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转轨开发国内市场靠的是企业家,靠的是“柳传志们”。张维迎
2010追问:我们为何要做大做强?
独家专访2010年度最具案例分析价值企业
艺之卉时尚集团董事长周胜及首席设计师赵卉洲

12月的深圳,天高云淡,街上已经可以不时地听到圣诞节的音乐,艺之卉时尚集团董事长周胜站在自己位于保税区的后现代味十足的办公室落地窗前陷入了沉思,他在等待一次没有任何采访提纲的独家专访,此次他是作为中国纺织报社《服装周刊》2010年度最具案例分析价值企业的企业家身份来接受采访的,这对于周胜这个惯于低调的传播学博士来说,多少有些出乎意料。而在隔壁办公室里,他的爱人艺之卉时尚集团首席设计师赵卉洲正在忙着招待各地蜂拥而来的代理商,当天正是艺之卉品牌年终订货会的繁忙日子。
周胜见到记者之后,他所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未来中国时装产业里能够长期存活下来的品牌不会很多,也就10个左右。”这句话正扣记者已经拟好的年度命题:我们为何要做大做强?
艺之卉是谁?
每年年终盘点的时候,中国纺织报《服装周刊》总是要依照当年的各类常规与突发指标,锁定一个当年最具案例分析价值的企业作为特定的采访目标,然后再由周刊派出资深记者进行独家专访,今年各项指标加权之后浮出水面的企业是:艺之卉时尚集团。而每年对于最具案例分析价值企业企业家的采访,成为《服装周刊》年终盘点中最受业界关注的一部分,这可能也印证了张维迎说的那句话:中国未来转轨开发国内市场靠的是企业家,靠的是“柳传志们”。
艺之卉这三个字在中国服装领域的符号意义非常明显,看到这三个字人们想到的就是时尚博物馆、新锐美术馆、鱼、艺术、收藏、女装、深圳、十佳设计师等等关键词,当然让人们想到的还有艺之卉时尚集团旗下的三个品牌:设计师品牌EACHWAY、意大利高端设计师品牌HUI以及时尚艺术生活方式类品牌SOFA,和一对伉俪:周胜与赵卉洲。
“艺之卉是谁?”当我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相信也是周胜和赵卉洲苦苦思索的问题,在他们的心目中,他们知道艺之卉是谁?艺之卉是什么样?但是他们需要用大众熟识的语言解读出来。赵卉洲曾经说过经典的一句话:“艺之卉是那样一个女人,当她与你擦肩而过的时候,你会忍不住回头看。"这几乎是所有女人的梦想,赵卉洲把女人“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境界升华到让男人无法抗拒地驻足回眸,“让男人回眸”,在周胜的注解里,是让那些有很深艺术品味、自信稍显高傲同时又闷骚的男人回眸,这是怎样的女人魅力,而他们希望这就是艺之卉的气质。
当然,对于传播学博士出身的周胜来说,他显然知道艺之卉的这种气质是需要具化的,于是艺之卉的鱼的图腾脱颖而出,女人是水做的,而水的灵魂就是鱼。周胜认为:“鱼,流线型的身影,丰富的色彩,优雅的姿态,温婉的性情,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的审美对象,聪慧、灵动、自由……鱼的种种特质,不只是其自身的天性使然,更是人类美好情感、理想和追求的投射。”
当下专属于中国时尚的东西是什么?
