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霉斑穿孔病分布于各桃产区。又名桃褐色穿孔病,危害桃树叶片、枝梢、花芽和果实。 【桃霉斑穿孔病症状】 桃霉斑穿孔病为害叶片初期症状 桃霉斑穿孔病分布于各桃产区。主要为害叶片和花果,叶片染病,病斑初为圆形,紫色或紫红色,逐渐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后变为褐色。湿度大时,在叶背长出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子实体,有的延至脱落后产生,病叶脱落后才在叶上残存穿孔。花、果实染病,病斑小而圆,紫色,凸起后变粗糙,花梗染病,未开花即干枯脱落。枝干染病,新梢发病时以芽为中心形成长椭圆形病斑,边缘紫褐色,并发生裂纹和流胶。较老的枝条上形成瘤状物,瘤为球状,约占枝条四周面积1/4—3/4。 【病原与发生规律】 Clasterosporium carpophilum称嗜果刀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被害叶、枝梢或芽内越冬,翌年,越冬病菌产生的分生袍子,借风雨传播,先从幼叶上侵入,产出新的孢子后,再侵入枝梢或果实,4月中下旬即见枝梢发病。低温多雨利其发病。叶片在5、6月发病,随着下雨量增多,病害在树冠内扩大蔓延。病菌对枝条的侵染,至少要连续24小时的潮湿才能侵染成功。在一年当中,雨水多的时候就是病害出现高峰期。土壤缺肥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加强桃园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 2、对地下水位高或土壤豁重的桃园,要改良土壤,及时排水,合理整形修剪,及时剪除病枝,彻底清除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菌源。 3、于早春喷洒下列药剂: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异菌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l:1:100—160倍式波尔多液;30%碱式硫酸铜胶悬剂400—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