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爱问首页 爱问商城

怎样理解会计恒等式是设置账户的依据?

怎样理解会计恒等式是设置账户的依据??

    1简介编辑 会计恒等式改革了会计原恒公式,即“资金占用总额=资金来源总额”,取而代之以能够体现企业作为法人的权利和义务的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它揭示了各会计对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 会计恒等式 记帐、试算平衡及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不同会计期间,它的会计恒等式表示方法也不相同。 &nb...全部

    1简介编辑 会计恒等式改革了会计原恒公式,即“资金占用总额=资金来源总额”,取而代之以能够体现企业作为法人的权利和义务的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它揭示了各会计对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 会计恒等式 记帐、试算平衡及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不同会计期间,它的会计恒等式表示方法也不相同。   2数量关系编辑 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即:资金运用=资金来源。 该等式是会计记账、核算的基础,也是编资产负债表的基础,它表明了股东与债权人两者在企业的资产中到底占了多大份额。
  在负债不变时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方向变化,所有者权益不变呢,资产就与负债同方向变化,而当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都变化的时候,其资产的变化则等于两者之和。   会计等式(2):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即:得到的-付出的=赚的(或亏的) 企业的目标就是赚钱,只有取得的收入抵消为这笔收入所花的费用还有剩余,企业才算是盈利了。
   会计等式(3综合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会计恒等式 企业在经营中,“收入-费用=利润”中的利润就表明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也就是企业资产增多,从另一个方面说,这一时刻负债不变,赚与赔都是股东的。
     新的所有者权益=旧的所有者权益+利润=旧的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而,新资产=负债+新所有者权益=负债+旧的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3等式原则编辑 第一个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状况,也就是企业经营中的某一天,一般是开始日或结算日的情况;而第二等式反映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情况,所有的资产都是为了赚钱,而资产一旦运用并取得收入时,资产就转化为费用,收入减去费用即为利润,又叫净收益。
    净收益又会做为资产用到下一轮的经营,于是就产生了等式三。等式三并没有破坏等式一,当利润分配后,分成股东收益和一部分交税后,等式三便消失了,又成了等式一。所以会计六要素不管如何转变,最后都会回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
  在实际工作中要是等式不平了,那就说明记帐有错。   会计是有会计的游戏规则的。会计有如下前提需要考虑。 主体明确 前提之一就是主体要明确,就是说到底给谁记帐。公司是公司,个人是个人,经济责任一定要划分清楚,公司的钱不能装进自己的腰包里,个人也不能花公司的钱办自己的事,只有等到公司分了红,钱算自己的时候才可以的。
     比如,有两人合开的公司是卖显示器公司,共购进了两百台显示器,每台一千元,也就是说资产有二十万,但假如公司破产,就没有核算的必要了。 持续经营 会计还有一个假设前提,就是会计主体是持续经营的,这样,投出的钱赚回来,债务才能还清,最后才能有钱赚。
  收起

2015-05-14 10:16:57
0 0
收起 提交
加载更多

相关推荐

怎么理解,会计恒等式“有借必有...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记住他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

会计恒等式是什么?

  会计恒等式是指运用数学等式的原理来描述会计要素之间相...

更多相关问题

相关栏目

加载中...

提问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 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