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山茱萸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又名山芋肉、药枣、实枣儿、枣皮、肉枣等,为我国常用名贵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 山茱萸炭疽病危害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6月中旬就有黑果和半黑果的发生,产区群众称为“黑疤痢”。不管老区和新园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出现,果实被害率为29.2%~50%,重则可达80%以上。 果实感病后,初为褐色斑点,大小不等,再扩展为圆形或椭圆形,呈不规则大块黑斑。感病部位下陷,逐步坏死,失水而变为黑褐色枯斑,严重的形成僵果脱落或不脱落。病菌在果实的病组织内越冬,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由风、雨传播为害果实而感病。 病害的严重程度与种植密度、地势与地形有关,树荫下、潮湿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的发病重,一般7~8月多雨高温为发病盛期。 山茱萸炭疽病防治方法 (1)秋季果实采收后,及时剪除病枝、摘除病果,集中深埋,冬季将枯枝落叶、病残体烧毁,减少越冬菌源; (2)选育抗病品种,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3)加强田间管理,进行修剪、浇水、施肥,促进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 (4)苗木运输过程中加强检疫,防止将病菌带入; (5)在初发病期,喷1:1:100波尔多液,中期每月上、中旬喷50%的多菌灵800-1000倍液,8~9月每隔半月喷1次,连续喷2次或及时喷施25%施保克乳油10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进行防治。 (6)栽种前,用0.2%的抗菌剂401浸泡24h,以保证苗木健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