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态与结构变异:
(1)细胞du壁缺陷型(L型)变异:临床上由于抗菌药物用不当,可使病人体内细菌发生L型变异。某些L型细菌有致病性,可引起肾盂肾炎、骨髓炎、心内膜炎等疾病。
(2)荚膜变异:例如从病人标本中分离的肺炎球菌有较厚的荚膜,致病性强,但在无血清的培养基中传代数次后,可失去荚膜,致病性亦随之减弱。
2、菌落变异:
细菌的菌落可分为光滑型(smooth ,S)和粗糙型(rough,R)两种。S-R变异常见于肠道杆菌,如沙门菌属与志贺菌属的细菌。新从患者中分离的菌株,其菌落呈S型,但经人工培养基多次传代后,菌落变为R型。
3、毒力变异:
可表现为毒力减弱或增强,如用于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BCG)即是将有毒力的牛型结核杆菌置于含甘油、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过230次移种,历时13年而获得的一种毒力减弱、抗原性完整的变异种。
4、耐药性变异:
原来对某种抗菌药物敏感的细菌可以发生变异而成为耐药菌株,这种现象称为耐药性变异。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菌株目前已高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