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的概念是什么?

答:围产期就是指整个孕期的啊。

3回答
2019-06-05

辩论什么论据能支持人若为己,天诛地灭?

答:“人性自私论”起源的基础及最终的消亡应该可以支持您的观点,祝您辩论成功!

3回答
2019-06-05

老子的哲学是什么哲学

答:道家无为而治为核心内容的哲学思想,倡导凡事顺其自然。

3回答
2019-06-04

人为什么而活?

答: 关于人类的存在,教科书说上说是必然的。但在当今天的科学界占多数的说法是,人类的存在纯属偶然,用H. J. Blackham的话来说:“人乃是一群盲目凑合的产品,对其将来的命运,没有预知的先见。更可悲的,任何聪明智慧,任何勇气热忱,都不能救人免於死亡。自古以来,人类一切的努力、一切的愿望、一切的丰功伟绩,都将随著这大千世界同归於尽。人类聪明才智所建的人间天堂,亦必一同埋葬在这伟大宇宙最後毁灭的废墟之中。任何哲学都不能推迟这个事实。人类灵魂只能从这些绝对虚无的真理中找到安息!” 生命、人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秩序和几率的产物,不过是不断演变的宇宙当中的偶然、短暂的存在。他只是“存在”着,本身并不具有目的。但是个体的人生可以有目的、有意义。这应该作为无神论的“精髓”。这就是说,人的存在就是要合乎人之所以为人的目的性。问题的关键是,人何以成为其人?也就是人的本质在哪里。按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但这种说法太虚,太形而上,太看不见摸不着。就按马氏的理论吧,我想应该这样简单而明了的表示:人就是思想。 然而,人仅仅有思想就能获得全部意义吗?因为人生的意义必须有二大块组成,才是完整的。即形式意义和实质意义。 前者是指思想意义,后者是生存意义。而后者必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快乐。-比如我吃饱肚子,我穿时尚衣服,我有性伴侣,我独子登科等等等。我的人生是有明确的这样目的组成。于是我才有了诸如“终极关怀”“幸福”、“美好”、“道德”之类那些形而上的模糊状东西。用一种较高深一点的话说:即,在生存的意义上抵达思想之形式。如此,作为个体的人生的价值由此体现。 如果人类的生存没有意义,思想的意义又何在呢?人类历史一再提醒我们的,人的生存快乐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而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大都舍本求末,一味地思想思想。这对人本身追求快乐的原则来说,不是件好事。即是三讲教育深入人心,情形也不容乐观。 而在人的生存快乐上,最大的快乐还是肉体的快乐。看官也许要说,肉体的快乐那不是与蓄生的快乐一样了么?人之为人的特质呢? 问题是,人的肉体的快乐与蓄生的肉体快乐,是否一样?结论应该是否定的,因为人对肉体的快乐是要用精神来体验的,而这是蓄生所没有的。 这里,科学不能解决快乐的问题,宗教也同样不能提供出路。实际上,宗教在生命的意义、人生的目标这样的事情上能够提供我们“芸芸众生”的,是一场“竹篮打水”的命运,是一种虚无的慰藉。什么“顿悟”,什么“人肉狗肉”“西来意”, 什么“诸佛玄妙义理不关文字”,这都是想造成一种人人都都接受的方便说法而已。这正是这种宗教的机巧所在-----为了普及,搜罗受众的目的。这是一种对生命的狡猾的安慰剂。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三大冲突,科学与政治可以解决前面两个,而第三个冲突最重要的是,还是即时通过一种美好,或者说是无害的肉体渲泻来解决。 这不仅仅仰赖教育和宗教才能使我们免于肉体痛苦或诱惑。 说穿了,人的个体生存意义就在于即时的快乐。因为明天我们不知何往。 当然,你也可以充当自命不凡的“超人” ;也可以承受荒诞与虚无的快乐;可以选择那古兰经上安拉的救恩,或选择“背负十字架的苦难”;更可以选择前贴所说的佛教以及那些不立文字的禅宗。 对于我,在短暂的行将消失的生命中,我已选择了在一座山上居住,与墓地为伍,正体验着那些无梦睡眠者的快乐。

3回答
2019-06-04

谁是中国辨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开山之祖

答:这个说法不成立,辩证唯物主义是近代中国人从西方引进的,不是本土诞生发展的,所以谈不上开山之祖。

3回答
2019-06-04

想学习“哲学”该如何着手?

答:两种方法,一个是先学理论并在实践中检验它,然后提高理论水平.一般的大学生都是这么学的. 另一种是从实践中产生理论,在和别人的系统理论相比较.提高自己或批评别人.有所成就 的学者都是走的这条路.

3回答
2019-06-04

如何理解“以人为本”?

答:以人为基础,根本和中心来考虑、权衡和处理一切问题

3回答
2019-06-04

自己选择的未必就是最好的

答:  首先是靠什么来“选择”,是靠“喜好”还是靠“智慧”,如果是靠“喜好”你认为最好它就是最好,别人的意见未必能听进去;如果是靠“智慧”又怎能确定你认为的“智慧”、“理性”是真正的智慧、理性呢?……   然后什么是“好”?、什么是“最好”?。它首先是人的判定,其次区别好与不好一定是通过某种参照物来加以区别的,当参照物不确定的时候“好”与“最好”也是不确定的……   再后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昨天的“最好”已被今天的“最好”替代,今天的“最好”也会被明天的“最好”超越,不仅你的选择未必是“公认”或者“所谓智慧”认定的“最好”,而且在欲望的作用下应经拥有的往往不被重视,追求“明天”的过程中却往往不知不觉中把“今天”失去……   通常人往外看,“哲”却往里看;人在往前看,“哲”却往回看。有里才有外,有回才有前。“所谓的先哲”称应珍惜时间不过是因为时间对于它们相对缺少而已,富翁不珍惜金钱不过是因为金钱对与它们相对不缺少而已。仅凭一句所谓哲理的话既没有教育意义也没有引导意义……   “自己的选择未必最好。”换言之“别人替你选择的也未必最好”。这句话的优势在于它不是肯定句式而是否定句式,多考虑些“未必”,“坏的”排除得多了就算不是“最好”也会离“好”越来越近……

3回答
2019-06-04

人的解释是什么?

答: 生物学家的解释: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种的动物。 化学家的解释:是众多有机物的集合体 现代汉语词典》对人的解释是“能制造工具并能熟练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当代人学家张荣寰2008年3月给人以合理的解释:人是自然(多维度生物圈)的本我存在;人是超越万物的灵长;人能在生物圈获得两个层次的和谐幸福,即初级追求真、善、美所获得的和谐幸福;高级追求价值、意义、超越所获得的和谐幸福。人的本质即人的根本是人格,人是具有人格(由身体生命、心灵本我构成)的时空及其生物圈的真主人。人的赋新即人在世界上的使命就是为了人格及其生态文明的不断上升和赋新,以实现和谐幸福的目的。人的发展即人的三方面的发展。一是人格发展;二是生态原理;三是产业发展。人的文明出现,以文明是人的人格、生态、产业的上升直接导致文明的出现,文明是血缘、种族融合与人的探索、信仰真理共同发展的结果。人的终极目标以人类共同体及其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迈向更高文明的必由之路,以实现更高层次的和谐幸福。 人类将重新发现了人和人格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能力,人要砺练人格,个性应该智慧;一致幸福的求实精神,人对人首先要研究个究竟,决不满足于对其他事物的一知半解,为创造现实幸福生活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把人从以往历史、民族、宗教、地域划分的桎梏下解放出来。

3回答
2019-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