艺之卉曾经获得“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风格大奖”,但是,如果你要问艺之卉的风格是什么?可能一千个女人有一千种解读。 摆在赵卉洲面前的命题是:如何让这种风格更加标签化,让人们想到艺之卉,还会想到更加具象的时尚元素。
“我一直在思考当下真正属于中国时尚的东西是什么?”周胜说出这句话是用了很大的勇气的,他知道这不但是他寻找的问题,也是很多中国服装企业家和设计师们思考的问题,人们一直在破解这个问题的时尚密码。谁找到了,谁将首先在国际时尚舞台上发出声音,占领制高点。
学习艺术出身的周胜深知,具有风格很容易,但是具有区域符号意义的风格却是需要智慧的,而这种风格一旦被一个品牌所占有,其他的品牌就只能望其项背了。周胜在解释这种风格的时候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比如你去新疆、西藏或者云南,带回来具有当地特色的礼物,你可以不说,别人就知道你去了哪里。这就是区域符号。”
“对于中国时尚品牌来说,具有意大利风格,具有法国风格很容易,但显然这不是我们中国时尚品牌所追求的标签,我们要追求的是当下专属中国时尚的风格。”周胜每当说到“中国当下专属风格”的时候,都会微微皱一下眉头,乃至他的眉间已经有了两道明显的印记,这显然是困扰了他很久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何尝不是困扰了专业媒体以及整个产业很久的问题?
“唐朝有唐朝的风格,汉代有汉代的特点,明朝有明朝的元素,清朝有清朝的标签,而去除所有的这些时代属性,谁能告诉我真正属于中国元素的那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在当下,又用什么样的时尚符号表达?”周胜在问这些问题的时候,好像是在寻找答案,又好像他已经握有了这个问题的独家发布权。
“有人说艺之卉是在表达国际时尚语境下的东方气质?”我试探性地提问。
“也不完全对,艺之卉的符号是东方的,但一定不是日本的,也不是韩国的,她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精神。”
我们还能活多久?
如果你做一个调查,中国服装产业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我们要做大做强。”这句话说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乃至有很多人已经对这句话产生了反感:“我只想做一个有特色的小时尚公司,有何不可?”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做大做强?
“你会发现,任何一个领域,时尚集团也好,设计公司也好,广告公司也好,最终市场上能够留下来的品牌不多,也就是10个左右。”周胜又下意识地皱皱眉。
的确,记者在这个时尚产业1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就见识到了太多时尚公司的消失与退出,甚至有一位时装领域的领先企业的董事长在转而进军其他产业的时候,就曾经语重心长地对记者说:“你想过没有,品牌是有生命的,品牌会死的,不死的只有不断创新。”“千年的寺庙常见,百年的品牌不常见。”记者的一位企业家朋友也感同身受。而周胜想要做的恰恰就是“百年品牌”。
“艺之卉在做很多国际奢侈品大牌才能做的事情。”很多熟识周胜的朋友为此捏了一把汗,艺之卉在艺术的道路上能走多远?能做多久?甚至在有些专家的心里都没底,他们认可这座标杆,但他们也深知,不是每一条看似正确的道路都能够通往成功的,时机和实力非常重要。
但是,如果你理解了周胜要做“百年品牌”的目标,你就理解了他目前所做的任何与之相关的尝试,深圳本来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这里发生的每一件超前的事情都可能成为以后中国模式的范本。
“当我有能力融入到历史中去的时候,我就是历史。”周胜说。

记者手记
我不得不承认,作为一名女记者采访女装品牌是有压力的,他们不但会关注你的衣着,还会挑剔你的发型,看你的眉毛是否修得得体,你的皮鞋是否一尘不染,甚至你的手链,你的配饰……因而,在周胜开始讲女人气质的时候,我不得不在他办公室的沙发上换一个舒服的坐姿,才能够让自己保持在一种放松的状态。
“其实,你的文风和你的本人不是太像。”周胜笑着转移话题。
“是的,他们说我更像一个40岁的老辣男人。”我也笑了。
在把自己比为男人之后,我终于可以置身事外地开始此次年度追问之旅了。周胜是做传播学的,我时时刻刻提醒我自己,要引导这个同行说真话,甚至要挖掘出他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骨子里的深层次的东西。他真的十分坦诚地说了他10多年来思考的问题,他的理想,他的困惑。他也曾担心竞争对手知道他的所思所想,但是,他知道这没有什么可拷贝的,没有人能够和你做得一样,而且,如果你的心态是要做百年品牌,你就没有什么当下的竞争对手了。
周胜是具有使命感的企业家,在他不时稍稍皱起的眉头下,我知道他是希望能够以一个企业之力为中国的时尚产业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而那件有意义的事情,在当下,更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