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2016-12-18 13:16:32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 生命,中风患者无论是急性期、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均易发生便 秘。便秘的出现大大增加了发生再次中风的危险性,因此对中风 后出现便秘的患者应积极进行调治。 中医通常将中风患者出现的 便秘分为燥热内结、腑气不通和气虚血瘀、脉络痹阻型进行辨证治 疗,其疗效较好。
(1)燥热内结...[展开]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 生命,中风患者无论是急性期、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均易发生便 秘。便秘的出现大大增加了发生再次中风的危险性,因此对中风 后出现便秘的患者应积极进行调治。
中医通常将中风患者出现的 便秘分为燥热内结、腑气不通和气虚血瘀、脉络痹阻型进行辨证治 疗,其疗效较好。
(1)燥热内结、腑气不通型:此型以胃肠积热,腑气不通为主要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是在中风症状(如肢体偏瘫,手足麻木,语言 不利,口眼埚斜,甚至神志不清等)的基础上出现大便秘结不通,恶 心呕吐,腹胀等。治疗应以通腑泄热为原则,方选小承气汤或调胃 承气汤加减。药用大黄(后下)12克,芒硝(溶化服)10克,枳实9 克,玄参、麦门冬各15克,甘草6克。
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药 液200毫升,分2次服。若神志不清者可用鼻伺法,大便得下则停 服。服药后大便得下,腑气得通,邪热燥结可去,则中焦气机通畅, 气血运行畅达,中风诸症也可缓解,特别对促进神志清醒大有好 处。
(2)气虚血瘀、脉络痹阻型:此型以气血虚弱,脉络瘀阻,肠失 儒润,腑气不通为主要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是在中风症状(如肢体 偏瘫,痿软无力,手足麻木,语言不利,口眼埚斜,口角流涎等)的基 础上出现大便干结难下,气短乏力,神疲肢倦等。
治疗应以益气活 血,化瘀通络,润肠通便为原则,方选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用黄芪30克,赤芍、川芎、当归各12克,地龙15克,桃仁、红花、郁李仁、 火麻仁各10克,甘草6克。 每日1剂,水煎2次,分早晚服。
也可 配合服用中成药五仁润肠丸(每次1丸,每日2次)。[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