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于坏习惯 [写日记] 婴儿恰象一团可塑的面团,你给他怎样的模子他就形成怎样的形状。尽管明白培养良好的习惯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但有时候不知不觉中还是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养成了不良习惯。现在已经进入幼儿期的练练,越来越有自主意识,要雕塑起来越发觉得困难。 (1)良好的作息习惯:如今的练练已经培养起良好的作息习惯。早上7点喝奶160ml,再小睡上一会儿,8点左右起床。把屎,把尿,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洗PP以后,就开始地垫上玩耍或满地溜达。上午9点半左右,吃早餐,通常是一小碗粥,吃点肉松,两颗鹌鹑蛋。饭后刷牙洗脸。有时10点半左右会小憩一会儿,也就40分钟左右,偶尔能睡一个小时。中午11点半,喝160ml的奶后,到小区去晒太阳。下午1点半回来吃鸡蛋羹,通常是吃完就梦周公去了,这一觉就能睡到3点半左右。4点半喝一顿奶后,又开始满屋溜达。下午5点半左右姥姥姥爷就开始给练练洗澡或者游泳。晚上6点在电梯口接妈妈,6点半左右开始和大人一起吃晚餐,通常是姥姥喂,多数是吃面条。9点半喝最后一次奶180ml左右,通常在10点以前就呼呼了。 (2)有好有坏的吃饭习惯:从六个月起,就坚持让练练吃饭时坐在餐椅里。只要食物对味,从来都是一口接一口的吃,慢了她就“啊啊”的叫。吃饱了还会拍拍小肚子,表示吃饱了。如果再喂她,她要么把嘴一噘要么吃进去再那舌头往外一顶,绝不会让自己撑着。但练练是个小馋嘴,如果食物不对胃口,就只能用新奇的玩意来吸引她的注意,这个新奇的玩意有时候是个破盒子,有时候是个瓶子。总之她张嘴吃饭的频率是和这个玩意的新鲜程度成正比的,一件玩意儿是根本不能满足她的需要的,你就得变着法子去找新奇的东西,东西不对是不会张嘴的。这样一顿饭下来,通常是满地狼藉,因为她不喜欢的都扔在了地上。 (3)尚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练练小时候,9个月以前,练练还是很喜欢看书的,灵巧的小手还会自己翻书,认真的听爸爸、妈妈、姥姥、奶奶给她讲故事。之后就发现她不是吃书就是撕书,不再好好看书了。爸爸有时抱着她,用自以为深情并茂的声音给她讲故事,谁知道通常故事刚讲开头,她就不知被什么吸引去了,不再感兴趣。不知道症结在哪里?虽然练爸讲故事的技巧有问题不够吸引人,但就是练妈讲,到第四、五页时,练练要么就把书给抢走,要么就自己闪身走人。难道这么大的孩子还不适合看书讲故事? 育儿实际上是比上班更劳心费神的事情,很多经验可以借鉴但绝不能完全照搬,一个孩子一个特点,只能慢慢在生活中去体会去感悟去摸索。 好在宝宝树提供了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有这么多有爱心、有知识的家长们能指点迷津。让我再来听听高手家长们的建议吧。
孩子不是一块可以随意塑成任何形状的面团,每个孩子都带着与生俱来的独特生命特征,就像一块璞玉,上面或许会有瑕疵,有不同的大小、颜色、纹理和形状,有经验的雕刻师可以通过对它这些先天特征的悉心观察和巧妙构思,在充分保留它自身特征的基础上,把它雕刻成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教育孩子也一样,需要随缘度化,因材施教。我们父母自身的认识水平和功夫修养,对孩子的一生影响重大。我认为父母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就是心态开放,既要乐于学习,善于反思,又不能被书本上的条条框框和自身的经验所束缚,家庭教育中绝对以父母为中心或以孩子为中心都是片面的,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 刚刚一岁多的宝宝,吃饭睡觉是大事,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个确实很重要,妈妈安排的很好。饭菜不对胃口的情况下宝宝会抗拒,这个也很正常,只能大人辛苦一些,尽量变些花样给宝宝做些她爱吃的东西。一岁多的宝宝刚刚学会走路,正是好奇心探索欲十分旺盛的时候,比起读书听故事,她会更喜欢走来走去,爬上爬下,开开关关,这是宝宝在学习运用自己的小手小脚,体会离开父母怀抱自主运动的快乐,在保证安全的提前下应当给予充分的满足。听故事的时间不长也是和这个年龄段宝宝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有限是相关的,并不一定是父母讲的不够吸引人哦。也许过一段时间,当宝宝语言敏感期来临的时候,她又会天天磨着你们讲故事,而且常常喜欢听同一个故事,百听不厌,甚至可以挑出你讲故事中“偷工减料”的地方,或者一字不差地复述出来呢。很多宝宝都是经历过这样的阶段的。:) 你可以找一些有关儿童敏感期的发展理论来看看,比如孙瑞雪的《捕捉儿童敏感期》,那里面讲的非常详细,可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