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有什么?

答:关汉卿,号“己斋叟”,“元曲四大家”之一。生平事迹不详,根据零碎的资料来看,他是金末元初人,活跃于约1210年至约1300年(元成宗大德)间。主要在大都(今北京)附近活动,也曾到过汴梁、临安(今杭州)等地。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 <br/>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一颗捶不扁、炒不爆、砸不碎、煮不透响当当一颗铜豌豆”的形象也广为人称。水星上有一座环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 <br/>白仁甫(1226年-约1306年),名朴,号兰谷,字仁甫。中国元代杂剧作家。真定人(现河北省)出身于金朝的官僚家庭,在金末混乱动荡的年代,被元好问收养。后移居南京。作为在野的一代名士,专注于诗酒和杂剧创作。 <br/>马致远(1250年?-1323年?),字东篱,中国元代初期杂剧作家,大都(今北京)人。作品以反映退隐山林的田园题材为多,风格兼有豪放、清逸的特点。有描述王昭君传说的《汉宫秋》以及《任风子》等。《汉宫秋》被后人称做元曲的最佳杰作。作品收入《东篱乐府》。 <br/>与关汉卿,白仁甫,王实甫(一说郑光祖)等人并称元曲四大家。 <br/>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生卒年不详。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生平甚无记载,只知他“为人方直”,不善与人交往,一生写过18种杂剧,其中《倩女离魂》(全名《迷青琐倩女离魂》)著名。伶人称他为郑老先生,死后由伶火火葬于杭州灵隐寺。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曲词,有小令六首,套数二曲流传。

1回答
2019-06-18

金堤关外瓦岗山中是什么诗

答:严格说来不算是诗,只能算是拼凑的四言短句,一般的诗,至少要三句,两句,只能算是凑句。

1回答
2019-06-18

渡荆门送别出题

答:(1)请写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1分)<br/>(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 任选一个角度进 行赏析。(2分)<br/>【答案】 (1 )(1分) 仍怜故乡水,万 里送行舟。 (2)(2分) 答题示例:①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②赏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④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br/><br/><br/>12.诗的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br/>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br/>13.展开想象,写出“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所展示的意境。<br/>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br/><br/><br/>渡荆门送别阅读答案 <br/>12、对故乡山水的眷恋之情<br/>13、示例:俯视江面,月亮照在江水里,就像天上飞下来一面镜子,明亮耀眼;仰望天空、云气簇拥而来,就像海上结成了一座座楼阁,新奇美妙

1回答
2019-06-18

下列诗人中哪一位不是唐朝人?( ) A、张若虚 B、张九龄...

答:C张先是北宋人

4回答
2019-06-18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这首诗句是描写什么季节的?

答:村夜 <br/>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七绝】 <br/>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br/>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br/>注释 <br/>【注释】:<br/>这首诗没有惊人之笔,也不用艳词丽句,只以白描手法画出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信手拈来,娓娓道出,却清新恬淡,诗意很浓.<br/>“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苍苍霜草,点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行人绝迹,万籁无声,两句诗鲜明勾画出村夜的特征.这里虽是纯然写景,却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萧萧凄凉的景物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感情.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比直接抒情更富有韵味.<br/>“独出门前望野田”一句,既是诗中的过渡,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又是两联之间的转折,收束了对村夜萧疏暗淡气氛的描绘,展开了另外一幅使人耳目一新的画面:皎洁的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远远望去,灿烂耀眼,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月明荞麦花如雪”,多么动人的景色,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他暂时忘却了自己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这奇丽壮观的景象与前面两句的描写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诗人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换写出人物感情变化,写来是那么灵活自如,不着痕迹;而且写得朴实无华,浑然天成,读来亲切动人,余味无穷.无怪《唐宋诗醇》称赞它“一味真朴,不假妆点,自具苍老之致,七绝中之近古者”.

1回答
2019-06-18

王者荣耀李白凤求凰1788点券怎么冲好

答:微信好一点,打98折,可以省一点钱。

2回答
2019-06-18

古诗中。五言绝句是四句诗,每句都有5个字。七言绝句有四句,每句...

答:分析:如果去掉13首五言绝句,那么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就相等,则字数相差是:13×5×4 20=280字,因为每首五言绝句比七言绝句少8个字,所以七言绝句有:280÷8=35首,由此可得五言绝句就是35 13=48首.<br/>解:假设去掉13首五言绝句,则五言绝句比七言绝句的总字数少了:13×5×4 20=280(字),<br/>因为1首五言绝句比1首七言绝句的字数少:4×7-4×5=28-20=8(字),<br/>所以七言绝句有:280÷8=35(首),<br/>则五言绝句有35 13=48(首)。

1回答
2019-06-18

下列不利于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的是?

答:C生产一次性筷子,大量消耗木材,恰恰降低了我国森林覆盖面积,所以选择C。<br/>D选型是迷惑项,但是塑料和木材无关,故排除。。

1回答
2019-06-18

绝句 王庭筠 诗意

答:^<br/>       首句诗人用“瘦”字将具有清瘦形象的竹和具有清瘦风格的诗联系起来,为全诗定下了清瘦的意境氛围。第二句的“人梦香”则将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梅花在月光中发出幽香,这香气浓郁、悠长,还伴随诗人进入梦乡。将竹与梅这样的自然物象与诗与梦这样的人为之物融合在诗句中,构成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的高妙意境,这就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描写出诗人居处清幽的意境。<br/>       三四两句写今夜之月不肯下西厢,透露出一股月与人不能互通情愫的遗憾或幽怨的情绪。

2回答
2019-06-18

《饮湖上初晴后雨》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什么?

答:《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绝,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其中第二首广为流传,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最恰当评语。 饮湖上初晴后雨 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文学赏析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从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也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1回答
2019-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