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而言,银根紧缩的硬币背面,是通胀的袭击。

央行紧缩银根,对大多数有贷款需求的中小企业来讲,无疑是难上加难。他们正在或即将承担通胀的压力。

在近日一场财富沙龙上,财经学者、工人日报要闻部主任石述思认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2010年是他们痛苦指数最高的年份。”

通胀正在波及所有企业,首当其冲的影响就是人力成本。

“今年员工要求加薪100%。”南京金海威国际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周先生喃喃自语,“快到年底,我们的员工开始流出,因为我们公司的模式对于南京一些中小企业非常具有吸引力,很多中小企业都来我们公司挖人。”

这不是金海威一家公司面临的情况,天士力(600535)集团是国内一家以大健康产业为主线的大型制药企业,其上海大区销售经理陈玲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公司员工工资上涨20%左右,即使如此,仍有很多人去了外企。

人力成本提升更让纺织行业深感痛苦,“原先一般工人的工资是1400~1500元,现在都是2000~2500元左右,即使如此,也很难招到人。”华润纺织集团香港公司的一位副总经理说。华润纺织是中国纺织业最具规模的大型企业之一。

机械制造企业也无法避免人力成本抬升的压力,江苏罡阳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苏一家从事摩托车和汽车配件加工的企业,公司总经理陈杰告诉记者,公司2010年的人力成本已经增加了10%。

除了人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也是企业主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普通棉纱价格从26000元/吨涨至现在31500元/吨,价格的上涨让企业难以承受。”山东天宏棉业纺织有限公司业务经理王华说,不过他表示,公司一直使用储备原料,而一些中小企业已经生存困难。

原材料成本上升,食品、养殖、饮料行业被认为是受益者,但受益程度深浅不一。新希望(000876)集团养殖事业部唐凡坦言,“今年感受最明显的是人工成本上涨,涨幅达到20%左右。因为下半年玉米、大豆价格上涨都比较大,饲料成本大约上涨15%~20%。”

除了上述因素,对于外贸企业来说,汇率波动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美元就是一只猴子!”法国一家汽车企业在国内的独家采购商任坚刚说,他去年与法国采购商签订欧元结算的合同,后来因为欧元贬值改为美元结算,现在则面临美元价格上蹿下跳的风险。

华润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大约有50%左右的终端产品对外出口,公司负责人认为汇率风险很大,“你无法像其他行业那样锁定合同利润,比如现在美元对人民币是6.4,未来可能是6.2,但如果你锁定合同,就可能拿不到单子。”华润纺织香港公司的副总说。

未来还有一个压力,那就是财务成本增加,“目前公司融资额还少,但随着银行对资金面收紧,未来这一块肯定会增加,我们可能需要向同业拆借资金,资金成本会提高很多。”金海威周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