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又名孩儿参、童参;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广泛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北、东北和西北等地,药材主产于江苏、山东,安徽等地亦产,目前已被卫生部确定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材名单”。  现将太子参在种植养护管理过程中出现花叶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症状:  病株矮小,叶上出现斑驳花叶,叶片皱缩,块根小,根数明显减少。太子参产区5月症状明显。  2、病原:  已知毒原种类有:TMV称烟草花叶病毒的一个株系,病毒粒体杆状,长约300nm;TμmV称芜菁花叶病毒,属马铃薯Y病毒组,病毒粒体线状,长680一780nm,病叶细胞内有风轮状内含体;CMV称黄瓜花叶病毒,属黄瓜花叶病毒组。病毒粒体球状,直径约30nm;BBWV称蚕豆萎蔫病毒。病毒粒体球状,大小25nm,在病叶细胞内有晶格状内含体。  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毒靠带毒的太子参种根为繁殖材料或由带毒的蚜虫传毒,引起发病,扩大为害。太子参生育期蚜虫发生量大及管理粗放发病重。  4、防治方法:  (1)利用茎尖脱毒,进行热处理,培育无毒种苗。  (2)种子经0℃低温处理40一60天后播种,培育无毒实生苗。  (3)及时防虫确保种苗不带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