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是一座明清时期的皇家祭祀建筑,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天坛路1号,是中国古代祭天活动的代表性建筑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天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当时的皇帝朱棣为了祈求丰收和国泰民安,决定修建一个规模宏大的祭天建筑。天坛的建筑群分为内外两重,内圈为祭天殿、皇穹宇、祈年殿等建筑,外圈为环形墙和四座角楼。天坛建筑群的规划和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天文学、数学、哲学等学科的精髓。

在明清两代,每年农历正月初一,皇帝都要亲自率领文武百官来到天坛祭天。祭天仪式包括进香、祈福、献祭等环节,是中国古代皇帝权力和神权合一的象征。

随着清朝的衰落,天坛的祭天活动逐渐减少,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完全停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坛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并在1951年成为公园向游客开放。

目前,天坛已经成为北京市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学习和参观。同时,天坛也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场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