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养四川孤儿可以留下联系方式帮助
这次汶川地震造成了很多孩子失去父母、失去亲人,正是需要你这样的热心人来帮助他们,抚养他们成长。你如果有心要领养的话,建议你了解一下相关领养程序和手续。等这次地震抢险告一段落后,政府肯定要鼓励这种领养行为的。 你不妨先作一些前期准备,比如领养手续和相关证明:
收养人应当向收养登记机关提交收养申请书和证件、证明材料:(一)收养人的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二)由收养人所在单位或者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本人婚姻状况、有无子女和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等情况的证明;(三)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的身体健康检查证明。
民政部表示,对于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孤...全部
这次汶川地震造成了很多孩子失去父母、失去亲人,正是需要你这样的热心人来帮助他们,抚养他们成长。你如果有心要领养的话,建议你了解一下相关领养程序和手续。等这次地震抢险告一段落后,政府肯定要鼓励这种领养行为的。
你不妨先作一些前期准备,比如领养手续和相关证明:
收养人应当向收养登记机关提交收养申请书和证件、证明材料:(一)收养人的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二)由收养人所在单位或者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本人婚姻状况、有无子女和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等情况的证明;(三)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的身体健康检查证明。
民政部表示,对于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孤儿和暂时查找不到父母的儿童,已由当地政府予以妥善照顾和安置,并尽一切可能查找孩子们的父母和亲人。在灾区的生产和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后,地震灾区孤儿的收养工作将依法展开,使符合法定条件的收养申请人依法收养灾区孤儿。
您可以拨打收养地震孤儿咨询热线:
四川开通收养地震孤儿咨询专线
028-84423064;028-84423065
主要职责:
接受全国各地的有关收养灾区孤儿方面的咨询并负责解答
早报讯“别哭!别哭!这是一场灾难,你们幸存下来,就好好活下去。
”总理安慰四川地震孤儿们的画面深深触动人心。昨天,在社区论坛上,很多业主表示想要收养地震孤儿,甚至一个专门的四川地震孤儿收养网站也迅速建立起来。
记者昨天从四川省民政厅了解到,四川省民政厅目前已开通两部收养咨询热线:028-84423064;028-84423065。
上述两部热线将接受全国各地有关收养灾区孤儿方面的咨询和负责解答。
据四川省民政厅福利处消息,目前全国各地的单位和个人打来了很多电话,表达了想收养灾区孤儿的愿望。
“截止到今天下午3点,已经登记明确表示愿意收养灾区孤儿的有28个单位和个人。
申请人分布在北京、山东江苏等全国多个省份。”福利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目前,咨询专线已经把各地的收养申请人记录登记下来,等灾后收养程序确定后再予以联系。在这个大名单中,请求收养最多的是唐山市迁安中心福利院。
该院表示可以收养100到200名孤儿。
有孤儿已送当地福利院
四川省民政厅福利处处长叶路告诉记者,目前灾区一共有多少名孤儿,尚在统计之中。“仅绵阳,14日就有10余名孤儿已经被送到了当地的福利院。
”
在这10余名儿童中,有一部分目前还不能确定父母是否双亡。由于抢救还在继续,只能等灾后再进一步核实。“这个数目最终不会太多。”叶路称。
叶路表示,各地对灾区孤儿表示的关切,他们代表当地民政部门表示感谢。
根据收养法等收养程序,灾区的孤儿会先被安置到灾区的福利院。“如果灾后这些孤儿确定父母双亡,而且近亲属放弃抚养权的话,可以进入收养程序;也可以由政府出钱,找寄养家庭代养。”
网友纷纷要收养地震孤儿
记者搜索看到,在天涯、猫扑、网易、搜狐、中华网等数十个论坛上,都有不少网友发帖表示想收养这次地震中成为孤儿的可怜孩子,而在北京天通苑、回龙观等多个社区论坛上,收养地震孤儿的帖子也引起了大家关注。
一位北京的刘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正在重庆出差,看到了总理安慰地震孤儿们的画面,“太揪心了,当时我就想收养一个这样的孩子,我爱人也跟我不谋而合,还专门打电话跟我商量这事。”
一个专门的四川地震孤儿收养网站也迅速建立起来。
创办者蔡先生说:“自己在网上看到许多个人想收养孤儿的信息,于是想建个论坛,把这些信息统一起来。”蔡先生还召集了公司的三名技术人员和一名美工,让他们放下手里的工作,从早上到中午仅仅3个小时,建立了一个供大家上传领养地震孤儿信息的专门论坛。
论坛建立仅仅半天时间,注册就达到一百多人,论坛流量已经过千。在一个网友发的领养孤儿报名帖上,填写资料的人已经达到58人。
记者致电北京市民政局热线,询问如何收养灾区孩子,工作人员表示,一般来说收养人要满足四个条件:无子女,年满三十周岁,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不过根据不同情况,具体收养条件会有变化,但因为目前民政局系统信息主要还是领养北京孩子的情况,对于如何收养灾区孩子,还得咨询灾区当地民政机关。
《北京晨报》供稿。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