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2015-12-28 15:53:15
1、心输出量减少 (1)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a、心肌“泵”机制缺乏或减弱、肌肉无力、萎缩等。 b、静脉瓣无力、静脉曲张、梗阻等。 c、心包填塞、左房粘液瘤、缩窄性心包炎。 (2)血容量绝对减少或相对减少。 a、相对性:药物或疾病(如静脉血管瘤)引起容量血管扩张。 b、绝对性:失血、脱水、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展开]
1、心输出量减少 (1)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a、心肌“泵”机制缺乏或减弱、肌肉无力、萎缩等。 b、静脉瓣无力、静脉曲张、梗阻等。 c、心包填塞、左房粘液瘤、缩窄性心包炎。
(2)血容量绝对减少或相对减少。 a、相对性:药物或疾病(如静脉血管瘤)引起容量血管扩张。 b、绝对性:失血、脱水、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所致的血管内液体外渗,大量利尿、出汗、腹泻、呕吐。
(3)心脏功能受损。 a、心肌病变:心肌梗塞、心肌炎和严重的心力衰竭。 b、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室性心动过速、室颤。 c、流出道梗塞: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瓣、肥厚性心肌病。 d、颈动脉窦综合征(心脏或迷走神经抑制型)。
(4)血液重新分布:而大量抽出腹水或者胸水可能导致血液重新分布,重要器官缺血。 2、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1)神经功能障碍。 a、交感神经传入性损害:脊髓结核、多发性神经炎。 b、中枢神经调节功能障碍:脑血管硬化、肿瘤、脑干病变、各种脊髓束病变。
c、交感神经传出通道损伤:脊髓病变、多发性神经炎、某些慢性特发性低血压、交感神经切除。 d、服用镇静剂或抗抑郁药物:氯丙嗪、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e、酒精中毒。。
(2)降压药物的作用: a、肾上腺素能物质消耗剂或受体阻断剂:甲基多巴、胍乙啶。 b、血管扩张剂:硝酸酯类。 c、抑制血管收缩功能: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
(3)血管反应性障碍。 a、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允许作用减弱。 b、电解质、酸碱失衡。 (4)其他:急性感染、过敏反应。 3、心输出量减少合并血管阻力降低和机理不肯定者 (1)内分泌功能障碍: a、嗜铬细胞瘤(非普通型)。
b、甲状腺宫能减退(粘液性水肿)。 c、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2)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液质、肝硬化、肾功能衰竭。 (3)急性传染病恢复期:大叶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
(4)营养不良性疾病:吸收不良综合征、重症糖尿病。 (5)妊娠高血压(晚期妊娠)。 (6)高原性低血压。 4、血管病变 (1)血管弹性下降:多发性大动脉炎、淀粉样变性、糖尿病。
(2)血流方向改变:动静脉瘘、夹层动脉瘤、锁骨下窃血综合征。 (3)近端血管闭塞:肺尖癌压迫锁骨下动脉、巨大腹腔肿瘤。[收起]