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方法

新疆和田玉籽料判断方法外观:第一个特征,籽的每一个平面都是凹面,而且比较自然。呈浑圆状,磨圆度好,润性好, 表面厚薄不一的皮壳由玉石细脉所致。皮子微透明,手握住一两分钟即可见表皮的“汗毛孔”。在10倍放大镜下可见表皮呈现毛毡状交织结构。

颜色:和田玉籽料在河床中经过长期冲刷磨砺,自然受沁,皮色由深变浅,表现自然,呈褐色的松花状、水草状形态。裂隙处颜色由浅至深、沁入内部。

皮色:皮色老结、过渡自然。和田玉籽料的皮色是原石经过长期风化、水解和大气循环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对于具体一块籽料来说,颜色的形成是阶段性的,即沁入和田玉中的颜色由深入浅,具有层次感,或呈过渡渐变,外皮与肉质保持一致。

无皮色:无皮色的和田玉籽料的肉色与皮色混为一体,在白玉或黄玉的表面常见一层包浆或沁色 和田玉籽料的仿制品主要通过染色、做假皮和磨圆三种途径来处理,仿制品的外形常过于完美,显得不自然;表面没有磕碰的痕迹,碰撞坑与外部光泽不一致。和田玉籽料表面可见磕碰痕, 有天然形成的“指甲纹“;多数表面硬度比较高,且比较均匀。人工打磨的仿和田玉籽料不但没有“指甲纹”,还常可见磨砂和抛光的痕迹;经过漂白和褪色的表皮,可见蚀痕;硬度表现为大面积的偏低,仿和田玉籽料的“假”在颜色上表现最为明显:颜色过于浓艳,没有渐变或过渡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