痉挛。  所以,炎热的夏季,可以稍咸一些,出汗多时可在饮用水中加 入0。2-0。3克的食盐,以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
   总之,养成低盐的饮食习惯,需要有意识地控制,长期坚持下来,就会对口味偏淡的饮食习 惯,身体从中得到的益处也会在以后的生活中体现出来。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生活
保健养生
服装/首饰
美容/塑身
购车养车
家电
礼节礼仪
美食/烹饪
购物
购房置业
婚嫁
生活常识
家居装修
交通出行
起名
育儿
保健养生
保健养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