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菌核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丹参茎基部、芽头及根茎部,严重影响丹参的产量与质量。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1、发病症状病变部位逐渐腐烂变成褐色,在病部表面、附近土面以及茎秆基部的内部,发生灰黑色的鼠粪状菌核和白色的菌丝体。与此同时,病株上部茎叶逐渐发黄,最后植株死亡。2、防治方法一是选用对菌核病具有较强抗性的品种,提高种子质量。二是实行轮作,与水生作物实行三年以上的轮作,减少虫害的发生。三是加强田间管理,植株合理密植,改善栽培田环境和巧施磷肥,培育壮苗,提高植株抗病力。四是在病发初期,喷洒40%菌核净l500~2000倍液或50%腐霉利1000~12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7~10天1次,连续喷药2~3次。五是在发病中前期,喷洒药剂20%硅唑咪鲜胺30ml+恶霜菌酯25ml,兑水15公斤水,5—7天用药1次,连用2-3次;六是在发病中后期,喷洒药剂霉止50ml+10%多抗菌素15g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5g或56%嘧菌酯百菌清30mg,兑水15公斤,3—5天用药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